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诣全凭字外功—谢无量的诗书生涯
2018-05-16□李林
□ 李 林
突破藩篱迈旧踪,
师承魏晋善融通。
成家岂是临摹得,
造诣全凭字外功。
—吴丈蜀跋谢无量自书诗册八首之一
谢无量(1884-1964),原名蒙,又名沉,幼名锡清,书名大澄,字仲清,号希范,别号啬庵。出生于四川省乐至县龙门乡金马沟(今金马寺村),祖籍四川省梓潼县白云乡九根柏(今九林村)。
一、革命报人,受知国父
1913年初,谢无量自四川到上海,担任《神州日报》主笔。《神州日报》于1907年由于右任、江彭年创办,杨笃生任总主笔。报纸一开始就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批评立宪阴谋,大呼救亡图存。中华民国建立后,又积极宣传资产阶级议会制和政党制,并为国民党的竞选积极宣传。在1912年的国会选举中,国民党在参、众两院均取得绝对优势,不仅有单独组阁的能力,由于总统是由两院选出的,因此国民党还有问鼎总统的可能。由此,袁世凯与国民党的矛盾激化。3月20日,国务总理赵秉钧指使流氓将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暗杀于上海火车站,引起舆论大哗。《神州日报》遂抨击之,谢无量还同时在自己参与编辑的同盟会机关报《民权报》上发文抨击。袁世凯指使北京国民政府与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借款合同》,以出卖主权获得外国列强的资金支持后,即着手钳制舆论,限制、打击国民党人的活动。国民党人奋起反抗,于7月12日发动讨袁的“二次革命”,但不久失败。在舆论上支持国民党的《神州日报》同仁为避免迫害纷纷外逸躲避。在这种形势下,为了躲避袁世凯的迫害,谢无量潜伏在上海中华书局,不入街肆,悉心写作。
经过短暂的沉寂之后,谢无量于第二年9月,经马君武、朱绍平、杨乃荣介绍,加入南社。南社是老同盟会会员陈去病、高天梅和柳亚子三人于1909年11月13日在苏州创建的,成员以同盟会会员为骨干,多是知识界革命激进分子,其活动中心在上海。辛亥前后,在孙中山“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号召之下,创办报纸、出版刊物、鼓吹革命、拥护共和之声浪,遍及全国各大城市,势如潮涌。在数十家报刊中,其创办人、主持人、编辑和负责撰述重要文稿的南社社员,计有百数十人,故南社荣获同盟会宣传部表彰,时有“文有南社,武有黄埔”之盛誉。加入南社之后,谢无量在著述之馀,与南社社友互通声气,继续在报纸上宣传民主革命思想,抨击专制复辟逆流。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宣布接受帝位。革命党人立即作出强烈反应,12月15日,蔡锷等起兵“讨袁护国”,护国运动开始。针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谢无量在《民权报》《神州日报》等报刊上撰文,呼吁“炎黄领土,岂容出卖”,反对袁世凯的卖国求荣行径。
1917年,谢无量结识了孙中山。据谢无量夫人陈雪湄回忆:“这是他一生中的转折点。这时他才三十来岁,见到孙中山后,在崎岖的征途中他找到了燃犀之照,从此投身革命(参加了同盟会),前进的步伐更坚定了。”孙中山曾见到谢无量在《民权报》《神州日报》等报刊上发表的反对袁世凯卖国求荣的文章,也读过其《中国妇女文学史》等专著,对谢无量十分欣赏。7月,孙中山来到上海,即写信约见①:
无量先生大鉴:
国家多难,全仗贤豪群策群力,方能济事。望先生(旁注:本礼拜)每日下午四时,驾临敝寓,会议进行,是所切祷。手此,敬请大安
孙文
谢无量按约往见孙中山,两人握谈甚欢。不久孙中山写《建国方略》,曾征求谢无量意见。陈雪湄回忆说:“当时孙先生正草拟孙文学说建国大纲,无量参与其事。采故实于前代,观通变于当今,理既切至,言亦贞明,许多意见都被采纳。”两人相会不久,孙中山即前往广州,号召“护法”,9月,成立护法军政府,孙中山为大元帅,谢无量被礼聘为军政府参赞,不到一年又被聘为大元帅府特务秘书(文稿事务),直接协助孙中山处理有关北伐事宜。因军阀掣肘,广州护法军政府无所作为,谢无量遂迁居上海,著书立说并积极参与新文化运动。
1922年岁末,谢无量至广州。1923年,孙中山重返广州成立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谢无量被孙中山留在广州大学任教,以助其事。是年秋,孙中山派遣孙科、陈剑如、谢无量为代表,持其信件由上海经日本、朝鲜转至沈阳会见张作霖,后至天津会见段祺瑞,说服二人与孙中山结成联盟。第二年春,孙科、陈剑如、谢无量与张作霖、段祺瑞、冯玉祥、胡景翼在天津段家花园聚会,达成联军抗直协议,取得对直系军阀的战略优势。事毕,谢无量归上海,被孙中山任命为大本营特务秘书,后改任参议。
