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凝联合降血脂治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分析

2018-05-15李艳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21期
关键词:降血脂抗凝效果

李艳

[摘要] 目的 对抗凝联合降血脂治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间收治的104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参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行抗凝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斑块厚度和IMT(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以及血脂水平和生活质量变化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斑块厚度和IMT对比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观察组斑块厚度和IMT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FPG和FINS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水平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在血脂相关水平改善比较上观察组明显佳于参照组(P<0.05);同样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也显著佳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中采用抗凝与降血脂联合治疗,可显著提升其临床疗效和预后效果,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抗凝;降血脂;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編号] 1672-4062(2017)11(a)-0176-02

由糖尿病患者机体中氧化产物的变多,致使其抗氧化防御系统能力降低,进而让机体出现氧化应激状态。 而此状态正是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心血管疾病等的发病机制,并会参与斑块破损、血栓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产生的全过程[1]。故,糖尿病病患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现象会多于健康人群。在对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中,不但需要作降血糖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而且还需行抗氧化和降血脂的治疗。因此,该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间特对此类患者采用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联用治疗,旨为研究分析其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以及预后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该院接收的104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参照组男性28例,女性24例;年龄53~80岁,平均(60.3±4.9)岁;病程3~20年,平均(8.2±3.5)年。观察组男性31例,女性21例;年龄54~81岁,平均(61.1±4.7)岁;病程3.5~21年,平均(7.92±3.8)年。所选患者都经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已排除肝肾功能严重异常以及心律失常患者。该次研究都经病患与其家属同意,且签订同意书。两组普通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行抗凝治疗,给予1次/d,100 mg/次阿司匹林(批准文号:H13023716),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增加阿托伐他汀(生产批号:H19990258)治疗,1次/d,20 mg/次,疗程两组都为6个月。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定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斑块和IMT厚度;于早晨病患空腹时采集静脉血,以检测其FBG和FINS水平情况;对其血脂TG(甘油三酯)、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总胆固醇)等指标进行检测对比。应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作评分,分值越高其改善越佳,共分4个项目,每项总分100分[2]。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斑块厚度和IMT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斑块厚度和IMT对比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斑块厚度和IMT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FPG和FINS水平对比

两组治疗前后FPG和FINS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水平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在血脂相关水平改善比较

观察组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在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对比

观察组各项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糖尿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其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也发生着变化,导致糖尿病也在不断地呈上升趋势,已成为除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以外的又一重大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乃至社会都造成了非常大的压力。此疾病是属于病程迁延的终身慢性疾病,可导致较多的并发症,如心脏、皮肤、眼睛、神经系统障碍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临床治疗中多以应用胰岛素和降糖药物为主,以达到控制患者血糖的目的,进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是在此治疗基础上还应行抗氧化治疗,以控制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主要是由于其糖代谢功能异常而致,长时间的高血糖现象造成血脂代谢的异常,从而促进了血清TG水平上升形成血脂血症,最终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再有脂质代谢和胰岛素分泌失常等也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3]。所以,在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中,除了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管控外,还需作抗氧化治疗。有文献报道[4],抗凝结合降血脂治疗,可较好地改善患者高氧化应激状况,减少心血管病的危害程度,提高其治疗和预后成效。该文观察组通过应用联合治疗,在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斑块和IMT厚度对比无明显区别,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情况均明显优于参照组;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FPG和FINS水平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参照组;在血脂TG、HDL-C、LDL-C以及TC水平改善情况对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参照组;而且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同样佳于参照组。上述结果同相关文献报道结果相近[5],其说明对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行和阿托伐他汀分别进行抗凝、降血脂、降血糖和降胰岛素治疗有着理想的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斑块厚度以及血流动力学,让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得到提升。阿司匹林是临床治疗中常用的抗血体和心绞痛药物,其能较好地阻制血小板的积聚,并防止感染,可有效阻抑粥样硬化而致的抗糖基化物,进而起到防止粥样斑块生成的作用[6]。阿托伐他汀是临床中常用的降脂药物,其可提高内皮细胞的纤维蛋白分解功能,以达到避免血栓生成的目的。并且此药可较好的管控病患胆固醇和HMG-CoA水平,有利于减少LDL-C和TC水平,再加上其抗感染、增强免疫功能和保护神经功能的作用,最终改善了胰岛素抵抗和高血糖现象[7]。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抗凝结合降血脂,有利于改善其血糖、胰岛素以及血脂水平,进而缓解动脉硬化状况,预防并发症发生,最终提高病患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解其华.抗凝联合降血脂治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5):162-163.

[2] 朱薇.抗凝联合降血脂治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4):253.

[3] 曹宁.阿司匹林抗凝联合阿托伐他汀降血脂对治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2):246.

[4] 邹芃,项昆,展朋雷,等.抗凝联合降血脂治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 4(49):9575-9576.

[5] 叶卫明.阿司匹林抗凝联合阿托伐他汀降血脂治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7):21,23.

[6] 马芙蓉.阿司匹林抗凝联合阿托伐他汀降血脂对治疗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J].医药前沿,2017,7(29):156-157.

(收稿日期:2017-08-09)

猜你喜欢

降血脂抗凝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老年人群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抗凝治疗
抗凝治疗对心房颤动相关轻度认知障碍的影响
降血脂的六个误区,你知道多少?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STA Compact血凝仪在肝素抗凝治疗中的临床作用
高含量DHA/EPA甘油三酯的降血脂和保肝作用的研究
黄连素联合二甲双胍对实验性高脂血症的降血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