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栽培自己是对孩子的最好教育

2018-05-15铃兰

现代家长 2018年4期
关键词:柴米油盐难题世界

铃兰

为什么今天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如此焦虑?因为多数家长,对孩子对教育,缺乏持久而深入的理解。很多家长的教育状态是这样的:某天,什么事猛然触动了自己,赶紧管一下孩子;某天,看到孩子不如意的地方,就觉得孩子一无是处,开始忧虑孩子10年后的高考,15年后的婚姻,以及20年后的事业……家长间歇性地关注孩子,对教育缺乏宏观的掌控,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做得够不够,心里没底,因此才会对孩子的教育感到焦虑。

不确信,就会慌张。

为什么家长对未来不确信?

因为许多家长结束读书生涯,有了工作、家庭和孩子后,达到了一种表面的圆满,于是放弃了自我探索和自我成长,遵循安逸原则,想舒舒服服、轻轻松松地过日子。但是舒服的背后,还有很多人生的议题没有完成,被搁置在了那里,形成了“成长的断崖”。

我和朋友说起同龄人时,都发现40岁左右的人特别容易往两个方向发展:要么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有魅力;要么视野越来越狭窄,与外在的联系越来越少。一位犀利的女作家甚至用“40岁死,80岁埋”来描述后一种状态。

选择安逸没错,但人生的难题不会因为回避而自动被解决掉。派克在他的《少有人走的路》中寫道:我们对现实的观念就像一张地图,凭借这张地图,我们同人生的地形、地貌不断妥协和谈判。地图准确无误,我们就能确定自己的位置,知道要到什么地方,怎样到达那里;地图漏洞百出,我们就会迷失方向。有的人过了青春期,就放弃了绘制地图。多数人过了中年,对新的信息和资讯,没有任何兴趣。只有极少数人能继续努力,不停探索、扩大和更新自己对世界的认识,直到生命终结。

我们的人生地图,至少要通过三组关系来定位: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如果我们不想再绘制“人生地图”,有很多逃避的办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退缩。面对生活难题,不是去化解,而是退回家庭。很多女性在中年之后,不再关注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不再对世界好奇,埋头于柴米油盐,最大限度地回避这三组关系。

但是孩子的到来,让我们无处可退,因为我们的情绪和成熟程度,我们的生活态度以及处理事务的能力,都被这个小生命映照得一览无余。从某种意义上说,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就是提醒和督促父母把从前忽略的课补上,不断完善自己的人生地图。有位妈妈感慨:我现在才理解“孩子是天使”的含义,如果不是养育孩子遇到了各种问题,我就不会去探索,不会去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思维模式。现在,我的生命走向开阔,都是孩子带给我的改变。

几乎所有的家长都超过18岁,但不是说家长过了这个年龄就自动成熟了,某些时刻,家长只是大一号的孩子。成长中,家长也会有很多暗伤,在与孩子的相处中,这些问题会再次浮出水面,帮助家长审视自己,看看是什么阻碍或伤害了自己,然后让家长有机会得到纠正和治愈。

当家长不再逃避,勇敢面对时,就开始了成长。成长是破茧成蝶,成长意味着冒险,伴随着苦痛。这个过程有煎熬,有迷茫,有焦虑,但只要坚持学习,主动了解家庭教育知识,终究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值得庆幸的是,现在的学习途径越来越多,只要不断学习,并运用所学解决一个个难题后,你的人生就会变得更通透、更顺畅。

也就是说,每个困境的背后,其实都隐藏着一份人生的礼物。

其实,教育孩子方法和技巧并不重要,很多时候家庭教育拼的是父母的处世态度和生活状态。也就是说,父母的整个人生,都会参与家庭教育。所以家长们即便到了中年,路也要越走越宽才好,不要只惦记眼前的柴米油盐,还要有诗和远方。这样,你离孩子的精神世界才会越来越近,也与孩子始终有话可聊。孩子是站在父母的肩头看世界的,你的世界精彩了,孩子的世界才会精彩。

所以,我们说,栽培自己便是对孩子的最好教育。

【编辑:杨子】

猜你喜欢

柴米油盐难题世界
雷人画语
和财政学谈一场“柴米油盐”的恋爱
一室一食
难题大作战
画“树”解难题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巧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