1924年10月25日,冯玉祥、胡景翼在北京发动政变,电请孙中山北上主持国事。11月17日,孙中山由广州至上海,邀谢无量同行,计划在天津会面。其时孙中山带病北上,是想召开全国国民会议,结束军阀割据局面,对外废除帝国主义强加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但遭到一些外国或外国列强操纵的报纸的非难。谢无量则联合革命同仁在《民权报》《神州日报》等报刊上刊载孙中山的讲话,宣传孙中山的主张,予以有力回击。孙中山到天津时已是肝癌晚期,加上皖、奉军阀从中掣肘,终因操劳过度,病情迅速恶化,于1925年3月12日病逝于北京。谢无量痛感悲切,作诗作联哀悼。
孙中山逝世后,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掌权,对“革命尚未成功”的遗嘱持消极态度。国民议会没有召开,不平等条约没有废除,军阀割据混战有增无减,“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被置之高阁。谢无量慨叹道:“少年忧世成狂疾,老至无能始达观。”从1926年起,谢无量怀着对政局的失望,开始远离政坛,把大部分精力转向教育和学术。
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国难当头,谢无量随即在上海创办了《国难月刊》,积极倡导抗日救亡。次年“一·二八”事变发生,《国难月刊》改为一天一期的《国难晚报》,揭露日军暴行,痛斥国民党不抵抗政策,呼吁军民积极投身抗战。但不久国民党政府以“煽动”和“干扰政令”为由,封闭了报馆。同年,谢无量与沈钧儒、章乃器、黎照寰、林语堂、伊罗生、邹韬奋、胡愈之等社会贤达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继续为抗日救亡、民主自由而奔走呼号。
1938年春,谢无量应邀赴香港、澳门讲学,曾讲“屈原精神”,受到热烈欢迎。去香港的另一目的,还计划去缅甸仰光,与他弟弟万慧法师晤面。然而到香港不久,在一次有关时势的讲演后,受到国民党特务的监视,有两次几乎被捕。谢无量这时无资金来源,穷困潦倒,一病几殆,而国民党特务又当面警告谢无量,令其少作活动,香港政府亦复为虎作伥。在这紧急关头,谢无量致电在巴黎教学的陈雪湄女士。陈雪湄回到香港,为了护理谢无量的病体和求得安全,在1940年春同谢无量在香港举行婚礼。婚后不久,谢无量被迫回川,但是依然没有摆脱国民党特务的监视。
在以后的岁月里,谢无量受国民党限制,除了从事教育外,几乎无法从事其他事业,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谢无量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积极投身到新中国的文化事业建设当中,焕发了第二次青春。
二、诗人学者,潜心国学
谢无量不但是一位革命者、一位教育家,同时也是一位赤诚的诗人和学者。
谢无量一生作诗不下两千首,因未正式结集,大多散佚,所存不过三四百首。但从这些诗稿中不难品味出和柳亚子、于右任风格不同的更加清新鲜活的意境。柳亚子和于右任作为大革命的弄潮儿,风格上更趋于豪放,而谢无量本质上是一位学者,在诗歌的感情表达和物象的描摹上都更加细腻隽永,因此马一浮将他的诗与苏东坡相比。马一浮是独具慧眼的。苏东坡是宋诗大家,其风格在唐宋之间。谢无量的诗有“宋意”而宗“唐风”,甚至不乏以陶渊明为代表的晋诗的意趣。谢无量在《诗学指南》中说:
故吾国诗格之变,至宋已尽。其不足于宋者,乃求之于唐以前。唯变其形貌,莫能自创一体,久之厌其肤廓,又复返于宋以下。
从中不难看出其诗学的指导思想。事实上,谢无量对杜甫十分推崇,常“朝夕诵杜甫诗”,认为杜甫集诸体之精,开苏、黄之气,其诗“正义浩然、躬生在民”。故其诗也具“史诗”之风。如他的《题屈原像》:
行忧坐叹国无人,被发狂吟泽畔身。要识风骚真力量,楚声三户足亡秦。
又如《辛巳人日饮孙元良家题赠》:
仗剑归来战血新,锦城如锦又逢春。健儿海上夸身手,何止田横五百人。
又如《望岳(时衡阳未陷)》:
湘波漻色照传烽,南国烟尘一望中。朱夏月雷摧禹篆,小戎天驷发秦风。贾生感物新成赋,墨翟婴城未寝攻。仙箓九疑无定格,真灵位业本人功。
再如《边警方及次韵答友人》:
玄霜漠漠九边阴,满目流亡战鼓沉。辽鹤未归丁令梦,秦烽初激鲁连心。寻常忧乐人皆见,每说公私意最深。起筮明夷三太息,龟山从古有愁吟。
其在成都所写的“四姑娘”舞剑唱词更是直取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之意:
宝剑舞春风,旌旗映日红,中原豪杰虎从龙,把胡尘一扫空……
然而谢无量治诗学古不泥古,不囿于一家门户,他在《癸未冬至日尹默见过并示近作》中有句云:
眼底几须知魏晋,炉边深与拨阴何。新篇稠叠非无意,一线微阳气渐和。
虽为论书之作,但“眼底几须知魏晋”一句,无疑道出了谢无量的审美追求,东晋追求精神自由、不事矫揉造作的风气,在谢无量身上也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他在人民大学讲授《文心雕龙》时就反复讲述平淡朴素的书风,要求“情以物迁,辞以情发”。1909年所作《泊舟巫山神女庙》五言长律一首,王云凡认为“虽系先生盛年之作,已具六朝人风味矣”。
