终南隐居客
2018-05-16王双兴
王双兴
古人一杯终南隐居的浊酒,被当代人加入了枸杞、花瓣和防腐剂,以更精美的形式摆上橱窗,变成另一种奢侈品。
每片落叶飘下,都会砸中一个“隐士”
2017年11月19日上山之前,张剑峰给他的白色越野加了油、做了保养,同行者脚踝不适,他要将车一直开到海拔一千五百多米处的“终南草堂”。
那是张剑峰在终南山隐居的处所,这位“两栖”的出版人有一半时间在山下工作,一半时间在草堂隐居。
驶离市区,车子一路向南行,行经沥青公路穿越雾霾,行经水泥马路穿越农家院,再行经黄土小路穿越荆棘,来到终南山脚。
S形的上山路不足两米宽,每段路和上一段平行,张剑峰要在拐弯处甩起臂肘,快速完成刹车、倒车、打轮、踩油门,重复十几次,腾挪上山。干枯的草木枝蔓噼里啪啦打在车窗上,轮胎碾压石子的声音清晰可辨。
草堂正在修缮,张剑峰和村民们用方言交流了进程。这已是第N次动工了。
张剑峰生于1977年,接触终南山之前从事青春文学的出版工作。他实现了儿时的梦想,从事写作和编辑工作,却感到“根本没有神圣可言”。畅销书不追求深度和内容,只为效率和迎合;一个作者写出什么,其他作者纷纷效仿,成了批量生产;每天为鸡零狗碎的事忙碌,为谋生造出自己根本不喜欢的文字……“想用那种文字建立一个理想的城堡很困难,就像在沙漠里建房子一样。”
迷茫持续到2009年。那年3月,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记录中国隐士的书籍《空谷幽兰》出版。这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寻访之旅让张剑峰关注到终南山。在书中,隐居者离群索居,过最简单的生活,弃平原之尘埃而取高山之烟霞,在大山深处为求道而修行。
张剑峰开始孤身拖着影子在山上走,向樵夫问路,向修行者问道。他没有改变职业身份,只是从青春文学转移到别处,出版了个人作品《寻访终南隐士》,随后创办《问道》杂志。
聚焦终南山的还有媒体。2012年,一篇《5000多位隐士藏身终南山,过着千年前的生活》出现在网上,一些隐居者认为,它开启了之后的“终南山热”。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进终南山,如果说2012年的“5000”存在夸张成分,那么到2017年,这个数字早就不能将所有隐居者囊括,最近一次政府统计常住人口,仅张剑峰草堂所在的社区人数就已过千。
山上曾流传一句话:终南山上每片落叶飘下,都会砸中一个“隐士”。
曾经只有几十人关注的贴吧,如今关注人数超40万;曾经每年一千块可以租下的房子涨到三四千,在交通便利的西岔沟,甚至有普通民房的年租金高达两万;有关隐士的书一时间出版了七八本,生活类、学术类、山居笔记、修行体悟,不一而足;象征隐逸文化的茅棚跟着火热起来,农家乐修茅棚、文化机构修茅棚、旅游景区修茅棚,连覆盖茅棚所用的茅草都作为商品在西安市场流通起来。
一起冒出来的,还有驴友和垃圾。张剑峰说,如今西安有30万专业驴友,“专业”意味着他们每人可带领几十位“非专业”普通驴友,穿行终南山。户外运动最盛时,他们被上百辆大巴车送到各个峪口,“这个峪进来那个峪出去。”
修行人打坐需要清净,但驴友们带着音响,从山脚唱到山顶。
茅棚门口挂着“修行兰若,敬请安静”的警示牌,却被来者用读诗的语气朗诵出来,配上右上方45度伸出的手势。茅棚的主人哭笑不得。
