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画探索的黄金年代
——《糊涂交响曲》的艺术尝试与技术创新

2018-05-15褚萌萌

全球传媒学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交响曲迪士尼动画电影

褚萌萌

《糊涂交响曲》(SillySymphonies)是迪士尼公司在1929年到1939年十年间推出的一系列动画短片,共有75部3至10分钟长度不等的短片,包括许多人所共知的动画作品,如《三只小猪》《龟兔赛跑》《丑小鸭》等。这75部动画短片都配有交响曲式的音乐,有一些甚至以音乐主导了动画情节的推进。这些短片的故事情节短而紧凑,人物的表现夸张而滑稽,极具想象力和幽默感。30年代之后,迪士尼还推出了一些以“糊涂交响曲”为名的动画,但其艺术风格与历史意义都与前十年的75部动画有所不同,因此不列入本文的研究范围。

可以说,诞生于迪士尼公司初创阶段的《糊涂交响曲》,相当于华特·迪士尼的一个实验平台。根据时间顺序对这些短片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历史资料,不难发现:首先,迪士尼在这十年间调整了塑造人物的方法、叙事技巧等,最终确定了自己的主流受众,并在此基础上奠定了日后迪士尼动画的风格;其次,迪士尼在制作《糊涂交响曲》系列的十年间,进行了大量制作过程和制作技术的创新,其中许多项突破是动画技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糊涂交响曲》极具实验性与艺术价值,曾七次获得奥斯卡最佳短片奖。虽然《丑小鸭》《三只小猪》等个别短片脍炙人口,但是《糊涂交响曲》整个动画系列在国内外大众中的知名度并不高。而且,目前在动画史学和传媒史学界,《糊涂交响曲》对于日后迪士尼动画的奠基作用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关于《糊涂交响曲》的研究仍不足。

因此,本文通过搜集、整理《糊涂交响曲》相关的历史资料和评述,旨在还原《糊涂交响曲》在动画美学和技术上的探索,在此基础上分析这一系列动画对迪士尼公司乃至整个好莱坞动画业的影响。

一、 《糊涂交响曲》的创作背景与研究现状

早期动画片的发展与电影的发展密不可分。世界上第一部电影于1895年问世;随后,1906年,爱迪生工作室的布莱克顿创作出了第一部动画影片《滑稽脸上的幽默相》。在此后十几年的时间里,动画艺术飞速发展,技术能力与美学水平都不断提高,如1914年的《恐龙葛蒂》,首次将动画与真人表演有机结合起来;1916年的《墨水瓶人》利用转描机制作出了连续帧的动画;1919年,第一个家喻户晓的动画形象“菲力猫”诞生等;在20年代,声音技术的发展更是大大拓展了电影与动画片的表现力;1927年,第一部有声影片《爵士乐手》问世;随后,1928年,迪士尼推出了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威廉号汽艇》。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动画技术与动画美学继续改进;与此同时,动画产业也迅速发展起来。美国动画与欧洲动画出现了明显的差别,开始了产业化的生产,涌现出许多动画厂和工作室。贯穿美国动画史的特征之一——“顶级动画公司之间的激烈竞争”正是在这一时期奠定的(兰特,2010)。1923年10月16日,华特·迪士尼公司(当时称“华特·迪士尼工作室”)诞生,以迪士尼公司为代表的美国动画人致力于创作大众化的卡通动画,不故弄玄虚,追求明快、清晰的表达。

因此,无论考虑到动画技术、动画美学的进步还是动画产业的发展,我们都可以说,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以迪士尼动画为代表的美国动画飞速发展并奠定基础的时期,也是世界动画电影的第一个“黄金年代”。

正是在动画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迪士尼公司推出了家喻户晓的米老鼠系列动画。然而,如今较少有人知道,迪士尼在同一时期还推出了一部极具实验性和艺术价值的《糊涂交响曲》。