谢无量 寂笑斋 纸本 1940年释文:寂笑斋。庚辰腊月为大千先生题,无量。
《新青年》第一卷第三号刊载了谢无量的一首有160馀行的五言长律《寄会稽山人八十四韵》,这首诗抒写了在长江上漫游的感受。陈独秀在诗后写道:“文学者,国民最高精神之表现也。国人此种精神委顿久矣。谢君此作,深文馀味,希世之音也。子云、相如而后,仅见斯篇。虽工部亦只有此工力,无此佳丽,谢君自谓天下文章尽在蜀中,非夸矣。吾国人伟大精神,犹未丧失也,于此徵之。”“乃以其为写景叙情之作,非同无病而呻,其所以盛赞谢诗者,谓其继迹古人,非谓其专美来者”,推赞之情不言而喻。
谢无量一生勤奋,虽所处时局动荡,但仍然笔耕不辍,所作文史哲著作三十馀部,涉及文学、诗论、戏剧、哲学、佛学和时事评论,内容关乎反清、反专制、反独裁,疾呼民主与自由,在根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对平民文学、大众文艺、妇女文学等新文化思潮的宣扬,更是不遗馀力。
1916年,谢无量出版的第一部著作《中国妇女文学史》由上海中华书局印行,可以说是我国“妇女文学史”的开山之作。该书记述了从传说中的娥皇女英到明末的杰出女性共524人,有文艺作品传世的有60馀人,大多进行了专章论述。20世纪前期,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科学化进程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学者的“文学史”意识、学术理念及其研究实践都还相对粗浅薄弱的时候,谢无量不仅率先注意并提出“妇女文学”问题,而且第一次从“史”的角度整理和叙述,这本身就体现了谢无量非同寻常的文学识见和开拓精神。不过,谢无量的旨趣所归或许并不仅仅在于“文学史”,其在绪言中称:
上世男女同等,中世贵男贱女,近世又倡男女同等者,自然之法也;中世贵男贱女者,势力之所致也;近世复倡男女平等者,公理之日明也。
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谢无量的《中国妇女文学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应该属于那个时代新思潮、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社会关怀。这种倾向在其另两部著作《中国大文学史》和《平民文学之两大文豪》的写作上表现得更加明显。
《中国大文学史》于1918年由上海中华书局印行。此书一出,立即引起文化界的注意。书中第一编就把小说列为平民文学—文言俗语诸体均属之,其中第三章平民文学写道:
匹夫匹妇之歌谣,怨叹感讽,出于自然。先有国风,是平民思想言行;春秋以后,平民文学几乎绝迹,宋元之间复有平民文学之萌动,词曲小说属之。自清末废科举,百姓也关心国家之兴衰存亡,逐步打破官方语言。平民文学殆将日盛。
用以说明人人关心国事,平民文学才能发达普及。谢无量这一理论,受到国人好评。鲁迅、蔡元培、章士钊均认为创举,为新文化(白话)运动砸开了铁门。报纸、杂志、教科书都予以肯定和阐述。
1923年,商务印书馆又出版了谢无量的《平民文学之两大文豪》(即《马致远与罗贯中》),该书高度评价了《三国演义》《水浒传》《汉宫秋》《青衫泪》,称之为是写人民群众自己的作品,是小说的革命作品。特别是称赞《水浒传》一书的价值在于“赞成平民阶级和中等阶级联合起来办革命的事业”,其社会关怀和革命倾向已表露无遗。该书与其所著《中国大文学史》《诗经研究》《楚辞新论》均被鲁迅先生作为《汉文学史纲要》的参考书,多次援引作为例证。
193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谢无量的《楚辞新论》,这是20世纪新楚辞学建构过程中的重要著作。20世纪新楚辞学的建构是从解构屈原开始的,其代表人物是廖季平和胡适。考察胡适的立意,在于纠正《楚辞》久被“酸化”的《楚辞》研究史,认为只有推翻屈原的传说,进而才能推翻《楚辞》作为“一部忠臣教科书”的不幸历史。胡适的立意是基于新文化运动的,但胡适在解构传统楚辞学的同时,却否定了屈原,这就从根本上解构了楚辞学本身。因此其研究方法和价值判断,以及其结果的荒谬,难免为方家不容。谢无量的《楚辞新论》在反驳胡适等人的屈原解构学说的同时,已经开始构建新的楚辞学,并从思想传统、文化背景、艺术特点的差别诸方面入手,探讨屈原作品的特点,从楚国的地理、音乐、屈原的政治抱负三方面入手,探讨屈原的爱国思想和超人间思想的来源。这些都是全新的认识和见解,在新楚辞学的构建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谢无量的著作大都集中在新文化运动前后至抗战全面爆发前夕。