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

2018-05-15赵永士隋雪

科学与技术 2018年20期
关键词:后浇带建筑施工施工技术

赵永士 隋雪

摘要:建筑行业施工操作时,经常要面临建筑体材料出现裂缝、脱落的问题。该问题不断困扰着很多施工团队,一但建筑出现裂缝意味着建筑质量不合格,不仅浪费了原材料增加了成本,也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安全有序带来隐患。目前的工程项目不仅需要保证施工的整体速度,同时也需要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并降低成本。后浇带就是建筑施工工程中常用到的缓解材料受力不均衡进而出现裂缝问题的一种常用手段。虽然后浇带技术有一定的复杂性,但是施工中使用的價值巨大,本文在阐述了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基本知识和功能进行,还对后浇带应用指标和施工技术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后浇带;建筑施工;施工技术

前言:

施工建筑与人类的生活活动紧密相关,确保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尤为重要,是保证人们能够正常进行日常活动的重要保证。建筑物,尤其是居民楼、办公楼这种建筑,施工技术人员往往会运用多种技术保证其质量,其中后浇带是一种可以解决建筑物由于自身沉降或收缩的不均匀性的原因,导致筑体出现裂缝,危害建筑物质量问题的一种施工技术,在许多建筑项目施工中常被应用。

1后浇带技术概述

建筑所使用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受温度影响大,热涨冷缩原理使得建筑材料无论是高温还是低温条件下内部受力都不均匀。当高温天气时,混凝土内部还未干透,容易吸热膨胀挤压其他相连部分,低温天气时收缩程度不一都会使建筑材料出现裂缝。除了温度因素,地形、材料属性等也是影响建筑出现裂缝的原因,尤其是浇灌混凝土之后极易出现受力不均匀现象,这种影响会严重降低建筑的抗压抗震性和耐久度,坍塌率极高,对人们的衣食住行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后浇带技术就是在需要缓冲建筑内部力的需求下应运而生的,通常是在应用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预先在基础板、墙、梁等相应衔接处留下施工缝隙,简言之就是把建筑体分成若干块,板块中间留下缝隙,最后在缝隙中浇灌混凝土。这种分块施工方法可以有效缓冲由于温度原因造成内部力挤压,有时为了加强衔接的牢固性,还会在浇筑水泥材料中掺入微量的铝粉。

2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

2.1解决因温度差异造成的建筑裂缝问题

我国地域跨越的维度大,绝大多数地区都存在着温度差异现象。尤其是我国北方的冬季非常的寒冷,在季节变化温度上升时,混凝土缩涨程度剧烈,产生的压力足以使建筑产生裂缝。建筑施工的温度差异会对工程质量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建筑衔接处预留裂缝,等到混凝土变硬之后在进行后浇带,裂缝大小虽然会发生变化但是完全不影响后浇带后建筑的牢固性。产生的应力通过压缩裂缝的方式释放出去,使建筑物更具安全性、稳固性。

2.2解决沉降差异的影响

重力也是影响建筑主体应力产生的原因。对于一些建筑,有时候设计的部位高低不同甚至差异过大。以目前医院的常用带裙带楼建筑为例,主体的建筑通常高达十几层,而副楼、裙带楼或者衔接体往往是几层,高层建筑所承担负荷与副楼差异较大时就会出现由于沉降差带来的衔接处裂缝,这种重力差异产生的建筑裂缝往往比内部缩胀产生的裂缝危害要大,需要的解决技术考虑的因素也要多。一般施工缝包括永久变形缝和施工后浇带,考虑建筑地基强度、高度差异、地质差异以及建筑顶部材料,预留缝不同。如果建筑重力负荷差异过大就要在衔接处使用永久变形缝,使用后浇带的话还会出现裂缝,当这种重力沉降差可以忽略时,使用后浇带浇筑预留缝就可以解决裂缝出现问题。鉴于后浇带对建筑安全质量的重要作用,而后浇带技术规划与施工又较为繁琐,设计者与施工者必须提升对建筑施工的监管力度,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建筑物的安全与质量。

