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太列车骨干网在复兴号动车组中的应用

2018-05-15苏铮

科学与技术 2018年20期
关键词:复兴号动车组应用

苏铮

摘要: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建设的飞速发展,传统列车控制网络技术,如列车通信网络(TCN)、绞线式列车总线(WTB)、多功能车辆总线(MVB)、控制器局域网(CAN)等都已无法满足高速列车日益发展的需求,为此,迫切需要开发新型的列车控制网络技术。以太列车骨干网(ethernettrainbackbone,ETB)技术的诞生,可以满足高速列车网络控制技术的需求。

关键词:以太列车骨干网;复兴号;动车组;应用

1以太列车骨干网构架

以太网是当今现有局域网普遍采用的通信网络。以太网局域内所有计算机被连接在一条同轴电缆上,具有冲突检测的载波感应多处访问方法,采用竞争机制和总线拓扑结构。以太网由共享传输媒体,如双绞线电缆或同轴电缆和多端口集线器、网桥或交换机构成。采用现代工业以太网替代传统的TCN等网络来组成列车网络和车辆网络,具有通信速率高、实时性强、互操作性好等优点,彻底解决了TCN等网络存在的带宽窄、速率低、互操作性差等缺点。

以太列车骨干网即列车以太骨干网络,是由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61375-2-5《Electronicrailwayequipment--Traincommunicationnetwork(TCN)--Part2-5:Ethernettrainbackbone》规定的一种基于以太网技术的列车级通信网络。该标准同时规定了列车不同种类网络系统的互用性和开放性。ETB技术基于TCP/IP协议中ISO-OSI模型的1~4层技术和IEEE802.3以太网技术,规定了列车以太骨干网络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以及网络通信的服务质量、数据结构和冗余定义等。列车通信网络最终由一条列车以太骨干网络连接起来,其稳定性和安全性直接决定了列车是否能够正常运行。

2复兴号动车组网络拓扑结构

复兴号动车组为8辆编组,采用4动4拖编组方式,每4辆车为1个牵引单元,具体编组为:Tc+M+Tp+M+M+Tp+M+Tc。动车组网络控制系统的列车总线采用WTB,车辆总线采用MVB,同时布设以太网,用于列车监控、软件上传和数据的下载解析。

2.1子系统组网设置正确性检查

车辆的各个设备,在整个通信网络层面相当于各个子系统,都有自己的IP地址和MAC地址。IP地址是车辆设备唯一的动态地址,通过SoftPerfectNetworkScanner软件进行扫描测试,可将整列车所有MVB连接设备的IP地址都扫描出来。例如,IP地址为10.1.1.202,代表此设备已经连入了以太网,可以通过以太网进行监控和传输。

2.2动车组初运行

动车组初运行时基于一个特殊的协议:列车拓扑发现协议(TTDP)。所有的ETBNs(多个以太列车骨干网节点)都需要执行TTDP。动车组初运行时需要为每一个组成网址节点(子网号)及每一个以太列车骨干网节点配置一个标识号。子网号和列车骨干网节点号用于建立列车IP地址映射、列车路由定义、网络地址转换规则及终端设备命名等。TTDP的主要目标是计算出这些标识符,而为了计算确定这些标识符,TTDP构建了两类拓扑结构,即物理拓扑和逻辑拓扑。(1)物理拓扑:用于生成以太列车骨干网节点的顺序和导向列表;列车物理拓扑在连通性列表中被定义。物理拓扑总是随着连接到以太列车骨干网的节点数目的改变而更新。(2)逻辑拓扑:用于生成列车子网的顺序和导向列表;列车逻辑拓扑在列车网络目录中被定义。逻辑拓扑包含了“子网号”和“以太网列车骨干网节点号”。动车组初运行进程遵循以下规则:(1)具有最低编组UUID(universallyuniqueidentifier)的编组内,以太列车骨干网节点(ETBN)的末端节点,被称为ETBN的顶节点。(2)如果列车只有唯一编组,ETBN的顶节点是静态确定的,顶节点地址“ETBNID”取值为1。(3)ETBNs在ETB参考方向2时升序定义为2,最后一个被确定的ETBN是ETB的底节点。(4)ETB的参考方向总是指向ETBN顶节点。