在1928年迪士尼制作的世界上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威廉号汽艇》中,表演经验丰富的音乐家卡尔·斯托林负责制作了其中交响乐队演奏的背景音乐。不久后,斯托林向迪士尼建议推出一系列以音乐为主导的单篇动画短片——这就是后来的《糊涂交响曲》。在他们最初的构想中,这一系列动画片中音乐的编排应与动画的画面和内容互动结合,旨在创造“一种氛围”,而非“讲故事”(Geis,1981)。该系列英文名为“Silly Symphonies”,“Silly”意为“滑稽、搞笑”,正是对所有短片氛围的高度提炼,《糊涂交响曲》为约定俗成的译名。

1929年,根据斯托林制作的音乐,迪士尼导演了《糊涂交响曲》的第一部短片《骷髅之舞》。在影片中,四个骷髅随着音乐的起承转合变换着舞步、弹奏着一些临时找到的“乐器”,重现了中世纪欧洲“死亡之舞”的意象。在其中的一个场景中,一个骷髅抽出了另一个骷髅的腿骨,然后就像弹木琴一样敲击着这个“无腿骷髅”的身躯。这部动画的背景音乐主要基于圣桑的《骷髅之舞》,还借鉴了爱德华·格里格的《侏儒进行曲》。虽然迪士尼对这部短片并没有什么信心,但是它却受到了大众的喜爱,在洛杉矶和纽约放映了很长时间。

图1 《骷髅之舞》(1929)

从1929年到1932年,迪士尼相继推出了28部《糊涂交响曲》系列黑白动画短片。最早的短片与《骷髅之舞》类似,没有具体的故事情节,只是表达一种氛围或情绪;但是后来的短片逐渐地增强了故事性,塑造了个性更为鲜明的角色。

1932年,迪士尼率先运用了较为成熟的三色带特艺彩色摄影技术,在接下来的八年时间中推出了48部彩色的《糊涂交响曲》短片。

这一系列动画提供了实验场所,“让新技术新设备得以应用,而又没有对那些受欢迎的动画角色的地位构成威胁”(都宁,2013,pp.56-61)。迪士尼还成立了专门创作《糊涂交响曲》的团队(刘文娟,2013,p.37)。一批富有创新精神的年轻动画师在《糊涂交响曲》中一展身手,例如设计了《三只小猪》的菲列德·莫尔、设计了《龟兔赛跑》中麦克斯野兔的汉密尔顿·卢斯克、参与创作了《乡下表亲》的亚特·贝比特、设计了《饼干嘉年华》的比尔·泰德拉等(孙立军、马华,2010,pp.20-21)。他们后来大多成为迪士尼公司的中坚力量。

《糊涂交响曲》虽然不如同时期的米老鼠系列动画知名,但是也塑造了诸如丑小鸭、乌龟托比等一系列深入人心的动画形象。特别是在1933年经济大萧条时期推出的《三只小猪》中的小猪们,就以智斗大灰狼的经历鼓舞了深陷经济危机之中的美国人民(薛燕平,2006,p.63)。

《糊涂交响曲》甚至影响了好莱坞其他几家影视动画公司。在《糊涂交响曲》推出之后,许多模仿《糊涂交响曲》主题与风格的动画系列片问世,如米高梅的《欢乐协和曲》(Happy Harmonies,1934)、华纳兄弟的《欢乐小旋律》(Merry Melodies,1938)、《兔八哥》(Looney Tunes,1940)等。

国内外关于《糊涂交响曲》的研究并不多,专门针对《糊涂交响曲》的研究均来自拉塞尔·梅里特和J. B. 考夫曼。在2006年出版的著作《华特·迪士尼的糊涂交响曲:经典动画短片系列指南》中,梅里特和考夫曼指出,《糊涂交响曲》奠定了迪士尼动画电影惯用的主题、音乐及华丽的视觉风格,是迪士尼融合艺术与娱乐的典范之作,是美国动画电影第一个黄金时代的代表。著作也分析了《糊涂交响曲》的技巧与效果,从技术层面展示了其对后来动画电影的影响(Merritt & Kaufman,2006)。不过,这本著作主要是搜集、整理、呈现关于《糊涂交响曲》及其生产过程的历史资料,涉及的内容多但并不深入,观点性较弱。

