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慢性病干预措施对糖尿病患者疗效观察
2018-05-15廖唐荣曾李凤
廖唐荣 曾李凤
[摘要] 目的 讨论并研究社区慢性病干预措施对糖尿病患者疗效及护理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2017年3—10月在该社区分管的社区医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一共280例。将这2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均为140例。该社区医护人员给予对照组较为常规的社区慢性病治疗及护理管理。实验组在进行常规的社区慢性病治疗及护理管理的同时,还在社区范围内建立糖尿病疾病学习小组,同时还在家庭等较小的单位自主成立学习小组,医护人员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优质治疗及护理,同时定时为患者进行血糖的检测并记录患者血糖情况。 结果 实验组在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率)、对糖尿病疾病的了解程度、生活方式的改变、能否按时按量服药几项统计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的糖尿病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一系列社区慢性病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增强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疗效,无论是生理指标上的控制血糖,还是心理上的增强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和治疗积极性,社区慢性病干预措施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都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关键词] 社区慢性病干预措施;糖尿病;治疗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12(b)-0186-02
现如今,人民生活水平高,糖尿病作为“富贵病”也越来越多。其作用机制较为复杂,治疗较为繁琐,是最为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不仅与临床给药及注射胰岛素相关,还与患者对糖尿病的了解程度,能够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能否控制饮食,按照医生建议的生活方式与积极治疗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社区慢性病干预措施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预防与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联系。该文通过对比单纯进行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外在社区范围内建立糖尿病疾病学习小组,同时还在家庭等较小的单位自主成立学习小组,对患者的运动、血糖、饮食进行监控两组患者预后治疗情况进行对比,意在推广对糖尿病患者更为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和方法,并最终更好的控制病情,分析2017年3—10月间在该社区医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社区分管的社区医院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一共280例。将这2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个组,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患者均为140例。其中男性患者共150例,女性患者共130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共75例,女性患者共65例,年龄范围为35~79岁,平均年龄为(58.34±9.45)岁;患者病程范围为2~12年,平均病程时间为(7.34±3.55)年;实验组中男性患者共71例,女性患者共69例,年龄范围为39~76岁,平均年龄为(57.53±6.78)岁;患者病程范围为2~15年,平均病程时间为(7.74±2.97)年。医护人员给予对照组常规的社区慢性病治疗及护理管理;同时给予实验组常规社区慢性病治疗及护理管理的同时,还在社区范围内建立糖尿病疾病学习小组,同时还在家庭等较小的单位自主成立学习小组,医护人员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优质治疗及护理,同时定时为患者进行血糖的检测并记录患者血糖情况。进行该研究的所有患者均签署了治疗护理知情同意书,同意进行上述方案的治疗,并坚持实验完成。该文两组患者在病程、年龄、性别、遗传病史、家庭背景以及受教育程度方面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干预管理方法
医护人员给予对照组较为常规的社区慢性病治疗及护理管理。实验组在进行常规的社区慢性病治疗及护理管理的同时还在社区范围内建立糖尿病疾病学习小组,同时还在家庭等较小的单位自主成立学习小组,医护人员对糖尿病患者进行优质治疗及护理,同时定时为患者进行血糖的检测并记录患者血糖情况[1]。
1.2.1 教育内容 医护人员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管理主要从运动、心理、用药、血糖与饮食5个方面对患者进行教育和管理。同时,邀请了各大型医院的内分泌专家来该院社区为实验组的患者进行关于糖尿病的讲座及各类知识讲解,内容主要为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发病原因、组织学员进行病情交流和讨论为主。同时根据每位患者病情设计合理的生活作息方式与时间,同时记录患者身体指标,血糖情况等,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1.2.2 教育形式 该社区医护人员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分区域教育。形式包括开专家座谈会、贴海报、发放宣传册、医疗讲座、定期电话随访等。
1.3 血糖控制情况
该社区根据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分为3个等级:①优秀:空腹血糖4~6.1 mmol/L,餐后2 h血糖<8 mmol/L;②良好:空腹血糖<7.2 mmol/L,餐后2 h血糖<10 mmol/L;③较差:空腹血糖>7.2 mmol/L,餐后2 h血糖>10 mmol/L。其中优秀和良好标准算作达标[2]。
1.4 生活方式改善程度
该社区医护人员根据糖尿病患者干预前后生活变化,分为3个等级。①无改善:饮食和运动方面无明显改变;②一般:饮食控制较为不主动或较不自觉,运动次数较少;③显著:遵医嘱控制饮食,降低糖份的摄入,积极运动。
1.5 疾病认知度与服药依从性
该社区利用调查问卷的形式统计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将认知程度分为两个等级。①无效:治疗护理期间遵从医嘱并按时按量用药时间未达到85%及以上;②有效:治疗护理期间遵从医嘱并按时按量用药时间达到85%及以上。
1.6 统计方法
该文所有研究均使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n(%)]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在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率)、对糖尿病疾病的了解程度、生活方式的改變、能否按时按量服药几项统计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的糖尿病患者,在认知度方面,实验组有效135例,无效5例;对照组有效90例,无效50例(χ2=54.67);在服药依从性方面,实验组有效125例,无效15例;对照组有效68例,无效72例(χ2=36.47);在生活方式改善情况方面,实验组改变显著138例,不显著2例;对照组改变显著95例,不显著45例;(χ2=38.79);血糖控制情况实验组空腹血糖(7.34±1.65)mmol/L,2 h血糖(9.05±1.44)mmol/L;对照组空腹血糖(8.66±1.89)mmol/L,2 h血糖(10.22±2.34)mmol/L,t=15.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表2。
3 讨论
现今,在我国高血压、糖尿病、肥胖为三大最常见的慢性病。尤其是糖尿病,有逐年增长的趋势。据研究,我国20岁以上人群中,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0%,人数约为9 000万左右[3],所以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是极有意义的。目前的治疗和控制除了利用医疗机器和胰岛素,患者生活方式和自控力也极为重要。据报道[4],2型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社区是必不可少,也是主要的力量。治疗糖尿病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患者从自身提高认知和重视程度。同时也要提高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有效的糖尿病管理和护理,基层力量显得尤为重要。有研究表明[5],采取以社区为单位的健康教育活动,能有效控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发展。而笔者进行的这项研究更加确定的说明了这个观点,根据数据可以說明一系列社区慢性病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的增强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的疗效,无论是生理指标上的控制血糖,还是心理上的增强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和治疗积极性,社区慢性病干预措施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都有较为明显的效果。
综上所述,社区慢性疾病的干预措施非常适用于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和治疗,能够使糖尿病患者更加加深对糖尿病的认识和了解,从内心深处更加重视糖尿病的治疗,并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治疗积极性。为患者的糖尿病治疗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具有非常良好的临床意义和推广性。
[参考文献]
[1] Hanefeld M, Temelkova-Kurktschiev T. Control of post-prandial hyperglycemia-an essential part of good diabete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complications[J].Nutr Metab Cardiovasc Dis,2002,12(2):98-107.
[2] Wolpert HA, Atakov-Castillo A, Smith SA,et al.Dietary fat acutely increases glucose concentrations and insulin requirements in pati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 implications for carbohydrate-based bolus dose calculation and intensive diabetes management[J].Diabetes Care,2013,36(4):810-816.
[3] 毛晓润,杜文娟,徐月贞,等.综合护理干预预防社区老年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跌倒的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5):575-578.
[4] 柴云,汪文新,樊宏,等.成都市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0,18(3):314-316.
[5] 毛晓润,杜文娟,徐月贞,等.综合护理干预预防社区老年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跌倒的效果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5):575-578.
(收稿日期:201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