有隐居者迫不得已转移到更深的山里住,但“凡是修行人能到的地方,驴友都能到”,那些茅棚和山洞甚至被驴友用作路标,形成自己团队固定的“穿越路线”。
修行人只能调整打坐时间,错开喧噪;有人在家里养了凶猛的狗,专冲不速之客吼;兴教寺的僧人不堪其扰,只能每天把粪桶放在院子正中……喧嚣散去,村民和修行人用两米多宽的农用三轮车,一车一车地往山下拉垃圾。
在张剑峰看来,媒体的宣传只是导火索,“八九十年代西安高校、旅游局都到处宣传、推广过终南山,没什么反响。我觉得就是时间到这个节点上了,经济很繁荣了,人的精神上产生了追求,在都市之外需要一个‘彼岸、‘净土,当作心灵的通道和出口,用来寄托和逃离。就算一个乌托邦吧。”
乱七八糟的,全都不用担心了
那一年,“隐居终南”的大潮卷来了刘今。
辞职前,他是广东一家礼品设计公司的总经理,戴黑框眼镜,自我评价为“会生活的人”。他喜欢旅行,跑遍全国,又跑去亚欧和北美,享受物质带来的欢愉,流连于漂亮姑娘之间,用朋友的话说,“他实现了年轻时的梦想:泡遍五大洲的妞。”
新鲜感的消失,发生在刘今的而立之年。“堵车、抄牌、签合同,生活上的事情重重复复。签两百万的合同和签两千万的合同,数字不同了,焦虑和紧张是一样的。你会发现你已经三四十岁了,到80岁也差不多,就是老一点,搞不好会中风。”说起这些,刘今语速很快。
那时起,他开始琢磨“换一个世界”。读到《药师经》,他觉得深得己心。上网搜索,网页一个链接到另一个,最后停在终南山。
“不能遇到什么事就隐居,那是找死。一定要試下适不适合,就像买房子,不能冲动。”刘今保留了原本的商人属性:在实践中分析可行性、不贸然行事。他在2012年进山看了,然后回到广州过了半年城市生活;2013年秋进山住到2014年春,下山回城,恢复原来的节奏;2014年秋再回到山上。
他拿出两年时间来试验,像候鸟一样往返于两种生活方式之间,最后选择栖落于山野。
曾经的老板为刘今在广东帽峰山的僻静处修建了草堂,仿照他在终南山的住所而建,投资一百多万。但刘今觉得“气场不够”,还是辞职进了终南山。
父母不同意,他找来亲戚帮忙说服,并把老家的房子重新装修;朋友觉得他犯神经病、装;最后一任女朋友是俄罗斯人,哭闹着阻止,甚至在2013年有了抑郁倾向。刘今的平静有些残酷,“当人发现一个事情不可改变的时候,就接受了。”
在终南山,刘今戴着灰色毡帽,裹着灰色披风坐在蒲团上。他蓄了胡须,坐在黄泥糊砌的禅室里打坐读书,根据太阳分辨时间,自己砍柴生火煮饭,偶尔吃个“火锅”——山泉水煮蔬菜。
“我不用考虑电话费、水电费、网络费、停车费,不用和女朋友争吵,不用想着周末去哪里玩,不用担心订不到房。乱七八糟的,全都不用担心了。”
“逃”来终南山的,不只刘今一个。在终南山的贴吧里,不断有人跳出来表达红尘嘈杂、想要隐居,但最先关注的往往是房价、水电、网络和交通,有人在帖子里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呼朋唤友结队同行,也有人表示自己正在攒20万元,以便前往。
“在古代社会,修身养性是成长基础,人在心智稳定后再培养其他东西;但在当代,功利化社会对能力的要求超过了个人修养,急于追求结果但忽略了中间的过程。所以,当人们发现了这种缺失带来的副作用,就会到山里来补这一课。”
他问过陌生來者,“为什么想要进山?”