此外,达莲娜·盖斯于1981年出版了《华特·迪士尼的宝藏——〈糊涂交响曲〉》一书,图文并茂地展现了《糊涂交响曲》中的多个故事,并简要地介绍了《糊涂交响曲》的历史背景以及艺术价值(Geis,1981)。然而,这只是一本介绍性书籍,并非学术研究。

关于迪士尼早期创作及美国早期动画的研究也比较少,大多是在对美国动画史的梳理中有所提及。一些学者肯定了20世纪30年代迪士尼及美国动画业的发展。如,茆钉先(2011,pp.67-69)指出,“20世纪30年代动画成为电影的一种新型样式,这一时期的标志性特点是动态影像成为可能……动画的功能得到不断延伸和拓展,其中声音与画面的结合、色彩技术的运用则开创了动画片的新纪元”,并认为华特·迪士尼在视听、影响技术及文化内涵方面“对动画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余烜(2013,pp.117-118)认为,迪士尼正是在美国动画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中成为美国动画电影业霸主的;这是因为当时以《糊涂交响曲》为代表的迪士尼的动画片具有教育性,且艺术和技术领先,并因此获得了业界的认可。

还有一些学者对迪士尼及美国早期动画的特点进行了评述。约翰·A.兰特(2010,pp.26-27)认为,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几大动画公司都推出了几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优秀动画作品,出现了“历久弥新的角色、优美的音乐、感人至深的故事情节、巧夺天工的技艺”;不过,他也指出,当时的动画产业并非十分规范。牛顿·李和克里斯蒂娜·玛德伊认为,动画电影从诞生到30年代末,由“插科打诨”逐渐演变为“讲故事”(Lee & Madej, 2012,pp.17-32)。苏锋、方淑芬(2006,pp.18-22)则指出,30年代到50年代的一批优秀动画片也是“艺术性与娱乐性相结合”的。

上述研究分别从不同侧面对美国动画,尤其是20世纪30年代以《糊涂交响曲》为代表的迪士尼早期动画短片的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进行了探讨,为本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素材。然而,《糊涂交响曲》的实验性和创新意义并未得到足够的学术重视。因此,作者接下来将从动画美学和动画技术两个层面,系统地归纳、探讨《糊涂交响曲》的创新价值,从而阐释这部动画何以为迪士尼动画的风格奠定了基础。

二、 《糊涂交响曲》在动画美学上的探索

《糊涂交响曲》在主题、叙事、表现形式等多个方面,都做出了积极地尝试,对日后迪士尼乃至美国好莱坞的动画电影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 将“真、善、美”确定为所表现的主题

如今,动画片以其奇异的想象受到广大儿童的喜爱,但是,动画片在刚刚诞生的20多年时间里却并非是专门针对儿童而创作的。当时,动画片大多是在电影开场前放映给所有的观众看的,娱兴的意味很强。在这样的播放渠道和方式之下,早期动画片的受众是来看电影的全年龄段人群,因此不注重讲故事,大多包含一些逗趣甚至是恶搞的内容。比如,30年代费雪兄弟工作室创作的“贝蒂·波普”(Betty Boop)就是一个充满诱惑力的性感女郎,关于她的一系列动画中充满了男女关系的桥段和性暗示。还有一些动画延续了美国幽默讽刺漫画的传统,比如最早的动画明星“菲利克斯猫”的系列动画中就涉及了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尤为敏感的种族问题、性取向问题等。

迪士尼的早期动画也“未能免俗”。在米老鼠之前,迪士尼创作了米老鼠的前身——幸运兔奥斯华。这只兔子非常风流,时常勾搭剧中的女性角色,向她们大献殷勤。《糊涂交响曲》的早期作品——如1929年的《骷髅之舞》《地狱的钟声》,1931年的《埃及之歌》——虽然并没有其他动画中的低俗桥段,但是仍有20年代“黑色动画”的影子,在幽默的氛围中还有一丝恐怖。

不过,在30年代,《糊涂交响曲》的多部动画短片越来越明确地表达了“真、善、美”的健康向上的主题,并开始传达一种与大众道德规范越来越贴合的价值观。与此相适应的是,风趣愉快的表达取代了原本有些骇人的“哥特式”风格,迪士尼动画的美学风格逐渐形成。

