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两手抓、两促进”强化基层团干队伍建设

2018-05-14

中国共青团 2018年1期
关键词:团区委团干团干部

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以来,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群团组织提出的“强三性、去四化”工作要求,团杭州市富阳区委着力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坚持“两手抓、两促进”,即一手抓干部队伍配备,一手抓凝聚力建设,以工作促成长,以项目促提升,力求锤炼一支不断进取、奋发有为的青年铁军。

抓干部队伍配备,壮大基层工作力量。2017年 6-7 月,以镇村两级团组织换届为契机,对团委书记、团委班子进行大规模调整,严格把好政治素养、年龄学历、能力水平三项入口关。一是村级团干部好中选优。将选人视野从“村干部身边”扩大至整村范围,探索实施“三荐两试”选人方式,“三荐”即个人自荐、村两委举荐、镇团委推荐,“两试”即综合能力测试、竞选演讲比试,切实拔高准入门槛,提高整体素质。各乡镇团组织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召集令”,积极将村两委委员及后备干部、大学生村官、农村创业青年、返乡大学生等群体吸收到团干队伍中来,强化队伍稳定性,利于村级共青团工作的长效推进。同时积极保障团干部政治待遇,借群团改革之机,在本次共青团改革方案中明确提出村团支书列席村两委会议,并加强推优培养力度,使村团支部书记成为村两委后备干部或培养人选。二是镇级团干队伍不断壮大。建立唯才是用的选人准则,在换届中打破身份、学历等限制,广泛吸纳优秀社会青年、选调生村官、企业青年、创业青年、青年教师等进入乡镇团委班子,充分体现团干部所代表青年的广泛性和联系的紧密性。同时,探索职务与职级待遇分离机制,把一些符合年龄要求,但还不能享受职级待遇的年轻干部,先纳入团干部队伍,待工作年限符合相关条件后再享受相应待遇,延长在团内工作的实际年限。提升团干岗位的增补速度,按照空缺 3 个月以上如本乡镇不能解决则在全区范围内调整的原则。2016 年以来在全区范围内调整了乡镇团组织负责人 10 名,有的从其他乡镇团委副书记中提拔调任,有的从机关单位中调任,进一步扩大团委书记选人用人视野,确保团的岗位不留空缺、团的干部人岗相适。

抓凝聚力建设,打造一线团干铁军,建设一支思想硬、业务强,符合改革需求的基层团干队伍。一是抓思想教育,增强政治性。以季度主题团日活动为主要方式,积极与“学习总书记讲话 做合格共青团员”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等相结合,每季度确定学习主题,连续开展了主题团课、征文比赛、专题测试等活动,增强“团的意识”。开展“从严治团”基层督导专项行动,以分片督导方式举行专题会议,召集直属团干部就“1+100”“学习总书记讲话 做合格共青团员”等重点工作进行专题汇报,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上下一心的改革合力。二是抓团务培训,强化使命感。以提升基层团干部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依托“直属团干部培训班”“村(社)团支部书记实务提高班”“两新团组织负责人专题培训班”三大载体,开设高水准的团务培训课程,通过理论教学、外出考察、课题实践等方式增强团性修养,培养团干部的自我认同,时刻以一名团干部的标准要求自己。三是抓培养输送,提升归属感。推行挂职锻炼常态机制,每年从乡镇、部门、学校抽调 2-3 名基层团干到团区委进行挂职,提升业务工作水平。搭建培训输送通道,每年由团区委挑选优秀团干部,到区委组织部举办的全区优秀年轻干部培训班参加学习。同时,还将组建年轻干部学院,有计划、有梯队地培养一批团委书记后备人选。构建向上沟通渠道,在全团开展“一把手与青年面对面”主题活动,472 名青年代表与区委书记进行面对面交流,直属团委层面累计开展活动 57 场,参与青年近1500 人次。

以实干为导向,在工作推进中提速成长;以打造实干型团干队伍为目标,全面推进自身建设提升行动。一是连片督导,结对互动。建立团区委机关分片联系督导制度,以“班子领导+职能部室”的形式对乡镇团委进行分片捆绑联系,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加强业务指导和工作督促。建立新老团干“传帮带”互动机制,老团干通过工作交流、联谊走访等方式,在基础团务方面提供指导,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新任团干以谦虚诚恳的态度吸取经验,大胆创新,开创团工作的新局面。二是岗前谈话,后进约谈。推行谈心谈话机制,由团区委书记与新任团干部开展岗前谈话,加速他们从一般干部到团委书记个人身份认同的转变;对后进团组织负责人进行工作约谈,提前预防、纠偏正向,提醒、警示约谈对象抓工作落实和推进,起到“清醒剂”和“预防针”作用。截至目前谈话 27 人,有效提振团干部工作状态和精神面貌。三是计划清单,区域联动。坚持“两张清单”(工作计划清单和完成清单)制度,由团区委分类汇总后,定期下发直属团组织月度工作清单,引导基层团组织从单独行动转为抱团协作,提升共青团活动的规模和影响力。如环山乡、上官乡团委联合开展的“共享阳光关爱,共谱快乐六一”活动,利用各自资源优势,活动规模和档次大幅提升。进一步增强团属资源的融合共享。例如区职教中心团委和东洲街道团委联合运作的“河小二”流动水质监测站获杭州新闻专题报道。

以实效为根本,在项目化中提升品牌,坚持共青团工作项目化、品牌化导向,加快推进团属品牌打造,提升团干部项目运作水平。一是立足职能,实体阵地不斷升级。在全区推进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这一青年民生工程建设,18个乡镇完成平台建设,其中富春街道、灵桥镇平台获评省级示范平台称号。开展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提升行动,按照“五有”标准对平台进行定位,加强对项目的实绩考核,通过“比一比”“晒一晒”,重点提升一批“可看、可学、可用”的示范性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二是注重结合,特色项目全面铺开。持续推进“一团一品”创建工作,动员全区直属团组织努力挖掘自身特点,结合本位优势,同时突出共青团属性,切实打造独有的品牌项目。通过两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纵深突破、全面开花”的共青团品牌项目格局。如新桐乡团委“星期天驿站”、湖源乡团委“石头花开”、胥口镇团委“葵花朵朵”等成为可学习借鉴的范本;富阳学院团委的“小家电维修志愿服务”、卫计局团委的“送医下乡直通车”成为社会影响力广泛的团建招牌。三是上下协同,品牌活动持续深化。持续推进区级团建品牌项目创建活动,以团区委主导发起,直属团组织承办为主要模式,陆续推出了“百场流动少年宫”“雷锋角直通车”“青春欢乐颂”“暑期假日爱心班”等一系列品牌项目,通过项目活动下放,切实从活动筹备、人员组织、品牌宣传等多个方面全方位地锻炼直属团组织项目承接能力,同时扩大区级品牌活动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猜你喜欢

团区委团干团干部
武汉开发区(汉南区)共青团:能抗硬活 善打硬仗
新时代团干,应该如何“正心”怎样“修身”?
我为什么当团干部?
我为什么当团干部?
我为什么当团干部?
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对团干素质提出新的要求
大团徽下
留下希望
那一天
百名专业团干成才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