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足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探讨

2018-05-15黄瑜芳林雅萱陈莹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24期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糖尿病足应用分析

黄瑜芳 林雅萱 陈莹

[摘要]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6月—2017年5月期间该院所收治糖尿病足患者92例,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性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联合预见性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相关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分析。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足部护理行为评分、糖尿病足预防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有助于对患者病情进展进行有效控制,对于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糖尿病足;预见性护理;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12(b)-0147-02

糖尿病足是一类常见糖尿病并发症类型,患者多存在足部疼痛表现,部分严重者存在皮肤溃疡、肢端坏疽等症状[1]。调查指出17.3%以上糖尿病足患者面临着较高的截肢风险,不仅严重影响此类患者正常生活,同时造成家庭和社会负担加重[2]。因此,探讨如何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案以改善糖尿病足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该次研究以2015年6月—2017年5月来该院所收治糖尿病足患者92例作为观察对象,旨在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此类患者预后改善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所收治糖尿病足患者92例,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性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该次研究已通过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对照组46例,27例男性,19例女性,年龄分布为45~78岁,平均为(61.3±5.6)岁;其中23例右下肢,13例左下肢,10例双下肢;Wagner分级显示,其中包括7例0级,11例I级,12例II级,6例III级,8例IV级,2例V级,糖尿病病程平均为(13.8±4.4)年。观察组46例,26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分布为42~81岁,平均为(60.4±6.1)岁;其中21例右下肢,16例左下肢,9例双下肢;Wagner分级显示,其中包括6例0级,12例I级,13例II级,5例III级,9例IV级,1例V级,糖尿病病程平均为(14.2±4.8)年。两组患者病情、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②符合WHO糖尿病足诊断标准;③确诊为2型糖尿病。排除标准:①合并认知障碍、精神疾病者;②合并出血、凝血障碍者;③合并闭塞性血栓脉管炎者。

1.3 护理方法

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包括血糖控制、健康宣教、饮食指导等。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预见性护理,具体方案如下。

1.3.1 健康教育 根据患者的病情发展程度及其个体差异实施针对性宣讲,使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病情;向患者耐心講解,指导其掌握正确的病情监测方法,并指导其养成良好的膳食习惯;同患者充分交流,了解其心理状态,并指导患者掌握调节情绪、心态方法,以维持其情绪平稳。如患者无法理解或掌握不足,应多次同其沟通,耐心讲解,直至患者完全掌握。同时,指导患者掌握如何对肢体皮肤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波动情况进行监测记录,指导其学会如何自我观察水肿、异常感觉、皮肤破损及足部皮肤湿度、色泽、温度等异常现象。叮嘱患者在穿鞋前应注意检查鞋内是否有泥沙等,以防造成皮肤受损;建议选择纯棉袜子,避免袜口太紧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同时叮嘱患者每日浴足时避免时间过长,控制在10~15min为宜,同时避免用力揉搓,防止引起足部皮肤受损。

1.3.2 患肢护理 根据患者Wagner分级对其实施针对性护理:①0级,若患肢存在麻木、冰冷感,则对局部进行保温处理;如出现肢体疼痛,可使用止痛剂进行缓解,选择合适鞋袜,避免患肢受到挤压;②I级,维持创面清洁,可使用0.5%碘伏对创面进行直接涂抹;③II级,对创面进行清洁,去除坏死组织,使用碘伏纱布对局部进行20 min湿敷,2次/d;湿敷之后使用无菌敷料对创面进行覆盖保护;④III级,对坏死组织进行彻底清除,引流脓液直至正常组织暴露;取0.5%甲硝唑100 mL+山莨菪碱+胰岛素4 U+贝复济+庆大霉素16 U浸润纱布,对创面进行20 min湿敷,2次/d,其中干性坏疽者每日给予0.5%碘伏湿敷;⑤IV~V级,此类患者如动脉彻底闭塞,则极易引起坏疽或坏死,且易合并细菌感染,应向患者及其家属加强病情解释工作;对患者进行全身胰岛素、抗生素强化治疗;使用碘伏对创面和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后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彻底清洗,同时将坏死组织剪除。

1.3.3 饮食指导 对患者饮食进行严格控制,对进食量和饮食结构进行调整,控制每日热量摄入量,为患者提供低盐、低糖、低脂食物,鼓励患者养成一日多餐的习惯,多进食豆类、蔬菜等食品,并严格戒烟戒酒。

1.4 观察指标

1.4.1 预见性护理知识评分 包括足部护理行为和糖尿病足预防知识掌握程度两方面,其中足部护理行为按照如下程度进行评估:不执行为0分,偶尔执行为1分,经常执行为2分,共计10项,总分为20分。糖尿病足预防知识掌握程度则采用该院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掌握程度越好。

1.4.2 治疗效果 参照肖淑珍等资料中相关标准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①显效,患者溃疡、化脓性感染得到有效控制,坏疽组织彻底清除后,新生肉芽组织完全包裹残端,且新生皮肤完全覆盖创面,正常生活未受到明显影响;②有效,溃疡、感染得到一定程度控制,坏疽组织清除后可见新生肉芽,但无法完全包裹残端;③无效,患者坏疽、溃疡、感染未得到明显改善。

1.5 统计方法

该次研究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和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分别行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健康知识

由表中数据可知,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其足部护理行为和糖尿病足预防知识掌握程度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中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足部护理行为评分、糖尿病足预防知识掌握程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效果

由表中数据可知,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糖尿病足人数也呈逐年增加趋势。鉴于糖尿病足患者所面临的较高的足部溃疡、坏疽风险,探讨如何对此类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预见性护理指的是根据糖尿病足所存在高肢体坏疽、足部溃疡风险,在其入院伊始即对其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以降低发生风险[3]。在该次研究中,预见性护理主要包括健康教育、足部护理、饮食指导3方面内容,其中足部护理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对患肢实施针对性处理以最大限度降低病情恶化的风险。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足部护理行为评分与糖尿病足预防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同时,其治疗效果同样明显优于后者(P<0.05),表明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足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有助于对患者病情进展进行有效控制,对于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罗明春.护理教育干预在糖尿病足患者预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7):120-121.

[2] 李会娟,齐心,路潜,等.授权理论在糖尿病足患者伤口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9):662-664.

[3] 羅永琼.早期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及控制糖尿病足发展的护理效果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2):163-164.

(收稿日期:2017-9-18)

猜你喜欢

预见性护理糖尿病足应用分析
给糖尿病足患者一个“立足之地”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糖尿病足部门诊在预防糖尿病足溃疡中的体会探析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中西医对血管病变致糖尿病足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