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延伸须把握好“三性”
2018-05-15陈刚
陈刚
在阅读教学中,适度的拓展延伸是“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的彰显,它是文本教学的有益补充与深化,它与文本教学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它能增加课堂教学的容量,开阔学生的视野。笔者以教学《送东阳马生序》为例,谈一谈对拓展延伸的一孔之见,以求教于方家。
拓展延伸应契合文本,把握好与文本的关联性。所谓关联性,即教师所选的拓展延伸的材料,应与文本的主体和精髓高度契合,所选的材料不可流离于文本主题之外。文本和拓展延伸的材料犹如两个同心圆,所不同的是,拓展延伸的“半径”比文本的“半径”略长,它是文本的适度延展。教师在解读文本、走进文本时,应准确地把握文本的内核,精心挑选与之相关联的拓展延伸材料。笔者教学《送东阳马生序》时,自己反复诵读文本,发现作者宋濂在读书难、求师难等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对读书仍孜孜以求,终成大家。他的成功源于一个“勤”字。鉴于此,笔者遴选古人勤学的故事作为拓展延伸的材料,这就注重了拓展延伸的材料与文本的关联性,让二者无缝对接,达到水乳交融、妙合无垠之境界。
拓展延伸的材料应少而精,把握好适度性。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来看,任何事物都有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就阅读教学而言,文本教学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拓展延伸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阅读教学应以文本教学为主,以拓展延伸为辅。当今社会资讯十分发达,教师如果不对海量的、芜杂的材料进行筛选,不进行去粗取精的加工改造,以为“拓展是个筐,什么都可以装”,滥用拓展延伸材料(包括图片、视频、文字等),势必会“乱花渐欲迷人眼”,势必会浪费宝贵的文本学习时间,势必会冲淡文本教学,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尴尬局面。笔者教学《送东阳马生序》时,没有把古人勤学的故事一股脑儿塞给学生,而是挑选“匡衡凿壁”“车胤囊萤”两则故事,以此作为文本教学的延伸,真正做到以少胜多,最大限度地发掘语文教学资源的价值。
拓展延伸应以学生为本,把握好针对性。所谓针对性,笔者认为就是教师所选的拓展延伸材料,应牢牢扣住文本,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遵循语文教学规律,更好地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性。教学《送东阳马生序》时,笔者针对教学对象———00后学生,在物质生活日益丰裕而吃苦耐劳精神日益缺失的当下,很有必要从古人勤劳的故事中汲取思想養分,传承和弘扬古人的勤学精神,古人勤学的故事就是一场及时雨,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功效。因此,教师用古人生动形象的勤学故事,慰藉学生的心灵,是适逢其时,大有裨益的。
(作者单位:澧县梦溪镇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