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谢无量居无定所,还受到国民党特务的监视,因此少有著述。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放初期,谢无量就被礼聘为四川博物馆馆长、川西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1956年又作为全国政协第二届特邀委员入京议政,同年由周恩来总理提名,应吴玉章之请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毛泽东主席深知谢无量学识渊博,1960年指示有关部门聘请谢无量为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他晚年一直笔耕不辍,写了《再论李义山》《纪念关汉卿—革命的戏剧家》《王肇白—清末变法之首创者及中国报道文学之先驱者》《佛学东来对中国文学的影响》《简论古玉》等文章。
1964年国庆节期间,81岁高龄的谢无量乘兴游览天安门,并作《国庆节天安门游步》诗寄刘惠君:
驰道高楼气郁森,百花齐放夕阳深。亭亭更有青松树,独抱凌云万古心。
从诗中不难读出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情。可惜天不假年,两个月之后,12月10日,谢无量因患心脏病在北京医院逝世,终年81岁。
三、师承魏晋善融通-谢无量的书法师承与演变
在20世纪的书坛上,谢无量的书法洗尽铅华,不假雕饰,以一片淡雅冲和之气迥异流俗。和鲁迅先生一样,他同样不以书法家自居。因此他们均不斤斤计较技法的完美与否,而以渊深的学养取胜,在气息上暗合古人。如果说鲁迅是深入魏晋得其古朴厚重的话,那么谢无量则是取其意韵的高华澄明。1964年谢无量去世后,在书坛是一个“淡出”的状态,直到20世纪末,才重新为书坛所认知。但是对于一位不以书家自居的书家,研究总是困难重重的。一则他自己很少谈论书法,二则别人也很少谈起他的书法,所以我们的研究可参考的文字资料太少,唯一可以依托的就是他的作品。
谢无量的书法,流传于世的大都是成熟时期的作品,早年的作品已经很难见到,以至于我们想考察他的书法变化过程都很难。但是他的人生经历和他为数不多的早年作品,还是透露出一些可靠的信息。谢无量出生于四川,自幼生活在安徽。他从小便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不喜八股文和馆阁体。
据其夫人陈雪湄教授讲:
(谢无量)师法“二王”,游心篆隶和南北朝碑刻,积学酝酿,从而形成自己的书法。②
吴丈蜀则认为:
谢先生的书法是有深厚的基本功的。从他的手迹中可以看出他对魏晋六朝的碑帖曾下过相当的功夫。从行笔来看,受钟繇、“二王”及《张黑女》的影响极为明显;从结体来看,则可窥见《瘗鹤铭》以及其他六朝造像的迹象。
从谢无量的传世书法来看,最早的当数他的早年信札。从这些信札看,为典型的文人“藁行”,是帖学一脉,但写得不假雕饰,清新自如,无帖学末流习气。因此,可以推定在谢无量入川执教存古学堂之前,其书法是以师法“二王”一系的帖学为主的。
1909年,谢无量应邀入川,历时三年,执教之馀,与蜀中书坛有着不薄的交谊,故四川书坛对谢无量的书法多有影响。到了1923年前后,谢无量的书风已有明显的变化,不再是帖学风流,开始变得稚拙朴厚起来。这是谢无量自署“四十初度之作”的作品,笔画朴厚圆劲,筋力内涵,结体跌宕,随字赋形,稚拙古质,已是一派碑学风范,从中“可窥见《瘗鹤铭》以及其他六朝造像的迹象”。从中不难看出其由帖学向碑学的演变轨迹。
谢无量 与攀一先生札 26×16cm 纸本释文:攀一先生惠鉴:兹因竞选本县国大代表,特恳先生等先行返县,代表接洽一切,专此奉托。即颂大安。弟谢无量顿首。三月六日。
谢无量 与如松先生札 25×16.5cm 纸本释文:如松先生:积日不晤,为念。贵州张祥瑞女士,年虽尚幼而有歌舞天才,拟参加文工队,或随营学校,藉资学习,望贤者为设法介绍,不胜感荷。特嘱其面谒,愿有以教之。专颂大安。弟无量顿首。七日。
虽然我们无法找到谢无量当时师法对象的直接证据,但从于右任与谢无量的作品比较和于右任的师法对象中可以探得一些消息:这一时期谢无量的师法对象应该是以汉、魏、六朝的民间造像、墓志、刻石为主。吴丈蜀在评论谢无量的书法时说:
谢无量先生是当代大学者、大诗人和大书法家。他之所以能成为大书法家,是和他是大学者、大诗人分不开的。③
这也就是说,谢无量的书法是和他的学识分不开的,他的学术水平影响着他的书法成就,他的学术倾向也会影响他书法的取向。1920年前后的几年里,谢无量出版了《中国大文学史》《平民文学之两大文豪》两部力作,在这两部著作中,谢无量对平民文学给予了充分关注。可见在这一时期谢无量对民间书法的关注并不单单来自师友的影响,而是充满了理性色彩。谢无量的这种书风最短也要持续到1935年,是年他为张大千写的一副长联还明显地带有这种风格。直到1940年,他写的杜甫诗《后游》条幅,才有明显的的变化。