3后浇带施工的技术分析

3.1施工预留缝宽度与间距问题

按照国家现行的施工标准,后浇带的宽度一般分为80cm、100cm以及120cm三种层次,通常最小不能低于7cm。按照缝隙的形式也可以分为平直、槽口、阶梯等形式,为确保高层建筑的钢筋完整与承受力,缝隙中连带的钢筋根据实际选择是否切断重搭。对于一般超过15层的高楼,后浇带间的钢筋受力不能被切割,而跨度比较大的后浇带,可以对其进行切割处理,然后进行对后浇带的浇筑,保持建筑的完整性。目前主要采用全部切断再搭建的方式或者是采用不用切断而另行搭设的方式。除此之外,对于后浇带所需要的混凝土,也有着严格的要求,通常采用的混凝土比建筑物使用的等级更高,具有超粘性和微膨胀性。

3.2建筑断面构造和后浇带的施工时间问题

在选取建筑的断面的过程中,要选取与混凝土构造断面表现形式相符的,断面构造匹配可以减少建筑自身压力导致建筑形体出现变形状况,构造建筑断面的主要原因是使得断面受力与力量比较均匀。选取合适的建筑断面后要考虑后浇带的施工时间,首先要考虑的是到施工材料和各个季节的差异性。一般对于沉降差异,高层建筑相对裙楼有较大的沉降量,只有高层建筑沉降完成后再浇筑后浇带预留缝。对于材料问题,根据使用混凝土膨胀性计算内部材料充分释放应力的时间,一般在变季时间,应力产生的较为剧烈,持续时间也会缩短,因此需要在施工图纸上进行明确的信息标记。后浇带预留缝在浇筑前期,要防止人为踩踏、垃圾塞入等,这些因素也会导致缝隙出现变形,阻碍浇筑的效果而且不利于后浇带后期的保养。目前很多的施工企业为了保证后浇带有效稳定的作用,施工时间通常会在两个月之内完成。

3.3后浇带的施工过程问题

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要重视工程施工方案的准确性和精细度,施工人员必须在施工前对后浇带内部进行清理,将内部所填的生活垃圾或者是钢筋、沙子、混凝土这种建筑垃圾进行详细的清理,后浇带预留缝两侧位置混凝土需要浇水湿润,便于与后期浇筑材料接合,开展施工作业。在后浇带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首先要掌握钢丝网模板受力是否在在承受的标准内。浇筑前振捣混凝土时也要防止混凝土过度振动,减少混凝土水泥浆液的流失。最后要注意器械装备间距离是否合适,将符合施工规划的钢筋置入缝隙中浇筑,浇筑的混凝土也一定要是低膨胀性的,混凝土中也不能存在大块的泥块或者石头影响后浇带的施工质量。温度是后浇带施工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施工温度条件一定要适中且温度相对较低,收工时间也要快速,防止杂物撞击以及人为误操作使得混凝土出现裂缝。

3.4施工后期保护保养问题

即使在后浇带施工之后,也要注重建筑的保养工作,直到建筑彻底完工。收工与完工的真空期,建筑材料还没有完全的凝固,类似雨水的腐蚀、阳光的暴晒还有机械剐蹭会是其出现裂缝、脱皮、掉渣等情况。有些建筑企业会通过掺入防水砂浆、胶凝剂来加强材料的防水防晒性,也可以采取覆盖铁皮、木板方式强化对建筑的物理保护,施工人员也要按时检查和维护建筑后浇带。

3.5施工注意要点

后浇带的作用是缓冲、释放建筑之间的作用力,再对其进行填充链接各大块板件。在后浇带的规划和施工中,要尤为注意后浇带对建筑质量危害的预防,施工过程中,对于垂直施工,施工人员要提前进行规划工作防止混凝土絮凝和连接板块的钢筋受力过大,当然还不能忘记划定建筑防护安全范围。

后浇带技术被施工单位的广泛利用,结合建筑学知识应该更加注重研究建筑的沉降和膨胀、收缩等指标,不同的材料和地理条件都会影响建筑的质量。因此企业要提高建筑质量就必须注重实地考察,寻求降低建筑成本,提高建筑行业发展的新技术。企业更要拥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绝不建造豆腐渣工程,利国利民。

参考文献

[1]王立双.论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8(28):184.

[2]乔振刚,高玲.谈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7,43(02):105-106.

(作者单位:1作者身份证号码:41272419890105211X;

2作者身份证号码:211321198910234282)

猜你喜欢

后浇带建筑施工施工技术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土建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及应用探析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
基于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研究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