这一改变的过程是渐进式的,并非一蹴而就。早在1931年的《中国瓷盘》中,虽然反派大老爷形象有些骇人、音乐风格也有些吊诡,但是最后善良的青年男女还是逃出了魔爪、幸福地泛舟江湖之上,给予观众一丝安慰。1932年的《花与树》讲述的也是一个受阻的爱情故事。但是,由于明亮的色彩、欢快的四三拍圆舞曲背景乐,坏老树纵火的场面仅仅令人焦急,而非心生害怕。同年的一部《森林里的小宝贝》改编自《格林童话》中的《汉赛尔和格莱泰》,讲述了两个孩子被吃人女巫抓到糖果屋之中的故事。但是在迪士尼改编中,女巫的行为十分滑稽,处处做错,而原本象征着“陷阱”的糖果饼干也被用来当作干掉女巫的工具。

图2 《花与树》(1932)

从30年代《糊涂交响曲》的一系列短片开始,对“真”“善”“美”的歌颂就成为迪士尼动画的永恒主题。此后,从《白雪公主》到《小鹿斑比》,再到《玩具总动员》和《冰雪奇缘》,基本所有的迪士尼动画都充满了对真诚、善良、友爱、勇敢等美好品质的赞美。迪士尼因此树立了积极健康的动画风格,在当时世界动画产业中独树一帜。在迪士尼的探索和引领下,皮克斯、梦工厂等好莱坞公司也开始越来越多地运用明快的风格来表达积极的主题。

(二) 将儿童确定为主流受众群体

通过迪士尼动画主题的变迁可知,在迪士尼公司成立之初,从本质上讲,迪士尼的动画片“是成人童话,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精神”(李四达,2009,p.47)。《糊涂交响曲》最初的一些作品也具有成人动画片的特性,“表现儿童所想不到、接触不到、理解不了的”(薛燕平,2007,p.215),如一些恐怖的氛围、关于性或暴力的表现等。

不过,动画片搞笑、滑稽、具有各种奇妙的想象,从诞生那天起,就注定会受到广大儿童的喜爱。在逐渐确立“真”“善”“美”的主题之后,迪士尼动画积极向上的教育意义增强了。与单纯逗乐的动画片相比,这样的动画成为更多家长的选择。另外,动画片中说教意味增强的同时,搞笑元素必定有所收敛,因此导致流失了一部分成人受众。大约在1934年之后,《糊涂交响曲》系列短片在讲述一个幽默故事的同时,越来越注重赞扬各种美好的道德品质。例如,1934年的《聪明的小母鸡》就是对勤劳工作的歌颂,告诉人们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龟兔赛跑》表达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只有坚持不懈地踏实做事,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因此,虽然迪士尼公司自身并未对受众进行划分和选择,但事实却是迪士尼动画的观众中儿童的比例越来越大。

在20世纪30年代,迪士尼公司主要创作了米老鼠系列及《糊涂交响曲》系列。当时已成为明星的米老鼠为迪士尼公司带来不菲的票房收入及衍生品收入,是迪士尼公司的经济保障。因此,为了吸引更具消费能力的成年人,米老鼠系列动画在当时一直保持着早期娱兴的风格,而《糊涂交响曲》则尝试进行主题的改变,也因此带动了主流受众群体的变化。

自1968年美国电影分级制度正式出台以来,迪士尼的大多数动画电影都是G级,PG级(辅导级)电影少于皮克斯、梦工厂等。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直到今日,迪士尼的动画电影仍更适合儿童观看。

(三) 以“大团圆”结局为目标重构童话故事

在主题与风格转变的同时,迪士尼动画中的故事性也增强了。1937年,在制作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时,迪士尼从真人电影中借鉴经验,认为讲好一个故事、反映现实生活是动画片及电影共通的重要因素——“任何商业娱乐片的主题要素都是:讲述一个好故事”(布莱恩·J.罗伯,2016/2014,p.43)。不过,当时整个好莱坞动画界对于迪士尼对故事的热情还不以为意。

