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探究

2018-05-15翟月华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24期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干预高血压糖尿病

翟月华

[摘要] 目的 研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100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00%(47/50),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等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2.00%(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和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高血压;糖尿病;人性化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12(b)-0134-02

高血壓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且多发于中老年人群。高血压的发病主要与遗传、环境、年龄和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患者多具有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血压升高、肢体麻木等临床症状,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高血压患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产生多种并发症,其中高血压并糖尿病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并发症,该病具有病程长、致残率高的特点,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合理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预后[2]。该文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其就诊顺序的差异将患者分成2组,50例患者为一组。实验组患者中,年龄处于46~80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2.47±6.54)岁;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对照组患者中,年龄处于45~79岁之间,年龄均值为(61.84±6.32)岁;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所有患者的高血压病均符合国际高血压学会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糖尿病均符合WHO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恶性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患者。该研究经该院伦理研究会批准同意,2组患者均知情、同意、自愿接受相关护理干预,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内容为:对患者实施常规的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

实验组患者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内容为:①健康知识宣传: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高血压并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了解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的相关事项,嘱咐患者要坚持用药,保持病情的相对稳定。②心理护理:高血压并糖尿病的病程较长,患者需要长期坚持服药,致使患者的身心受到严重伤害,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和烦躁等负面情绪,进一步促使患者的血压和血糖升高,使病情加重。护理人员应主动和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排除心中的负面情绪,并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③饮食护理:高血压并糖尿病需要严格的控制自己的饮食,来保持自身血压和血糖的稳定,患者在日常的饮食过程中,应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的食物为主,并且严禁饮食生冷刺激性食物。④运动护理: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身体状况,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合理的运动可以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力,有助于维持患者病情的稳定。

1.3 观察指标、评定标准

1.3.1 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糖和血压控制效果(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对比。

1.3.2 评定标准 临床治疗效果评定标准:显效:护理后,患者餐后2 h血糖恢复正常,血压处于正常范围内。好转:护理后,患者餐后2 h血糖有所下降。无效:护理后,患者餐后2 h血糖不变。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

1.4 统计方法

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糖和血压控制效果和护理满意度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其中,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为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00%(47/50),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血糖、血压控制效果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等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2.00%(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加之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我国的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多[3]。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的身体素质普遍偏差,免疫力较为低下,容易感染各种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4]。高血压并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的坚持服药来维持病情的稳定,但是患者在长期的服药过程中,容易出现焦虑、烦躁以及抑郁等负面心理,致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下降,从而使治疗效果变差[5]。

经研究表明,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接受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其治疗效果[6]。给予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可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找到患者出现负面情绪的根源,从而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排除患者的负面情绪,提高其治疗积极性;通过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可以使患者了解坚持服药对疾病治疗的有效性,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给予患者合理的饮食指导和运动指导,能够帮助患者提高身体素质和免疫力,有利于维持病情的稳定[7]。

经过该文研究得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00%(47/50),高于对照组有效率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等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2.00%(46/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高血压并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接受人性化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血糖血压水平,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文杰.人性化护理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5):622-623.

[2] 彭玉梅,苏广.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192-194.

[3] 宋冠梅,贾维力.人性化护理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2):176.

[4] 王丽娟.人性化护理在糖尿病并发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11):1421-1422.

[5] 郭美阳.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急诊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依从性的影响观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9):141-142.

[6] 纪美.人性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对糖尿病患者疗效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比较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1):170-171.

[7] 赵桂华.糖尿病护理中开展人性化护理对血糖控制率、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58):11557-11558.

(收稿日期:2017-11-23)

猜你喜欢

人性化护理干预高血压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全国高血压日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炎的生活质量影响
中医干预治疗高血压4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