动车组初运行过程应当在所有ETBN上运行,其过程如下:(1)发现和监视ETB成员的运行状态。发现拓扑过程一直保持激活状态,TOPOLOGY报文从每一个ETBN由多播发送到其他节点,因此,ETBN交换机转发列表要随每一次传输不断更新。(2)与列车应用程序通告并协商拓扑结构。如没有应用程序的确认,则无法添加任何行为。(3)在应用程序确认之后,列车的逻辑拓扑被用来参考以建立列车IP映图和更新网络服务。列车的终端设备(EDs)将被通告最新被认可的拓扑。列车ETB端点的端口被设为阻塞状态(discardingstate),只有HELLO报文(IEEE802.3管理帧)能被发送(使用管理MAC地址),以发现预期的重联。拓扑的稳定性基于循环冗余校验码(CRC)的计算。当所有的CRC(本地的和从其他ETBN接收到的)一致时,所有的ETBN分享相同的拓扑结构。

2.3ETBNs成员发现

2.3.1内部成员发现:

每一个ETBN不断地尝试探测ETB上其他的ETBNs。为了检测其余的ETBNs,每一个ETBN周期性地发送一个数据链路层多播帧去其余的ETBNs。这个帧被命名为TTDPTOPOLOGY帧。在ETB的两个方向上,链路聚合组被用于发送TTDPTOPOLOGY帧。当接收到TTDPTOPOLOGY帧,ETBN应该在交换机转发列表中寻找帧的源MAC地址,用来探测这个帧是来自于目录DIR1还是目录DIR2。当ETBN从未接收到帧,则说明在ETB上ETBN是唯一的,在一个超时后将会声明稳定性。在一个超时后,没有接收到一个特定ETBN的帧,则说明特定的ETBN消失。两种不同的工具用来建立:①连通性列表“连通性矢量”字段;②“ETBN矢量”字段。

2.3.2外部成员探测:

一旦拓扑被列车应用程序认可,“InaugInhibition”标志位是“True”时,列车末端ETB的以太网端口被设置为丢弃状态;只有管理帧(参考它们的目的MAC地址)被允许通过(如TTDPHELLO帧),而TTDPTOPOLOGY帧被禁止。例如,在列车重联/ETB延长时,新的外部ETB成员将由周期性交换的帧检测。这个消息被命名为TTDPHELLO帧。当列车应用程序允许一个新的ETB初运行,新的成员将被添加到ETB拓扑。这个帧相当小,它们会被配置较高的发送频率,因此能夠对其余的ETBN出现或消失有较快的响应。

2.3.3交换机端口状态处理:

根据列车初运行状态和成员探测,处理ETBN交换机端口状态。尤其是描述一个末端节点如何从丢弃状态转换为转发状态。

2.3.4ETB分享:

ETB线路状态由TTDPTOPOLOGY帧发出,被所有的ETBN分享。每一个ETBN根据从它的端口接收到的TTDPHELLO帧计算出它的线路状态。

结论

列车骨干网在复兴号动车组的应用,是高速动车组的一个突破,打破了常规的TCN、WTB、MVB及CAN的构架,使得车辆控制更为方便与快捷,并可以准确、实时地监控列车状态。

参考文献

[1]翟雅萌,刘晓东,田丽,李超.基于以太网的列车骨干网数据传输技术研究[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7,30(05):3-5.

[2]李元轩,高枫,孔元,赵红卫.基于以太网的列车骨干网性能研究[J].铁道机车车辆,2015,35(06):11-14+18.

(作者单位:北京铁路集团天津动车客车段天津动车所)

猜你喜欢

复兴号动车组应用
动力集中电动车组综合控制柜热分析计算
“湖南造”首列CJ6动车组上线运营
复兴号
A Glance of China High Speed Train
“复兴号”提速
“熊猫动车组”获量产资格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