其实,早在20世纪20年代,迪士尼已经制作了以漫游仙境的爱丽丝为主人公的系列短片,但是这些短片毋宁说是“充满笑料和隐喻的爵士时代的戏仿”(Merritt,2005,pp.4-17)。而迪士尼真正重构童话的尝试,则滥觞于《糊涂交响曲》。从1930年代开始,它选取了许多经典的童话故事,在《糊涂交响曲》中运用想象进行改编和加工。

不过,在当时,童话故事并非如同现在人们读到的那般美好。许多童话来源于民间传说故事,其中不乏曲折的情节和阴森的结局。比如,在格林兄弟收集到的故事中,灰姑娘成为王妃之后,狠毒地杀害了自己的后母,报复了姐姐们;而睡美人则在睡梦中被王子强暴,后被自己生下的孩子唤醒。事实上,目前我们所熟知的许多美好、圆满的童话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整理、改写之下成型的;而在此过程之中,迪士尼的动画电影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重构童话故事的过程中,迪士尼抹去了阴暗的一面,奠定乐观、温暖的基调,打造圆满的结局。《丑小鸭》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创作的童话故事,讲述了一只被误认为鸭子的小天鹅饱受鄙弃的故事。在原著中,丑小鸭最终长成了白天鹅,克服了逆境,赢得了赞美。不过,成长的过程却是孤独而痛苦的:丑小鸭被鸭妈妈嫌弃,变得敏感而自卑;甚至当农民将丑小鸭带回家时,他也并没有被友善地对待。这样的故事虽然充满正能量,但却还是令人感伤。迪士尼改编的版本则不然。早在1931年,迪士尼就重构了这个故事。在影片中,被鸭妈妈嫌弃的丑小鸭在暴风中救了鸭妈妈的宝贝们,由此获得了鸭妈妈的喜爱。由于创作于30年代初,这个版本的情节较为简单,与原著的内容也相去较大,但影片的氛围轻松、明快,对圆满结局的追求显而易见。1939年的彩色版《丑小鸭》是《糊涂交响曲》的最后一部,其中丑小鸭的动画形象更加为人所熟知,情节也同原著更为接近。在这部影片中,丑小鸭被鸭妈妈抛弃后,并非独自一人悲伤地成长,而是找到了他真正的妈妈和兄弟姐妹,回归到了属于自己的成长轨迹。这个结局显然比八年前更为圆满。

图3 《丑小鸭》(1939)

1935年的《谁杀了知更鸟》对原作的结局改动更大。这个恐怖童话源自《鹅妈妈童谣集》,讲述了知更鸟死后,鸟儿法庭的断案和审判过程。这首童谣的含义众说纷纭,但是其中对于死亡的程式化处理颇有一种冰冷的意味,令人不寒而栗。不过,在迪士尼的改编版中,知更鸟并没有死,而是在向鹧鸪示爱的过程中被“丘比特”之箭射中了。这样巧合般地处理和大团圆的结局改变了原来童话暗黑的基调,使之变得十分温馨。

在《糊涂交响曲》之后,迪士尼公司创作的各部动画长片中也明显体现了对于圆满结局的追求。从早期的《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小飞象》到近期的《冰雪奇缘》《疯狂动物城》等,主人公们总是在历经磨难后一起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在1942年的《小鹿斑比》中,主人公斑比克服了外界的困难和内心的恐惧,最终成长为新的鹿王。这一结局虽然看似圆满,但是上映时仍有儿童观众为斑比妈妈的死而伤心。此后,在迪士尼的童话故事中,几乎都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1994年,《狮子王》上映。这部动画借鉴了《小鹿斑比》的故事情节,但小狮子王辛巴的爸爸虽然不幸去世了,却仍一直作为守护神给予辛巴帮助。对不可避免的悲剧做弱化处理以照顾观众的感情,这也是《狮子王》系列大受欢迎、长盛不衰的原因之一。

(四) 开启“儿童出走探险”的动画故事类型

除了重构童话故事,《糊涂交响曲》系列在增强动画故事性的努力中,还逐步开创了一种“儿童出走探险”的动画故事类型。这类探险动画讲述了作为主人公的小孩子或者小动物出发探索未知的世界,经历一些艰难,最后有惊无险、回归家乡。