孙中山逝世后,谢无量怀着对政局的失望,开始远离政坛,把大部分精力转向教育和学术。至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以前,先后在南京东南大学(后改名为中央大学)任历史系主任,教授历史研究法;任上海中国公学文学院长,主讲世界文化发展史及中国古代政治思想。这一时期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实用文章义法》《阳明学派》《伦理学精义》《佛学大纲》《妇女修养谈》《韩非》《朱子学派》《李白》《中国六大文豪》《楚辞新论》。从谢无量这一时期主讲的课程和主要著述可以看出,谢无量开始把学术研究转向了中国传统文化,从前一时期对平民文学的关注转向了对经典的关注。这种学术倾向的转变也必将影响他对书法取法对象的转变。吴丈蜀所说“受钟繇、‘二王’及《张黑女》的影响极为明显”,即对钟繇、“二王”的师法应是在这一时期开始的,从而才会有1940年书风的明显转变。
细读谢无量1940年以后的作品,如《远山尘客联》《每恨长留联》《庚辰成都杂诗之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天师洞偶作呈椿仙道长》《观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甲申生日偶成》《宽斋藏印序》《和湛翁江村遣兴(横幅)》《送湛翁还杭州》《天师洞偶成》等,用笔亦具有“二王”一系的潇洒流畅的文人化特点,吴宓先生称“逸而肆”,是颇具慧眼的。李廷华先生在《谢无量书法简论》中写道:
说谢无量书法兼容碑帖,因为他的用笔在“逸”的文人趣味之中处处表现出“觚棱”。看谢无量书法,不论起笔、行笔、收笔,还是转折扭搅,很少有“滑行”而过的,但又不是一波三折的颤抖,既流畅又稳健。特别是回锋收笔,最显刚健抖擞,就像京剧舞台上盖叫天一类的短打武生,不使长枪大戟而可以寸铁却敌,举手投足间必显英雄之气。④
李廷华对谢无量的书法评价可谓形象。抗战期间是谢无量书法创作的一个高峰。当时谢无量受国民党特务监视甚严,虽先后教授复性书院、四川大学(城内部)等高等院校,但生活仍时陷窘境,不得不鬻字自给。和书法界联系不多的吴宓先生在1945年1月关于谢无量在成都鬻书的记录中写道:
……宓至提督街十一号陈律师事务所内,访谒谢无量先生(原籍四川梓潼,久客芜湖,年六十四)。肥而修整,无一丝白发,着鲜裘。于此接客甚多,均为求书来者。盖无量以名士鬻书,书法肆而逸,然今在成都最为人所推重,所入独丰。⑤
吴宓的这段记叙除了在谢无量的年龄上有误(应为62岁)外,其他内容一定是真确的,从中可以反映谢无量受推重的情况。
谢无量 心经 43.4×150.3cm 绢本 1945年款识:乙酉冬十一月,书呈佛如方丈。谢无量敬书。
总的看来,这一时期谢无量的书法是以帖融碑的,已逐渐褪去前一阶段的朴茂圆厚,变得更加自然随意,流畅有序,总体来看少用长画,多用短画,笔画短粗精悍,极富弹性,疾缓徐驰,节奏铿锵,依法而不为法所囿,造险而不失平正。字与字虽少连缀,但通篇气韵贯通无碍。大幅作品格局疏朗宏阔,气度轩昂,情调统一和谐,不遮不掩,自然率真。《送湛翁还杭州》等十二首,当是这一时期少有的精品。十二首旧作写在有张大千绘画小品的册页上,一纸一首,既可单独成幅,又可连缀成篇,形式雅致。观其书法,初看简淡无奇,细察之,笔画洗练劲健,以短作长,正如古人所说“笔短意长”,他将最丰富的信息浓缩到最简练的笔画之中,所以初看平淡无奇,实则澄明深渺,如陶渊明之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⑥。除晋人尺牍,在“意韵高华”这点上,历代书法鲜有与之抗行者。因为志在鬻书,故这一时期的大字作品流传最多,最精彩者为一些题字和大字对联,生拙雅健,碑版意味较浓。沃兴华评价说:
近世崇尚北碑的书家多取雄强凌厉的笔势,而谢无量先生则以朴质宁静的意趣来写北碑,笔致凝练萧散,结体天真稚拙,风格平淡而又烂漫。谢无量先生大字的线条往往是中间比两头粗,结体也是中间比上下两头宽,这些都是碑学力戒中段空怯而造成的极端表现。⑦
可见谢无量在不经意的创作间完成了碑帖融合的历史高度,这是同时代的书家所不能企及的。如谢无量的好友,同为著名诗人、学者的沈尹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犹如帖学中兴之主,几可左右一个时代的书风,书法虽然也涉及碑帖,但只有继承,没有融合,继承似乎也仅注重帖学技法层面,因此圆熟有馀而韵味不足。放之历史,则嫌单薄了。
1940年至1957年间,谢无量创作了大量作品。我们现在能见到的大多是这一时期的作品。这些作品既有经意佳品,也有草草之作,大多是应嘱作品,虽无明确纪年,但从作品风格和落款写法的变化,对照谢无量有纪年的作品进行大致分析,潇洒灵动的应属早期作品,浑厚蕴藉的为后期作品。
自古学者文人书家,多善“藁行”,谢无量也不例外。这些作品又可分为两类,一类属经意之作,1946年《送湛翁还杭州》诗笺、1956年诗稿、扇面作品等均是有意为之,故章法相对完整,少了几分率意,多了几分匠心。另一类则为即兴之作,如一些诗稿和信札,均为即兴之作,草草为之,随意圈改,和上一类相比则少了几分匠心,多了几分率意。
