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另类老爸刘永行:最看重儿子向“善”的品质

2018-05-15川普

现代家长 2018年4期
关键词:儿子

川普

再富有也要儿子简朴生活

1975年,在一家幼儿园当老师的妻子为刘永行生下儿子相宇,他荣升为父亲。1977年,得知高考恢复的消息后,29岁的刘永行重新拿起书本,考入彭州师专,每月有了10多元钱的生活补助。

儿子4岁那年春节,刘永行夫妻加起来仅剩2元钱,他们只得过一个没有荤腥的春节。可儿子吵着要吃肉。想到儿子几个月不知肉味了,妻子便拿出那2元钱,让刘永行去外面买肉。刘永行攥着家里仅有的2元钱到市场上转悠了半天,看见一个人在卖自家养的鹅,一块多钱就能买一只,他咬牙买了一只。

看到爸爸抱回来一只大白鹅,相宇很高兴。刘永行把鹅丢进了水池里,相宇围着鹅转个不停,还拿着棍子逗它。为了近距离接近鹅,相宇还把鹅从水池里赶出来,放在院子里追着它玩。毕竟是小孩子,玩了一会儿,相宇没有了新鲜感,就丢下鹅找小朋友玩去了。没想到,那只大白鹅趁机逃走了。等刘永行回家准备杀鹅的时候,发现鹅不见了。他叫上妻子满街寻找,却没有找到。

两个小时后,刘永行夫妇失望而归。从外边回来的相宇一蹦三跳地嚷着要吃肉,刘永行和妻子对视了一眼,看着儿子说:“那只白鹅你没有看管好,让它跑丢了,爸爸妈妈也没找到它。”听了爸爸的话,相宇哇的一声哭了,他不仅仅是因为吃不上肉而哭,更多的是为自己的失误感到愧疚。妻子想训斥儿子几句,却被刘永行拦住了:“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吃肉也是孩子正常的要求,儿子已经为自己的过失感到愧疚,你就不必再批评他了。”作为父亲,过年没能让儿子吃上肉,刘永行也很内疚。

让刘永行欣慰的是,虽然他没批评儿子,但儿子从此变得懂事起来,之后的很多个春节,儿子都没再提过要吃肉。后来,刘永行的企业一天天壮大,家庭也富裕起来,按说可以补偿当年对儿子的亏欠,但刘永行对儿子却比以前更苛刻。他嘱咐妻子,在零花钱方面要严格控制儿子的花销,让他过和普通人家的孩子一样的生活。

刘永行辞去教师工作下海创业后,整天忙得与儿子见不上面。他和妻子商量了一下,决定把儿子送到朋友家寄养,让儿子尽早适应独立的生活。当时,刚上小学的相宇对离开爸爸妈妈很不适应,每个星期天见到父母都会抱怨个不停。抱怨归抱怨,看到父母整天忙于事业,相宇只能无奈地接受这样的安排。

不过工作再忙,刘永行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单独和儿子相处大半天。相宇和爸爸最亲近,每次父子俩在一起,刘永行都会带儿子去书店,给儿子买些有益的书。刘永行最看重儿子向善的品行,给儿子买得最多的也是引导人向善的书。

刘永行喜欢给儿子讲故事,他想用故事让儿子悟出做人的道理。刘永行对儿子说得最多的是,一个人要想赢得别人的欣赏和肯定,除了事业上的成功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尚的品格,而人的高尚品格是从小培养出来的。他鼓励儿子不但要成为有出息的人,还要争取成为品行高尚的人。

有一次,刘永行回家听妻子讲了这样一件事。儿子一周内给她要了两次钱,她问儿子钱花哪里了,儿子不肯说。后来她了解到,儿子班里有个同学父亲患了重病,母亲身体也不好,这个同学连钢笔都买不起,于是,儿子用自己的零花钱买来作业本、钢笔、橡皮等文具,偷偷放到了那个同学的座位上。这样,他的零花钱就不够用了。

得知这件事后,刘永行非常高兴,夸奖了儿子的善行,还特意对儿子说:“扶危济贫是传统美德,这方面需要钱,我都会满足你!”此后,儿子只要做了一件好事,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件事,只要反映出儿子“善”的一面,刘永行都会极力表扬儿子,肯定他的行为。