作者认为,在《糊涂交响曲》中诞生的这种探险故事汲取了西方流浪汉小说与成长小说的一些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创新。通过探究孩子们复杂而又强烈的内心世界,《糊涂交响曲》为童年时期各种困窘的问题以及家庭的矛盾提供了“出走”这一解决方案。按照“家(出发点)——冒险地——家(终点)”这一出走路径,孩子们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与亲密的伙伴一同踏上探险的征程,通常最后还会受到智慧长者的帮助。在探险过程中,孩子自身获得了人格的成长,因此在回到家庭后原本的问题通常会迎刃而解。整个探险的过程类似离家出走,父母几乎是缺席的。这种探险故事想要说明,“父母并非是孩子无可争议的监护人,孩子随时都在准备突然离开”(Merritt,2005,pp.4-17)。而且,只有自己去体验、去经历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显然,这种探险动画教育儿童要勇敢、团结、善良,其产生也和上述主题与主流受众的转变有关。

1933年的《摇篮曲乐土》就是探险动画的最初尝试。片中,一个婴孩睡着后陷入了噩梦,被风吹落到“摇篮曲乐土”中。婴孩与拟人化的奶嘴、婴儿粉玩闹了一会后,遭遇了火柴的攻击。“乐土”主要由布料组成,因此火是致命的。在一位精灵爷爷的帮助下,婴孩和他的小伙伴——一只玩具狗最终扑灭了大火、完成探险。不过,婴孩并没有一直停留在乐土里,而是在冒险之路的终点回归了现实、回到了家中,并安稳地睡着了。

迄今为止,在迪士尼自编的动画中,有大量都是依照“儿童出走探险”的模式而创作的。例如,在《小飞侠》中,彼得·潘离开梦幻岛、踏上营救好朋友的征途;在《玩具总动员》中,胡迪和巴斯光年互相帮助,最终回到主人家中;在《闪电狗》中,波特从千里之外回到了佩妮身边。

(五) 采用意趣盎然的歌舞表现形式

1929年,由于声音技术的进步,第一部有声动画片诞生。当时,百老汇剧院文化正在迅速发展,接近鼎盛时期。因此,新兴电影业的从业者们在探索电影创作的过程中借鉴了相对成熟的歌舞剧表演风格,声音和背景音乐成为画面的辅助表达方式。在1930年代的米老鼠系列中,迪士尼发明了一种“米老鼠化”(Mickey Mousing)的配乐手法,使得角色的动作和配乐的变化、音效一一对应。这种方法使得音乐具有了叙事作用,增强了动画片整体的表达张力。

不过,直到《糊涂交响曲》,迪士尼才开始真正地将音乐作为叙事的一部分。1932年推出的《圣诞老人的工作室》是第一部在真正意义上结合了人声与音乐的动画短片,剧中的圣诞老人和助手们阅读孩子们的愿望清单,一起为他们准备圣诞礼物。圣诞老人和助手的对话大多都是随着音乐唱出来的,少数一两句是在音乐的停顿处说出来。如同歌舞剧表演一样,音乐和台词的结合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1934年的《聪明的小母鸡》中不仅有剧中人物的台词,还增加了旁白。旁白在短片的开始唱出了故事的背景、介绍了人物,有助于情节更好地展开。更重要的是,在对白的间隙,旁白一直重复地唱道“谁会帮助她种玉米呢”。一方面,这是一种对观众的引导:镜头随着小母鸡移动,读者心中也会产生疑问,究竟是谁来帮助小母鸡呢;另一方面,“帮不帮助小母鸡种玉米”也正是本故事的矛盾所在,主旨在重复中一下子凸显出来。

图4 《聪明的小母鸡》(1934)

1932年之后的《糊涂交响曲》多采用这种边唱边演的表现形式。音乐与歌唱不仅推动了叙事、有助于情节发展,还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氛围,能够形成愉快的观影体验。《龟兔赛跑》《土匪小猫》《小象艾默》等短剧中的歌曲都十分悦耳,流传度高。

