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滨海地区盐碱土改良措施简述

2018-05-16张浩然李海涛

西部皮革 2018年7期
关键词:盐碱土含盐土壤环境

张浩然,赵 旭,李海涛*

(河北农业大学渤海校区,河北沧州061000)

1 引言

盐碱土是盐土和碱土的总称。随着经济发展,现有的土地已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改良并开发盐碱土地是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环节。该类土的含盐率较高,而高含盐率会抑制植物的生长,危害土壤的物理化学环境。因此研究盐碱土的改良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2 分类

2.1 盐土

有盐土分布的地区,土壤水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会决定该地区是否发生盐溃现象,实验表明,当比值小于1时,土壤发生盐溃现象。沉积盐、盐壳及盐斑现象常发生于含盐率高的土壤中,发生此类现象的原因是土壤水及地下水中的可溶性盐会通过毛细管作用上升,当水分上升到地表时,水分蒸发,盐分沉积。

2.2 碱土

碱土是另一种抑制植物生长的土壤。碱土在我国的分布从最北的内蒙古呼伦贝尔高原栗钙土区一直到长江以北的黄淮海平原潮土区,从东北松嫩平原草甸土到山西大同、阳高盆地、内蒙古河套平原到新疆的准格尔盆地,均有局部的分布,地跨几个自然生物气候带。在我国,碱土地的总面积较小,且呈零星分布。碱土往往不单独存在,常与盐土或其他土壤同时存在。表1所示是盐碱土在全球各大地区的分布。

3 形成

盐碱土的主要成土过程可大致分为两类:盐化过程和碱化过程。当土中含盐率达到一定程度,在毛管作用下,盐分上升到地表,当土壤含盐率大于某一界限时,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抑制。盐土的主要盐分是氯化物和硫酸盐,由化学知识和实测数据表明,土壤的pH为中性。在碱性水溶液的作用下,土壤发生碱化作用,使得其pH值大于9.0,土壤呈强碱性[2]。

形成盐碱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土壤水分条件不良,因此在改良前期,应将把改善水分条件作为重点。可考虑采用排盐、洗盐的方法改善土壤水分条件。进行排盐、洗盐的目的是降低土壤含盐率。经排洗后再在原土壤处种植耐盐碱性较强的植物(如沙枣、杨树等)。

表1 盐碱土在全球各大地区分布

4 改良措施

4.1 水利改良

建立完善的排灌系统,做到灌、排分开,加强用水管理,严格控制地下水水位,通过灌水冲洗、引洪放淤等,不断淋洗和排除土壤中的盐分。

排水洗盐法是目前应用较为广发的滨海地区盐碱地水利改良方法。排水洗盐可加快盐碱地转化为可耕作的土壤的进程,尤其适用于具备排水条件的地区。具体方法是首先用淡水将盐分冲洗掉,随后将水流引入排水沟,这样土壤中的盐分就大大降低了。

选择洗盐的季节也是我们考虑的重点,所选季节应水源丰富、地下水位低、蒸发量小,温度较高。低地下水条件可以把土壤中的盐分充分清洗。控制蒸发量的原因是在避免在洗后发生大规模返盐现象。温度越高,盐分越易溶解。[4]也可以在秋末冬初排水洗盐。这时水量充分,地下水位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冲洗后的土壤将被封。但必须注意的是,秋洗要有排水出路,即要存在一个可以将水排出的渠道,否则地下水位可能会因此升高,导致发生返盐等严重现象。另一个洗盐季节是春季,和其他季节相比,春洗效果良好,可在气温升高、土壤解冻后即刻进行排水洗盐。但是同样要注意的是,春季洗盐后气温日渐升高,蒸发强度日渐增强,应抓紧松土[3]。

4.2 农业技术改良

农业改良方法众多,大致可通过深耕、盖沙、加添客土、平整土地、翻淤、施有机肥等方式改变土壤组成和构造,增加土壤渗水能力,加快盐分冲洗。该方法的优点是简便易操作,改良原料低廉且广泛,适用于广大农村地区,但是其缺点是不能彻底的改善土壤成分,可能会引起返盐现象。

4.3 生物改良

种植和翻压绿肥牧草、秸秆还田、施用菌肥、种植耐盐植物、植树造林等,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并改善农田小气候,减少地表水分蒸发,抑制返盐。该方法的优点是投资小,对土壤原状环境保持较好;但是其缺点是见效慢,美化效果一般。

4.4 化学改良

对碱土地施用石膏、黑巩等化学改良剂,可使土壤的碱性显著降低,甚至消除,同时也可改善土壤中物理化学性质。化学改良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改良剂的获得渠道广泛;但是其最大的缺点是污染土壤环境,破坏土壤生态系统[4]。

虽然可供选择的方法众多,但是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各种改良方法既要注意综合使用,更要因材施救、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5 意义

盐碱地分布广泛,目前只被开发了很小一部分,充分改善和利用土地资源,将其转化为有效的经济用地,是我们进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盐碱地上栽培适应盐碱的植物,既可以改善土壤环境以及周围的生态环境,又可以为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这一点符合生态与经济的并存的绿色发展理念。滨海地区土壤含水量丰富,地势广阔平坦,如果我们没有将之加以利用,则相当于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随着我国人口、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人们对资源的需求愈加强烈,我们对盐碱土壤环境进行科学合理的改善,可以最大程度地重新利用废弃土壤,使之物尽其用。

6 结语

本篇文章简要的叙述了盐碱土的形成与治理方法。我们进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是改善恶劣的土壤条件,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使盐碱土也可为人类带来经济效益。上述治理措施既要综合使用,又要因地制宜、对症下药。随着我国盐碱地改良技术的发展和新兴科技在此领域的应用,传统的排水洗盐等方法也需要与前沿科技结合起来,因此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学科领域。与此同时,全球气候也在慢慢的改变: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从而引起海水倒灌;大量工业排污导致酸雨的产生,这些气候变化都会引起土壤环境的改变。因此,在该领域还有诸多问题亟待解决。综上所述,我们已在改善土壤环境领域获得了一些成果,但土壤盐碱改良的理论并不完善,在面对新的、复杂的环境时,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论创新,因此,我们需不断发展新技术,着眼探索更高效的治理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松涛,尹建道.天津北塘滨海地区乡村植被调研报告[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566-8568.

[2]王飞.盐分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土壤有机物转化的影响[D].石河子大学.硕士,2011.

[3]杨立国.盐碱地物理改良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119-119

[4]王昶,黄晓明,酒井裕司,夏琳.脱硫副产物在碱化土壤改良中的应用 [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09,24(1):39-43.

猜你喜欢

盐碱土含盐土壤环境
玉米秸秆和Al2(SO4)3对苏打盐碱土 主要盐碱化指标的影响
高含盐08系统劣化原因分析及恢复过程
新型复合改良剂对苏打盐碱土的改良效果研究
新盐水的含盐率
吉林省黑土与盐碱土中氮形态及含量预测方法
煤化工含盐废水的处理技术研究分析
高密度水泥浆的海外现场应用
有机氯农药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土壤环境安全及其污染防治对策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