随着儿子渐渐长大,刘永行看到儿子身上有很多闪光点,比如:他心地纯净,爱憎分明,乐于助人,是非观念强,心态健康。

教育儿子要铭记中国人身份

儿子初中毕业后,刘永行就把他送到美国读书。出国前,刘永行叮嘱儿子,在国外他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中国人的形象,别忘了在国外处处维护国家的尊严。临行前,刘永行还给儿子讲了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当年冲破重重阻挠报效祖国的故事,为的是让儿子铭记自己中国人的身份。

相宇没有辜负父亲的教导,一个人在美国生活得很好,而且从未忘记自己是中国人。他所在的班里有一个来自日本的学生,经常在其他同学面前诋毁中国,相宇十分气愤,多次警告他不许诋毁中国。谁知那个日本同学不屑一顾,仍不断地发表一些诋毁中国的言论。相宇忍无可忍,决定教训一下那个日本学生。

有一天,放学路上相宇看到那个日本学生走在前面,就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到旁边空房子里去一趟,说是有事告诉他。日本同学没把相宇放在眼里,大模大样地跟着相宇走進那间没人的房子里。一进门,相宇便把门砰地关上,然后揪着日本同学的衣领,挥着拳头,严厉警告他:“以后再说中国不好的话,小心我揍你!”日本同学不服,相宇气呼呼地说:“要不要尝尝中国功夫的厉害?”日本同学看相宇一副要拼命的样子,心虚了,承诺以后不再说中国的坏话。此后,那个日本同学果然收敛了许多。

1995年底,刘永行夫妇去美国看望读大学的儿子,相宇很是开心。一天,他们一家三口在雷诺市的一家商店购物,店员给他们包装商品时,告诉他们附近还有一家更大的商店,还热情地指点他们如何走。于是,刘永行决定先去那家大商店看看,回头再来买东西回宾馆。当他们到那家大商店时,发现商店就在他们所住的宾馆旁边,他们想买的东西这里全都有,买下来就可以直接回宾馆了。然而,相宇觉得应该返回那家小店买东西,并向父母说出自己的看法:“虽然我们没有付钱,但小店的店员已经把东西包装好了在那里等我们,我们不回去就是没诚信。”刘永行赞成儿子的意见:“小宇说得对,美国店员诚恳地对待我们,如果我们不回去买那包东西,良心会不安的,不能让美国店员对我们中国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这不是我们个人的事,在国外我们代表的是中国人的形象。只有以良好的品质与人打交道,才能维护我们国家的尊严!”时值美国的深冬,刘永行原本不打算在外边过多停留,出来穿得很单薄,可他们仍坚持在寒风中走回那家小店,买下了那包东西。

转眼,相宇完成大学学业归国。2008年5月12日下午,四川汶川发生了7.8级地震,刘永行第一时间向灾区捐款捐物。远在上海的相宇也坐不住了,向父亲请求,他要亲自去灾区参加救灾。刘永行同意了,一再叮嘱他要注意安全。

相宇第一时间赶赴汶川救灾前线,成为一名志愿者。他穿着登山鞋,戴副黑框眼镜,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同所有志愿者一样,相宇热心、勇敢、真诚,他翻山越岭,攀绝壁,膛泥潭,一直冲在救灾第一线。

5月17日上午9时许,相宇等人驾车再度向映秀镇进发,一直开车到塌方处才停车步行。本来爬下国道走河岸边也可进映秀镇,但为了节省时间,相宇决定直接从国道上的塌方处翻过去。没想到,这一翻差点送了命。

下午3时许,相宇等人跟随着灾区群众翻过第一段塌方处,走到第二个塌方处时,突然脚下一阵晃动,当即听见前面的解放军战士以及后面的人都大声向他喊:“快跑,快跑,上面掉石头了!”紧接着,大片大片的泥土扑了过来,随后就听见石头滚落的声响。当时,满天都是灰和沙,相字眼睛都睁不开了,蒙着头就往前冲。由于石块剧烈滑落,相宇来不及低头看,跑了没几步便踩上了一块正往下滚的石头,脚下一滑,人就倒了下去,重重地摔了个大跟头。正在这时,一名解放军战士跳到相宇跟前,一把拉住他往外扯,就在他被扯出塌方范围时,几块巨石滚过了他摔跤的地方。惊魂未定的相宇这才发现,他的脚上划破了几道口子。当时他的两个朋友吓得面色煞白。

这段经历相宇并没有对父母说。后来,记者从相宇留下的地址和姓名,查到了他的身份,把这段故事写了出来。刘永行这才知道了儿子遇险的经过,虽然儿子有些后怕,但他更多地为儿子感到骄傲。

引导儿子守法经商少应酬

相宇学成归国后,很多人都以为刘永行会把事业交给儿子。让刘永行意外的是,起初儿子并不想在东方希望集团工作。相宇说,他学的专业与父亲所从事的行业不相符,他最喜欢的还是连锁服务业管理。刘永行尊重儿子的想法,说:“既然这样,我可以给你投些钱,你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做些事情。如果做不出成绩,还是跟着我干实业吧!”