迪士尼的音乐动画电影传统一直延续到了今天,而且歌舞也一直是展示剧情、调动气氛的重要元素。例如,在近年来广受好评的《冰雪奇缘》中,音乐与歌舞便十分重要。艾尔莎独自在房间里练习加冕的时候,唱了《第一次在生命里》这首歌,表达了期待和害怕交织的心情。而当艾尔莎离开故乡、开始尝试接受自己的魔力时,她唱了《随它吧》来抒发自己的心情。在这部电影中,大部分歌曲都可以看作是人物内心独白的呈现。

三、 《糊涂交响曲》在动画技术上的创新

动画电影的历史也是动画技术的发展史。在动画电影诞生后的头几十年,动画技术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可谓是突飞猛进。作为世界动画电影第一个黄金年代的代表作,《糊涂交响曲》中实现了多项技术的突破。然而,对于这些技术创新,此前并未有研究进行系统地搜集、整理;本文接下来将按照时间线索,梳理、阐述《糊涂交响曲》中实现的重要技术突破。作者认为,《糊涂交响曲》中的技术突破对未来迪士尼及其他动画电影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奠基作用。

1929年,《糊涂交响曲》的第一部短片《骷髅之舞》首次实现了非后期合成配音(non-post-sync sound)。在此之前,动画片的制作都是先完成画面的绘制,再配制声音的。这样一来,动画的节奏很难把控好,并且画面和声音的贴合度也只能凭借后期对声音的调整。在《糊涂交响曲》中,音乐控制了故事的发展、情绪氛围的变化,是整部动画的节奏所在,画面需要配合音乐的走向,因而就诞生了非后期合成配音的创作方法。通过这项技术,声音可以与动画的绘制同步完成。导演可以通过控制声音来勾勒整部动画的节奏和脉络,再指导动画师设计创作画面。这项技术的诞生是一大进步,如今的好莱坞动画多采用这种方法制作。

1930年,《活泼顽皮的鱼》首次实现了重叠动作(overlapping action),也称为跟随动作(continuous movement)。在此之前,一个角色在变换动作的过程中时常显得僵硬突兀。“跟随”“重叠”的方法使得一些依附于运动主体的物体在主体停止行动后还会存在延迟的运动效果(弗兰克·托马斯、奥利·约翰斯顿,2011/1995)。比如,头发的运动往往滞后于人的运动,这种方法会使得角色的运动更为真实自然。

1933年,在创作《三只小猪》的过程中,迪士尼使用了第一份故事板。如前所述,初期的《糊涂交响曲》更多的是表达一种感情,《春》《夏》《夜》等短片即为例证。到了1930年代早期,迪士尼开始重视动画短片的故事性,因此设计了使用动画分镜头脚本的创作方法。应该注意的是,当时并非只有迪士尼工作室一家尝试使用故事板创作动画,但是有据可考的第一份完整的故事板正是出自《三只小猪》的创作团队(Miller,1957)。另外,迪士尼公司还第一个设置了有别于动画师的专门的“分镜师”(Gabler,2007,pp.181-189)。故事板将构想的创意用镜头语言表达出来,是剧本与动画成品之间的重要中介。动画导演通过运用故事板能够更好地调整故事情节,帮助动画师建立清晰的绘制概念。

1932年,《花与树》首次运用了三色带特艺彩色摄影法,实现了《糊涂交响曲》系列最重要的技术突破。1931年,泰尼柯勒公司发明了这种三色带全彩的拍摄技术。迪士尼立即购买了这项专利,并重新绘制了当时已快完稿的《花与树》。正是这部彩色动画片为迪士尼赢得了世界上第一个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也为《糊涂交响曲》赢得了更多观众的青睐。

1937年,《老磨坊》首次使用了一种全新的多平面摄影机技术。这种摄影技术具有动态效果,通过将背景分层处理,背景可以有层次地随着角色的运动而变化,因而使得角色的运动效果更为真实。同年,在《老磨坊》中实验了这项技术之后,迪士尼在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中立即对此加以运用。

几十年来,《糊涂交响曲》中实现的各项技术创新已普遍应用在动画片创作中,许多甚至早已被更为先进的技术所淘汰。但是在诞生之初,每一项新技术都是非常重大的突破。在之后很长时间内,非后期合成配音、故事板等都成为动画制作基本模式的一部分;重叠动作、三色带全彩拍摄、多平面摄影灯技术则优化了动画片的视觉感受,拓展了动画电影的表现可能。