1957年以后,谢无量的书法开始进入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化境。一则谢无量年事已高,可以说万事通达了;再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几年里,百废俱兴,多年来民族独立、国富民强的夙愿得以实现,谢无量心情舒畅。如果说前一阶段的书法是“风格平淡而又烂漫”,那么这一时期的书法就完全舍弃了“烂漫”,显得更加疏朗而宁静,在安详平静中透出既平易近人又恬淡雍容的气度。点画线条似是软毫写成,但一概删繁就简,不见起讫,既无纠缠曲折的回环,又无一丝多馀的牵丝映带,一笔一笔平实写来,波澜不惊,受钟、王小楷的启示尽显其间。通篇布局疏朗,但自有一股静谧之气贯穿其间,疏而不散,反而更显澄明之境。纵观古今书法史,似乎只有其同学挚友弘一法师晚年的作品同属一类,只不过弘一法师藏锋敛神、妙迹难寻,谢无量洗净铅华,不事修饰,二人可称雁行。
还有一幅字值得我们注意,即“法海圆融”,这四个字及其后面的跋文,谢无量曾多次书写。可能是使用秃笔的原因,本件作品的每一笔都不是横平竖直,光圆平整,笔画的起止处有参差不齐的凹凸,让人感到一种返回初始状态的天真。本件作品没有纪年,笔者推断当为晚年作品,因为这时的谢无量虽不似晚年的弘一法师涤荡了种种俗念凡情,消滤着人间烟火气,接近了忘人忘我、一片浑然的境界,但却表现为不求意态趣味,拙朴自然,镇定从容,看似脱去规矩又无不从法度中升华而来,一如谢无量晚年长身直立之形貌和雍容谦和之风神。
四、轩昂超逸,神秀独出-谢无量书法境界论
谢无量的书法一度被称为“孩儿体”,这是论者出于对其率真朴拙书风的推崇。其实,细查谢无量书法,用“孩儿体”称谓谢无量的字是不恰当的。赵之谦《章安杂说》中有一段话:
书家有最高境界,古今二人耳。三岁稚子,能见天质;绩学大儒,必具神秀。
笔者认为,谢无量正是以绩学大儒得三岁稚子趣,除了率真拙朴外,更加轩昂超逸、神秀独出的,恰恰是绩学大儒之字。谢无量与鲁迅是同种类型的书家,那些耐人回味的东西是自然随意地从字里行间流露了出来,可以说是学养、天分、阅历和对书法传神写意的本质特点的超悟成就了他们的书法。观其书作,初看不知所宗,反复体味便会发现他同时继承了晋帖的气韵生动和南北朝碑刻书法的质朴自然,他的书法无一字豪宕、无一笔险怪,出以闲逸,又骨健神清、气宇轩昂。严羽《沧浪诗话》云:
盛唐诸人,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用这段话来阐释谢无量书法也是很恰当的。虽然完全从“法”的角度来讲,好像有些雾里看花,难以捉摸,但将他的书作同处处讲究法、笔笔讲究来历的沈尹默、邓散木的作品放在一起,其境界高低就一目了然了,这也是谢无量的高明之处。
于右任曾说:
(谢无量的书法)笔挟元气,风骨苍润,韵馀于笔,我自愧弗如。⑧
于右任不愧一代宗师,一句“韵馀于笔”可谓独具慧眼。在现代书法史上,许多书法家都首先是学者、诗人和政治家,他们从上一个世纪之交走来,早年接受过良好的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熏陶,因此不约而同地都具备一种文人学者的气质。“书卷气”就是在他们著书立说形诸文字间不自觉地从手底流露出来的,谢无量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文人书家。他身上既有极其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又站在社会变革的前列,富于创新精神。这使得他们的文化与艺术研究,往往能够找到新与旧很好的契合点,并有机统一。谢无量书法可以说是他传统学养与革新思想滋养的产物,是他所处的那个新旧交替时代的产物。
谢无量于1938年避寇还蜀,借居于成都。其时,全国众多艺术名流亦云集于此,书法也是流派相竞,各擅胜场。而谢无量书法,不斤斤计较于技巧上的一招一式,无复以某家某派为依傍,从而超然于凡俗之上,令人耳目一新。谢无量本无意于书,他更多的时间在关注国计民生,但书名远播,正所谓“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当时的四川名宿、谢无量的好友林山腴先生说:
谢无量 自作诗 136.7×34.6cm 纸本释文:一默如雷绝点尘,孤怀终日向江滨。神游触处知忘象,心切何尝不为人。法雨悬珠天涌座,刚风蹍劫地无轮。庄严不动宁来去,岁岁梅花雪里春。心如先生吟正。无量。
近代书法,以康南海第一,南海而后,断推无量了。“海内何人足雁行”啊!⑨
评价之高可见一斑。
