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拓展的着力点
2018-05-15张晓华
张晓华
语文课堂拓展是对文本学习内容的有益补充,也是对课堂学习时间的充分利用。恰当的拓展可以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时间内进行更为有效的语言实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强化语言运用,提升语文学习水平。拓展最核心的要素不是拓展了什么,而是为了什么进行拓展,或者说,拓展的指向是什么,这是课堂拓展是否有效最重要的指标。具体到一节语文课上,同一篇课文教学,不同的老师在拓展的着力点上并不相同。这就需要我们思考课堂拓展指向的着力点究竟是什么。不妨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狼和鹿》一课结尾三种拓展教学为例,来谈一谈笔者的认识和思考。
案例一: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最后一段内容,即让学生明白狼为什么是“功臣”,鹿又为什么是“祸首”后,老师继续在屏幕上播放投影,在抒情的音乐声中,老师向学生介绍,因为人类的活动和对自然的破坏,东北虎、朱鹮、非洲犀牛、亚洲象等动物生存的环境严重恶化,濒临灭绝,后果令人担忧。结合一幅幅图片,在老师声情并茂的叙述中,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课堂洋溢着浓浓的情感氛围。最后,老师总结出保护生态平衡是地球人共同的责任。
案例二:在学习完课文,组织学生交流从课文中收获到什么后,老师在课堂内补充了一篇文本《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让学生快速浏览阅读,并回答:1.小村庄本来是什么样的?2.小村庄后来怎样了?3.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在理解文本内容后,学生思考从这则故事获得了什么启示,从而得出:不能随便破坏生态环境,否则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最后,老师小结。
案例三:在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最后一段内容后,老师问道:森林灾难已经发生了,当地的居民终于发现了自己犯下的错误,他们想弥补自己的过错,请同学们想办法帮助他们。在学生纷纷说出重新引进狼这一方法后,老师补充了这样一段文本:“为了挽救灭狼带来的恶果,美国政府制订了‘引狼入室计划。1995年,从加拿大运来野狼放生到凯巴伯林区,森林又焕发勃勃生机。”现在,面对回到最初状态的森林,凯巴伯当地的居民们会吸取怎样的教训,他们会有怎样的话要对自己的孩子们讲呢?让学生在课堂内动笔写出当地居民要说的话。
以上三则案例中的拓展,可能每一则大家都并不陌生,因为这是语文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拓展方法。可是,笔者认为,案例一、案例二的做法并不可取。其原因在于:案例一注重学生情感的激发,注重学生情感与拓展内容的共鸣,但这种指向情感唤醒的教学,最大的问题是缺失了语文课本质,即语言实践的味道。换句话说,这样的课堂在思品课上也完全可以做到。同时,这里的拓展与课文自身的情感并没有太大联系,只是单纯从老师的叙述中得到,所以这样脱离文本的情感更多地偏向于人文,有点“荒了自己的田地”的感觉。案例二补充了一则相同类型的文本,首先,文本本身就是一篇人教版教材中的课文,内容过长,学生阅读理解需要时间,而课堂如果在时间上不能保证,就有匆匆走过场的可能;其次,拓展文本在主题上与课文是一致的,对学生的认识有巩固,但没有提升,学生只是在熟悉的“地方”重复已知的道理,学生对拓展材料的学习兴趣并不浓厚。拓展指向于对文本主旨的相同认识,价值不十分明显。
案例三中的拓展是值得肯定的,其原因在于:
1.拓展巧妙地将补充内容与文本学习有效呼应。课堂内容的补充,不应是加重学生学习的负担,而应是对文本学习的继续和深入。与案例一、二对比可以发现,案例三的补充拓展并没有跳出文本内容的范畴,而是对故事进行完整的介绍。森林由一片葱绿到绿色消退再到生机焕发,这本身就是一个生态平衡到失衡再到平衡的过程,学生读这样的补充内容,对课文故事多了一份感性的了解,多了一些积极的关注,于潜移默化中触动学生兴趣的“阀门”,学生对这片森林、对生态平衡有了不一样的体悟。这样的学习是有温度的,也是充满智慧的。
2.拓展巧妙地将知识转化为现实运用。对保护生态平衡这一主题,相信学生在读完课文并围绕重点讨论学习的过程中已经掌握在心,但这只是知识的储备,课堂中老师如果不帮助学生激活,这些知识很可能就一直沉睡在学生的头脑中,至多考场上运用一下,其实际的内涵可能学生并没有懂得。正是帮助当地居民想办法这一拓展设计,真正让学生活学活用,对生态平衡的意义有了实质上的理解,其认识也得以加深。学生在今后再遇到类似的场景,一定会自然地加以运用,将保护生态平衡这一启示与现实生活有效地连结起来。
3.拓展巧妙地将情感抒发和语言实践整合在一起。经历凯巴伯森林灾难的当地居民,对破坏生态平衡更有切肤之痛,因此,当从老师拓展的材料中看到森林又恢复了生机之时,相信學生的心情也同样激动。这时,让学生代替当地居民来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写一写要说的话,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每个人都有很多教训需要反省,有深刻的思考需要倾吐。学生在写话中,一边真切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一边运用文本的关键词句,这也是帮助学生有效积累,实现了言意的兼得。
课堂拓展不能只是课堂中安排了这样一个环节,或是寻求拓展表面的热闹。立足语文,立足文本,注重运用,注重深度和效度,才是课堂拓展的着力点所在。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新城花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