相宇感谢父亲的理解和支持。随后,他借助父亲的资金运作了几家连锁服务企业,每天忘我地工作。刘永行承诺绝不干涉儿子的任何事情,他也履行了自己的诺言,父子俩各忙各的。不过,刘永行还是悄悄关注着儿子创业的情况。有时,他把车开到儿子创办的企业外面,观察着儿子企业的运转情况,看到一切井井有条,这才放了心。

儿子的企业运转了一年多,总算慢慢站稳了脚,尽管从事的行业竞争激烈,没有多少赢利,但也没亏。在创业的过程中,相宇明白了许多,他主动和父亲谈心,把自己遇到的问题和迷茫说了出来。刘永行与儿子分析道:“做企业最好选择熟悉的行业、熟悉的领域才能发挥我们的特长,咱家擅长的就是做实业,做实业能让老百姓得到好处,也能报效国家。”听了父亲的话,相宇想通了,决定跟着父亲一起干。

做通了儿子的工作,刘永行并没有把他安排到重要岗位上,而是让他从财务工作干起。相宇到岗后,隐瞒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对同事说自己只是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由于他谦虚好学,业务上进步很快。更难得的是,父亲来财务部视察工作,相宇也是毕恭毕敬,没有暴露出他们的父子关系。

在基层历练几年后,相宇展现出独当一面的能力,而且比较稳健。38岁那年,他开始主管集团财务工作。刘永行对儿子很放心,认为儿子的风险意识比自己强。以前儿子没在这个位置上的时候,没人和他较劲,他只能要求财务经理跟他唱反调,不断地提醒他,让他有风险意识。现在,儿子主动扮演了这个角色。

自从相宇主管财务工作后,他经常“卡”住父亲贷款,对父亲常说的话就是:“这笔融资不能做,那笔贷款是不是有风险?我们安排好还钱的规划没有?”刘永行说:“这个没问题啊!我们心中有数。”儿子则不客气地说:“不能心中有数,必须把计划排出来,投资计划一定不能太快,一定得考虑风险,一定要考虑最困难的时候。”

由于儿子控制风险的意识比刘永行强,公司的融资他都听儿子的,儿子批准的项目他才去做,不批准的就不做。“一块钱净资产只能贷一块钱”的规矩也是相宇定下的。刘永行严格按照儿子的规矩行事。

除了在业务上尊重儿子的看法外,生活中,刘永行也比较注重儿子的经商作风。刘永行生活非常规律,除了出差,平時都会在家吃饭,很少出去应酬。他不喜欢把他看书学习、陪家人的时间消耗在各种名利场和某些利益圈中。

在父亲的影响下,相宇也非常看重家庭,有了女儿后,他把孩子的照片存到手机里,出差途中,有空就拿出来看看。生意场上,他更不愿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社交上。

刘永行投资重化工业后,很多项目报批审核,要盖章的地方很多,有时候还容易陷入“无头官司”的死循环里。有一次,因投资项目审批卡壳,下属跑来向他请示,问能不能花点钱公关。刘永行征求儿子的意见,相宇毫不犹豫地对他说:“我们是个守法企业,不能做那种违反原则的事情!”刘永行赞许地拍拍儿子的肩膀,说:“对,花钱公关那是犯法的事情,咱们宁可慢一点,甚至不干,也不想害人害己!”

平时,刘永行很在意儿子的财富观,他穿的衣服都很便宜,曾经花400元买了11件衬衫换着穿。他对儿子说:“希望集团近百亿的资产,咱们用不了,财富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多做慈善和对国家有益的事情,这样的财富才有价值。在竞争的社会里,不进则退,如果后代不够优秀,财富是不会持久的!”

在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下,相宇低调内敛,热心公益,身边的朋友对他的评价是:“他让我们改变了对‘富二代的看法,他是中国‘富二代的楷模!”

【编辑:刘波】

猜你喜欢

儿子
打儿子
寻找出走的儿子
用什么写作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一年后
倒霉
幽你一默
儿子的生日礼物
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