谢无量书法在形式面貌上无疑是全新的,在笔法上删繁就简,省去了“二王”法帖中细部精巧的提按转换,而突出线条本身的张力。字形通透而散淡,点画顾盼而少映带,似无为而为,气息与八大、弘一相通。他不刻意在技巧层面设置“高难度的动作”,不追求以点画的特殊效果吸引人,但是他的书法中透出一股六朝文人书法典雅高华的神采,正是在这一点上谢无量似乎在有意无意之间达到了堪与前贤比肩的高妙艺术境界。他的作品,看似漫不经意,不衫不履,实则自然天成、大雅不雕,胸有万千丘壑。其笔姿凝炼而飘逸,清秀而沉雄,寓巧于拙,体疏意密,柔中见刚,真正做到了苏轼所谓“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次韵子由论书》),而行款布局气势连贯,错落有致,毫无矫揉造作之感。通观之下,尤觉神飞意扬、逸趣横生,旋律、节奏十分和谐,具有非常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这不是仅有笔墨功夫就可以达到的。谢诗自云“眼底几许知魏晋”、“自写黄庭不为鹅”,较之清代帖学末流学王羲之点画毕肖而神采尽失,谢无量书法寓新意于平淡之中、寄妙理于法度之外,算得上是真正继承了魏晋书法精神。这可能就是谢无量书法的“韵馀于笔”吧。这是一种广博、精深的学识修养在书法上的表现,是一般人难以单纯从笔墨技巧上追慕到的人文气息。
谢无量虽然在抗战时期久负书名,但对自己的书法却基本上没有论述,对历代书法评论也较少,笔者仅见两则,一则为题张毅崛藏宋拓《圣教序》诗:
右军风格最清真,貌似如何领得神。浪比俗书趁姿媚,古今皮相几多人。⑩
一则为跋唐光晋藏《张猛龙碑》:
(《张猛龙碑》字)或大或小,或仰或欹。藏棱蓄势,发为貌奇。虽存隶法,亦挟草情。美媲《中岳》,兼嗣《兰亭》。神行乃妙,皮裘为下。旧拓可珍,敢告知者。⑪
在这两则跋语中不难读出如下信息:
第一,谢无量在书法上对魏晋风流最推崇“清”和“真”。“清”有“清醇”“清雅”“清明”“清静”意;“真”有“本性”“本原”“精”“淳”“真实”意,在佛教观念上与“妄”相对,是书法“韵”的至高之境。所以谢无量在书法创作中进行了自觉的实践。沈尹默先生曾赞为“奇丽清新”。于此,吴丈蜀先生更可称为知音,在论谢无量书法诗中多次提到“清”和“真”:
一片清机出自然,真情至性聚毫端。纵横挥洒超凡笔,不近柴烟炭火边。
书格搜求史册希,芙蓉出水展清姿。市场多重椒薰牍,偏是明珠不入时。
满纸芬芳扑面来,清风朗月见襟怀。何妨把卷朝朝看,块垒胸中片刻开。
先生本色是诗人,觞咏馀闲著砚痕。同住锦城终未识,天涯何处揖清芬。⑫
第二,“虽存隶法,亦挟草情。美媲《中岳》,兼嗣《兰亭》”两句最值得我们注意,虽是赞《张猛龙碑》的跋语,但用于形容谢无量的书法也是贴切恰当的:古质处存隶意,流畅处显草情,稚拙处合《中岳嵩高灵庙碑》,潇洒处似《兰亭》。
第三,神行乃妙,皮裘为下。这与南朝王僧虔《笔意赞》中说的“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谢无量于书法虽少议论,却是深谙书理的,他的书法也是这句话的最好注脚,其最超人处正是神采—神秀独出而傲视百家。
谢无量不追求书法技能的全面,也不甚关注形式的完美。他的一些作品不钤印章,且多为诗文手稿,写来自然轻松,如水成纹,实大手笔所为。钟繇云:“书画者,界也;流美者,人也。”谢书之美,是自然“流”出来的,唯其如此,方能写出我心自在。谢无量在书法艺术中落落独往、矫矫不群的表现,其实也是其人品气度的自然显现。刘熙载《艺概·书概》说:“扬子以书为心画,故书也者,心学也。心不若人而欲书之过人,其勤而无所也宜矣。”“心学”之书,当“其心若人”“书如其人”。谢无量书法是超悟的,它给人以形迹之外的艺术享受,以神韵动人。这一点,可以在他的诗歌中得到印证。“眼前忧乐寻常在,莫道浮云变古今。”此为对天下忧乐之超悟。“少年忧世成狂疾,老至无能始达观。千秋扰攘凭谁问,袖手沧桑仔细看。”此为对多变人世之超悟。“平生忠信意,暂涉感苍茫。”“死生真一贯,物论会双齐。”此为沉郁后的超悟,是对于人生物理达观后的别有会心。而谢无量书法不管这样的“弦外之音”,它似无为而为,在不表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不假雕饰,不矜奇怪,一派天机而“韵馀于笔”,这是书法艺术最难能可贵的一种境界,它出之以平淡,然而这是绚烂之极后的平淡,真水无香,真书不奇。龚自珍论陶渊明诗云:
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谁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父一分骚。
借此可以评价谢无量的诗歌和书法,他的意趣,他的墨妙,使人获得一种超然孤秀的美感,并从中领略其旷逸绝俗的精神境界。所以说他的诗歌和书法是超悟的。
谢无量书法又是轩昂的。它不仅富于“书卷气”,而且极具“丈夫气”。沈尹默曾论谢书:
无量法书,上溯魏晋之雅健,下启一代之雄风,笔力扛鼎,奇丽清新。……守株者岂望其项背耶?⑬