“不知道,稀里糊涂就来了。”类似的回答绝非个例。
山不在高,有信号就行
一千多年前,范晔在《后汉书》里将隐士分为六个类型:或隐居以求其志,或曲避以全其道,或静己以镇其躁,或去危以图其安,或垢俗以动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
古人有关高洁、不流俗的文化理想,在今天的住山文化中鲜被提及。当代人住山,更多的只是静己,或是逃避。时代远去,政治中心从终南山北畔的长安易为别处,隐居的政治色彩逐渐淡去,但古时的“终南捷径”(《新唐书·卢藏用传》载:卢藏用想入朝做官,隐居在京城长安附近的终南山,借此得到很大的名声,终于达到了做官的目的),如今开始在社会层面浮现。
在网上,通过关键词搜索,很容易找到“终南山网红”。他们普遍年轻,“隐居”在山里,但活跃在社交媒体。
摄影师祥子爱穿中国风的长袍,游山时带着锅灶,在溪水旁舀水煮饭;拉着一匹棕红色的马摘野果,装进精致的竹笼;采野花,做柿饼,然后用水彩笔画下来……类似的画面被她用视频记录(或者说演绎)下来,很快收到一些相仿的评论:这就是我想过的生活,看你的微博真有一种替我圆梦的感觉。
这些“替人圆梦”的图文为她带来了三万多的微博粉丝、越来越多的摄影邀约、山居笔记《把日子过成诗》的出版和一处居住条件更好的房子。
油画系毕业的张二冬同样以图文的形式走红,因为“哲学层面的需求”住山,在租来的小院给自己的五只鸡和一只鹅起名,给一只贼气的猫拍照,说它:偷吃成性,相由心生。
在他眼里,“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根本不成立。他在公众号里写:“一个观念流行都是源于它有很厚的群众基础,因为能做到隐于野的人是极少的,而内心喜欢隐逸的人却很多。所以这个观念其实是那些想隐于野但又舍不掉市的生活品质的人意淫的产物。”
但许多“意淫”的人成了他的粉丝。非议也如影随形:这是在炒作、消费终南山。
净业寺的天宇法师说,想住山,先要不自恋。他言辞幽默,调侃所谓的隐居者:“以前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现在是山不在高,有信号就行。今天动了动镐,明天看了看鸟,全都发在朋友圈里,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干了什么。”
分享和传播过滤了琐碎和困顿,清理农家土厕所的臭味、被柴禾划破手掌的疼,不能通过网线或隔着屏幕传播,人们把闲云野鹤、琴棋书画发到互联网,但很少说生病时要跋涉下山,洗澡时会冻得发抖,睡觉时老鼠、蛇、昆虫都可能造访,邻居除了高雅的诗人、淳朴的大婶,也有心术不正的人。
生活的烦恼之外,更大的挑战还在于如何消受大把独处的时间。并非所有人都如愿以偿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也总有一部分人盲目而来,落魄而归。
“如果在生活上遇到困顿,不管是事业还是感情,有时是个小坑,如果你对住山没有认知的话,认为有坦途,但跳进去以后可能真的是个大坑,爬都爬不上来。”张剑峰说,那些头脑一热前来隐居的人,“十个中只有三四个最终留下。”
它是植物基因库
在终南山,除了像树叶一样飘落的隐居者,还有成群结队的访道人。
高洺是一位快70岁的老人,年轻时在工厂工作,后来辞职去经商,也混文学圈,因为诗写得好、舞跳得好、人也长得好,在当时小有名气。
20世纪七八十年代,高洺高调地写诗、抽烟、离婚,我行我素。1994年,在部队的独生子因车祸牺牲,高洺皈依佛教,法号“不还”。曾经的文学青年把手里的诗集换成经书,2007年进入终南山。
不还也清晰地感觉到终南山2012年开启的转折,“刚开始的时候真没几个人,住四五年后逐渐人多了。”
“导师”带着自己的学员们拜访不还,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十几人呼啦啦挤满房间,找不还求取“养生长寿秘诀”。不还无语,只讲“按时作息、饮食合理、适当运动”。有敬奉佛教者给不还留下些供养,随后十几人呼啦啦离去。不还心知,“回去之后没有几个人会照你说的做,他们还是想速成,想学一些功啊气啊,或者秘诀。”
