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痺方法及疗效观察
2018-05-15闫爱国
闫爱国
[摘要] 目的 分析针灸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痺方法及疗效。 方法 2016年4—9月间选取26例伴随有动眼神经麻痹症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对照组13例和试验组13例;对照组基础药物治疗;试验组:联合针灸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对比疗效。 结果 试验组睑裂距大于对照组,斜视角度小于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利用针灸的方法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从而达到更好地治疗效果。
[关键词] 针灸;糖尿病;动眼神经麻痹;疗效
[中图分类号] R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12(b)-0172-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method and curative effect of acupuncture in treatment of diabetic oculomotor nerve paralysis. Methods From April to September 2016 2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diabetic oculomotor nerve paralysis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13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used the basic drugs for treatment, while the test group used the acupuncture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curative effect after four treatment course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schizoblepharia distance in the test group was bigg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angle of strabismu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test group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cally significant(P<0.01). Conclusion The acupuncture in treatment of diabetic oculomotor nerve paralysi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ymptom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thus reaching a better treatment effect.
[Key words] Acupuncture; Diabetes; Oculomotor nerve paralysis; Curative effect
目前,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可高达11%~13%,这也就意味着我国约有1亿多人饱受糖尿病的折磨[1]。糖尿病的典型特点为“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少”,患者表现为血糖高、四肢无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加,糖尿病带来的并发症也越来越影响患者生活[2]。后天性动眼神经麻痹就是糖尿病带来的并发症的一种,由糖尿病引起的动眼神经麻痹称为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临床症状表现为上眼睑肿胀、下眼睑下垂、复视、斜视、瞳孔变大、眼珠转动迟钝,严重影响患者生活[3]。因此,该院进行该次研究,期望得到更加高效、快速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方法,分析2016年4月—2016年9月间该院收治的26例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该研究治疗中,这26例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均在在该院接受过治疗。其中男性为15例,女性为11例;年龄62~68岁,平均(64±2.0)岁。患病时间为1~6个月,平均(2±0.2)个月,抽签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次研究患者均已签署自愿参加知情保证书。纳入标准:已被确诊为糖尿病患者。排除标准:有精神异常者;已接受其他治疗者;对针灸刺激有不良反应者。
1.2 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使用常规基础药物治疗,如皮下注射胰岛素,维生素B族等。治疗24 d。试验组:除与对照组同样的治疗外,患者需另外每日进行针灸1次,穴位:太阳、攒竹等。6 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治疗前后,利用赵越娟等[4]的三棱镜中和法测量患者眼睛斜视角度,均以三棱镜角度(Δ)表示。使用瞳距尺测量出患者睑裂距,即上下睑缘的最大距离(mm)。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1.4 统计方法
数据用Excel软件和SPSS 20.0统计学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數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睑裂距与斜视角度比较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睑裂距和斜视角度分别进行对比,试验组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4个疗程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试验组患者有明显的改善情况,治疗更有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升高,糖尿病患者也在增加,多发人群一般为老年人[5]。饮食不当,食用糖类物质过多,一旦超过了肾脏重吸收糖的能力,胰岛素不能及时的起到降血糖的功能,便引发了糖尿病。目前,市场上并没有根治糖尿病的药物,因此它一直危害着人们的健康。而大约百分之70%~80%的糖尿病患者都会出现并发症,如眼部并发症[6]。这是由于糖尿病患者血糖高、血液循环受阻,引起患者微血管病变。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就是糖尿病并发症之一,往往患者会表现出上眼睑肿泡、下垂、复视、斜视、眼神呆滞等眼部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7]。为此,该院进行该次研究,探索针灸治疗对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的效果。
该次研究通过针灸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对比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发现,针灸能够更好、更快捷地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治疗前对两组患者睑裂距、斜视角度进行测量比较,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能够进行可行性分析。治疗4个疗程后,试验组患者平均睑裂距(8.33±1.31)mm大于对照组(5.21±1.22)mm;试验组患者平均斜视角度(16.25±13.21)Δ小于对照组(38.21±14.33)Δ,即证明针灸可以使患者眼部疾病得到很大的改善。通过治疗效果的比较发现,试验组患者有效率达100.00%,而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84.62%。因此,再次证明针灸可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针灸将身体上的穴位打开,更加快速地达到调节气血、加速眼部微血管血液循环的作用,从而尽快达到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利用针灸的方法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从而达到更好地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晓栋,战明明.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临床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4):180-181.
[2] 崔元玥,赵世红.动眼神经麻痹的常见病因及相应临床特征[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7,38(1):91-96.
[3] 牛相来,景福权,李婷婷.温补针法配合药物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6,35(11):1293-1295.
[4] 趙越娟,成延领.针灸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27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6,26(1):32-34.
[5] 崔佳,杨佃会.针刺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J].山东中医杂志,2016,35(5):470.
[6] 厐立红,刘锦.三部配穴法针刺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1则[J].湖南中医杂志,2013,29(6):81.
[7] 刘志宏.针刺治疗糖尿病性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2):265-266.
(收稿日期:2017-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