谢无量诗云:“游刃藏锋笔有神”“字面纸上皆轩昂”,此谢无量之“书势”。他的书法,稚拙雅健,神采焕发而无半点媚态。运笔上空收直入,果敢而刚毅,极具内在自信力,用笔外示简约而内含劲健,所谓“极柔而软而后极刚”者,显示了书家沉雄磊落的胸襟,达到了“意气直与山嵯峨”“直入千峰与万峰”的艺术效果。结合谢先生的为人,不难证明这一点。作为诗人,先生有谓“李杜犹不免俗情”(《马一浮·辟寇集》序),足见其睥睨古贤的见地;作为书家,先生有云“眼底几须知魏晋”,可见其求韵于古的心境。所有这些,恰好说明身为大学者、大诗人、大书家的恢弘气度与高迈识见。但这一切并不是“张狂”于外的,恰恰是“内敛”于里的,它浓缩在书家运笔的一点一画上,发生着似弱实强意味无穷的震撼力。于右任许其“笔挟元气”,此之谓也。
通观谢无量书法,在形式简约中极尽变化之能事,似简淡而极醇厚,似萧散而极绚烂。洒脱而朴茂,清雅而雄浑,老练见天然,沉著又痛快,刚柔相济,使运自如。这些美的因素在谢书中得到了有机的组合。凭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加之艺术上的妙悟和技法上的精湛,谢无量书法达到了既元气弥漫又馀韵悠长的高妙境界。其书法的“舞步”是用笔锋跳跃而出的,书的“势”即点画之间的映带关系,被处理得十分和谐有致。雅健飞动的字势,自具一种风流倜傥的才情雅韵。由书观人,正所谓“雅人深致”者也。六朝人以“气韵生动”作为艺术鉴赏的最高标准,就这点而论,现代书法中真正直入晋人堂奥的当推谢无量书法,它所具备的“逸气”远超于时人之上,意韵极其高华澄明。
有人认为谢无量的书法是“天赋字”(即“天才字”),而并非真功夫。这种认识是偏颇的,学书法把字写得四平八稳或者把某家临得酷似并不是太难,但有所创新就难了。这也就是“书法家”与“写字匠”、“雅”与“俗”的区别,前者不但有渊源、有继承,还要有创新,反之,如果只按既定模式,陈陈相因,即使朝朝染翰,也只能写死字,不免陷入俗气和匠气。可见书法艺术的真功夫,决不仅限于朝夕临池,而应在充分继承借鉴传统的基础上,增加综合修养,才能走出自己的道路来。就谢无量来说,天分和学养自不必说,临池也是下了大功夫的,其女儿谢祖仪回忆说:
每天一大早,父亲起身的一件事就是练字,院里有一方太平石,约有桌面大小,下面有脚。他先在石头上用笔蘸清水写字,说这是练手劲和笔法。他写后,叫我们也在石头上练写。他就在报纸上写字,每天写好几张。如果哪里有字画展,他老人家总是兴致勃勃地带我们去看,一边告诉我们,哪是工笔画,哪是意笔画。他还经常叮嘱我们,要熟读各种字帖。他书房里挂满了各种字帖,我们大多都不认识。我看到其中有《兰亭序》《陋室铭》,就说“这些在学校都背熟了”。父亲听了哈哈大笑说:“你那是背书,不是背帖,我要你们记熟字的笔画,如怎样提笔,怎样顿笔,怎样运锋,怎样勾勒等等。背熟了,眼睛一闭,字的一切都在脑海里出现,练起字来就容易了。”我们听了直伸舌头。这么复杂的字,决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能成就的,而是刻苦钻研、日积月累的结果。⑭
另外,再如1955年谢无量背临的王献之《洛神赋》,可以说形神兼备,其用功之深可见一斑。其中甘苦谢无量自有体会,其有诗云:
十年繁弱暗生尘,壁上悠悠看虱轮。裂尽目眦终一试,明朝起作射潮人。
其学生吴丈蜀论谢无量书法的另一首诗,恭录如下,权作结尾:
从来巴蜀是文场,坡老黄辉衍绪长。今许斯人成鼎足,峨嵋毓秀更增光。⑮
谢无量 送湛翁还杭州 纸本 1946年释文:闻携书卷下杭州,二月春风百草头。我亦江南未归客,云端空望李膺舟。送湛翁还杭州。丙戌新冬,杂写旧作,无量。
注释:
①见《人民日报》1987年5月17日第八版《孙中山致谢无量的亲笔信》。
②刘君惠《谢无量先生书艺窥管》,王镛《二十世纪书法经典·谢无量卷》,河北教育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年。
③吴丈蜀《高韵情深 坚质浩气》,《谢无量书法》序言,四川美术出版社,1988年。
④李廷华《谢无量书法简论》,《中国书画》2003年第11期。
⑤《吴宓日记》,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⑥[北宋]苏轼《东坡题跋》:“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返造疏淡。如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
⑦沃兴华《从创作到临摹》,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
⑧马宣伟《谢无量及其书法艺术》,《文史杂志》2002年第2期。
⑨刘君惠《谢无量先生书艺管窥》,王镛《二十世纪书法经典·谢无量卷》,1996年。
⑩⑪⑫荣明《书法艺术的一代宗师》,《文教资料》2001年。
⑬李行百《天葩吐奇芬-谢无量和他的书法艺术》,王镛《二十世纪书法经典·谢无量卷》,1996年。
⑭谢祖仪《回忆父亲谢无量》,《重庆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三辑。
⑮吴丈蜀《高韵情深 坚质浩气》,《谢无量书法》序言,四川美术出版社,19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