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2018-05-15何英

科学与技术 2018年20期
关键词:施工技术要点混凝土结构土木工程

何英

摘要:近些年,我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实力与以前进行比较,也取得了相当程度的进步,在这样的情况下,建筑行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建筑结构的施工过程中,合理的运用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有利于规避一些建筑工程中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其在建筑施工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此因,本文以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作为探讨和研究的中心,意在提高承建建筑的总体质量,以期借鉴。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引言

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不仅仅能影响到我国建筑业的发展水平,还对企业内的竞争存在着一定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于建筑业水平的要求也日益增高。要求的增高带来的就是技术难度的增大,并且近些年我国房地产行业一直处于一个高涨的态势,所以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演越烈。要想不被建筑行业所淘汰,必须有一定的竞争力。施工单位只有不断的提升技术水平,才能确保施工的进度和质量。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进而才能提高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综合国力。

1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概述

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是指科学应用混凝土材料建设建筑主体结构和其他部分。混凝土通常也被人们称为人工石,其一般与钢筋共同使用,形成结构受力支撑框架。市面上还有一种水泥混凝土,也被人们称为普通混凝土。其主要以砂石为集料,加入适量的水和外加剂,在施工现场经过混合与搅拌最终形成的混合物。混凝土施工的流程较为复杂,自地基基础至支撑柱和承重墙的浇筑施工等环节均涉及到混凝土施工。不同的施工条件提出的施工要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中,应结合工程的特点对混凝土施工加以控制。

2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求

2.1准确控制混凝土浇注量

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需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否则浇注量过多,会出现混凝土过厚,而造成后期振捣难度加大的现象,影响工程进度;而浇注量过少,又会影响土木工程

的坚固系数,使土木工程建筑存在安全隐患。可是,混凝土的浇注量并没有准确的数据,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些都是需要长期工作经验作为基础的,所以非熟练工人无法对混凝土的浇注量进行准确控制,在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混凝土浇注过多或过少的现象,拖慢工程进度。所以如何使非熟练工人也能准确把握混凝土的浇筑量,也是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之一。

2.2原材料技术要求

通过对以往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要求进行分析后可知,土建工程施工的原材料技术要求已经有具体的细分标准,其中有关于混凝土结构的原材料技术要求大致可被分为水泥和骨料这两个方面。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来看,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质量标准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性,因此施工方在选择骨料时应当优先考虑混凝土的使用级别,骨料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除此之外,混凝土的强度直接受到水泥材料的质量影响,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水泥强度高,那么就意味着混凝土的耐久性与强度也就更高。但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斷发展,混凝土生产中开始大量应用矿物掺和物,这就加大了混凝土强度与水泥强度之间的关联性。基于此,对于施工方而言,如果想要保证混凝土的高强度与高耐久性,应当优先考虑水泥,以此来从根本上降低其裂纹敏感性。

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

3.1混凝土裂缝防控技术

纵观我国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现状,混凝土结构中最为常见且伤害性最高的即为裂缝问题,因此对于施工方而言,如果想要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顺利应用,需要首要解决的即为对裂缝问题的防治。通过对相关研究报告进行分析后可知,导致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发生的原因有很多,目前比较常见的即为施工条件、施工技术、施工环境、施工人员以及机械设备等等。基于此,施工人员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多个角度着手来从根本上杜绝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的发生,让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上升至新的高度。首先,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完成混凝土浇筑作业,同时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来尽可能保证一次性完成;其次,施工人员一定要随时处理好施工缝,在进入到后浇带填充施工步骤以后,需要重新选择强度更高的混凝土;最后,在进行浇捣作业时,施工人员要控制好振捣棒的作业频率,同时密切关注混凝土的坍落度情况,以此来准确确认振捣时间。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振捣棒应当做到插入速度快、拔出速度慢,根据实际情况来采用二次抹面、二次振捣技术。

3.2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混凝土浇筑施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3.2.1在进行浇筑之前,必须要核对浇筑前的模板位置与图纸中的位置是否一致。模板支撑体系整体的稳定性是否满足工程建设的设计要求;

3.2.2模板工程中所使用的钢筋数量、型号、钢筋之间的搭接长度是否满足工程的设计要求,并且要及时的做好隐蔽工程的验收工作;

3.2.3模板在使用之前必须要把其中的杂物排除干净,钢筋表面也要进行适度的清理;

3.3混凝土温度应力控制技术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温度应力对于工程的顺利进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它可以有效的防止裂缝的出现,并且有效提升了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关于温度应力控制主要是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首先可以选用硅盐酸水泥与其他水泥进行配比,可以更好的控制水热化。其次,可以减少水泥的用量,合理控制水泥散发的热量,防止增强温度应力,而导致的裂缝问题。再次,可以加入减水剂,降低水泥的用量。最后,可以严格的把控温度,特别是混凝土浇筑中,要严格的控制浇筑温度和外部温度。

3.4严格控制混凝土配比

原材料配制也是影响混凝土材料质量的重要因素,管理者需严格控制混凝土材料的混合比例以及配制过程中操作的规范性,保证混凝土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在配置混凝土材料时,要严格控制材料的配比,不断完善材料的性能。尤其要控制好水泥的添加量,必需依据施工的要求和水泥的性能对其加以控制和处理,这样才能提高混凝土配比的合理性。完成混凝土配置后,再全面检测混凝土材料的性能,分析其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出其作用与优势,降低对后续浇筑施工的不利影响。对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应重新配制,保证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在混凝土材料入场前,要对其质量予以严格检查,利用专业的泵运输设备予以妥善处理,以加强混凝土搅拌的连续性,完善混凝土材料的性能。

3.5混凝土养护技术

当上述环节都顺利完成后,对于混凝土的养护则成为了工作重点,施工人员需要分别从如下两个方面着手来应用混凝土养护技术:首先,在混凝浇筑完成后的第7天,施工人员要对其进行拆模,在拆模后运用塑料薄膜将混凝土包裹严实,同时注意混凝土的湿度变化,如果湿度下降过快,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洒水,避免裂缝的出现;其次,施工人员需要控制好洒水的时间,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洒水需要在浇筑完成的第4天进行,具体情况需要根据混凝土核心温度的下降情况来予以调整。

结语

在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中,施工人员必须对施工技术中的要点内容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加强细节的把控,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施工后还需进行科学的养护,对周边的温度和环境条件予以全面的了解,然后结合实际调整工程施工技术,以此促进工程的高质量竣工。

参考文献

[1]谢越.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剖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8):151~152.

[2]钱国良,何忠魁.在灌注桩施工过程中水下浇注混凝土的技术要点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5(04):91~92.

(作者身份证号码:413028198512053926)

猜你喜欢

施工技术要点混凝土结构土木工程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要点浅析
探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常见问题
建筑弱电系统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要点研究
基于应用型人才能力培养的“混凝土结构”教学改革研究
浅谈混凝土裂缝的研究
基于专业评估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