“导师”会传授那些秘诀。不还说,到终南山“镀金”的人不少,走马观花住上几天,下山后便对外宣称自己是大师,招信徒,收供养;或者办学习班,收学费。“禅修班、辟谷班、内丹班,各种各样的名目。打着终南山的幌子,都是瞎胡闹。”
记者试着搜索了采访对象口中“招摇撞骗”的学习班,招募学员的文章里无一例外配着禅意山景图,它们每期时间长短不等,费用不菲:3天的养生班2600元,6天的云游班3800元,12天的辟谷班5980元……
“很多人就是特别贪婪,吃喝玩乐、发财致富、谈情说爱,人世间的一切欲望都不想放弃,还想成仙成佛、长命百岁,这种人是最容易上当的。”不还说。贪婪者的存在,让这些形形色色的班生意火爆,他们“上课成瘾,天天像追星一样追着那些所谓的老师”,不还笑称之为“盲人引瞎驴”。
“精神匮乏,总想抓住点什么,好像抓住点什么就把自己壮大了一样。”张剑峰有同样的看法,因为他也有过被人“追”的经历。
那是一个做房地产生意的商人,年轻时曾到青海淘金,赔得精光还出了人命。在张剑峰看来,这样的人“性格比较容易从左到右,走极端”。商人曾经因为烦闷到终南山消遣,发现生活不错,不愿回去工作,后来被家人“弄了回去”。无法跑到山里来,商人便总想把山里人请到他那里去,“看到修行人就兴奋,马上觉得人家能让他开悟”。一会儿承诺开航道、修直升机机场、“五分钟可以到终南山拔菜”,一会儿计划把大厦的一整层做成会所,让修行人和他的生意伙伴一起喝茶。张剑峰觉得这依旧是桩生意,跑了;商人就到终南山“抓”其他人,也被拒绝了。
在终南山,被捧上神坛的不仅有修行人、借山镀金敛财者,还有“灵医”。
记者在初冬的午后见到如是,她穿一身明黄色的长袍,腰板笔直,双手交叉坐在木椅上,给记者描绘很多“一般人无法体会的状态”。
她喜欢用“元神”、“感应”、“与生俱来”之类的词语回答问题,用它们解释她为何选择山居生活、医学知识来源、如何给人治病……
如是从西安医学院毕业,在一家医院做过临床医师,因“看不到自己的未来,找不到感觉”而辞职,最初想去云南开客栈,但因为饮食习惯难以适应,回到故乡,上了终南山。
居山四五年,她和丈夫以“悬壶济世的隐居医生”、“终南山璧人”、“现实版神雕侠侣”的身份出现在网络上,小清新的文字配上色调清新的照片,岁月静好。
提及治病手法,她“西医、中医、灵医”共用,她说所谓灵医,就是可以用“天眼”观到某些超自然现象,医治“正常情况下没法治的病”。
如是推崇“自然療法”和“天然药物”。她起身侍弄房间正中的火炉,火花扬起,后面是她妆容精致的脸,目光炯炯对记者说:“你要写下来,不然忘了,一定要写进去。”
“自然疗法”所使用的“天然药物”是太岁,如是带记者参观了她的“医庵”。在那间进门左手边的房间门口,挂着“妙解阴阳”的木牌,里面供着观音像、播着梵音,摆着十几个大小不一的玻璃水箱,水箱泡着大小不一的太岁。
如是说,太岁是一种药材,《本草纲目》有载。终南山的太岁生长比较集中,有神效,配合终南山的泉水,可治百病。
水箱里的水,在如是的微店叫作“用终南山深泉、雪水、露水养酿千年的超级活性太岁肉灵芝而成的仙露”,功效包括防癌抗癌、防脱发、抗皮炎、美白袪皱甚至逆龄。微店首页,挂着99元的终南雪泉和太岁无极浸泡母液、999元的无极神仙水、9999元的养酿随走喷雾,还有太岁无极返老还童冰丝面膜、九九仙丹、太岁米酒、太岁护眼液……错过了微博的红利期,她更喜欢微信粉丝,“精准”。
起风了,如是站在窗前,告诉记者终南山一向文人雅士、高僧大德云集,看着冬日有雾的山谷,她滔滔不绝说起陶渊明的东篱、玄奘的灵塔、崔护的人面桃花。
“那终南山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它是植物基因库。”(文中刘今为化名)
(若琪荐自《南方人物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