从1932年的《花与树》开始,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曾七次花落《糊涂交响曲》。这一奖项注重的是动画技术与艺术的创新,因此也证明了《糊涂交响曲》极具实验性和创新意义。

四、 结语

迪士尼公司的动画师沃德·金博尔曾对《糊涂交响曲》有过如下评价:“如果那是艺术的话,假如你是迪士尼公司最棒的动画师,那么你应该创作‘糊涂交响曲’,因为这才是具有艺术性的动画片。米老鼠只是为了赚钱而毫无价值。”(布莱恩·J.罗伯,2016/2014,p.40)迪士尼将这一系列作为实验平台,为未来的动画电影确立了“真、善、美”的主题和儿童这一主流受众群体,尝试重构童话故事、设定大团圆结局,开创了“儿童出走探险”这一动画故事类型,还大量采用意趣盎然的歌舞表现形式。另外,迪士尼在《糊涂交响曲》中还实现了非后期合成配音、重叠动作等重大技术突破。在此基础上,迪士尼为本公司日后动画电影的风格奠定了基础,并在美国电影界引领了一股风潮。综上所述,诞生于世界动画电影第一个黄金年代的《糊涂交响曲》系列动画是迪士尼在探索阶段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糊涂交响曲》虽然是迪士尼公司早期的作品,但其艺术影响力一直持续到了今天。换句话说,《糊涂交响曲》的时代就是迪士尼公司探索的黄金时代。

参考文献

布莱恩·J.罗伯(2016):《迪士尼简史》(王录、樊小琴译),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原书Robb, B.J. [2014].AbriefhistoryofWaltDisney, Philadelphia: Running Press Adult.)

都宁(2013):早期的迪士尼工作室,《中国电视(动画)》,第12期,55页,56-61页。

弗兰克·托马斯、奥利·约翰斯顿(2011):《生命的幻象:迪士尼动画造型设计》(徐鸣晓亮、方丽、李梁、谢芹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原书Thomas, F. & Johnston,O. [1995].Theillusionoflife:Disneyanimation, New York: Abbeville Press.)

李四达(2009):《迪士尼动画艺术史》,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刘文娟(2013):《迪士尼:他把梦想变成现实》,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

茆钉先(2011):迪士尼早期动画的价值元素分析,《齐鲁艺苑》,第6期,67-69页。

苏锋、方淑芬(2006):美国“动画文化”现象的成因及演变机制,《国外社会科学》,第6期,18-22页。

孙立军、马华(2010):《美国迪士尼动画研究》,北京:京华出版社。

薛燕平(2006):《世界动画电影大师》,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薛燕平(2007):《非主流动画电影》,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余烜(2013):雄霸美国动画业的卡通帝国——迪士尼动画的“黄金时期”,《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2期,117-118页,138页。

约翰·A.兰特(2010):美国动画简史(张洁译),《电影文学》,第9期,26-28页。

Gabler, N. (2007).WaltDisney:ThetriumphoftheAmericanimagination, New York: Vintage Books.

Geis, D. (1981).WaltDisney’streasuryofsillysymphonies, New York: Harry N. Abrams, Inc.

Lee, N. & Madej, K. (2012).Disneystories:Gettingtodigital, New York: Springer.

Merritt, R. (2005). Lost on Pleasure Islands: Storytelling in Disney’s silly symphonies,FilmQuarterly, 59(1), 4-17. doi:10.1525/fq.2005.59.1.4.

Merritt, R. & Kaufman, J.B. (2006).WaltDisney’ssillysymphonies:Acompaniontotheclassiccartoonseries, Gemona: Cineteca del Friuli.

Miller, D.D. (1957).ThestoryofWaltDisney, New York: Henry Holt.

猜你喜欢

交响曲迪士尼动画电影
华特·迪士尼——制造快乐的梦想家
村庄交响曲
动画电影大导演养成记
动画电影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
春之交响曲:听春天的声音
集市交响曲
迪士尼开业
去迪士尼畅游幻境
欢乐上海迪士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