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

2018-05-14宋梅森

神州·中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阅读方法阅读教学

宋梅森

摘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关键词:阅读教学;学习情趣;自学习惯;阅读方法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特体验。而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既然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又如何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得到充足的发展呢?近几年来,我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途径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究。

一、善于激发学生的情和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意识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体验相联系的,是自觉能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学生学习成功的关键是在于学生要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而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也在于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思维空间。如果说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意识倾向,那么激情则是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下列办法来激发学生的情趣。

以疑激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时,教师要因势利导,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所以,在指导学生学习课文时,我强调学生要一边读一边想,在“想”字下工夫,学会设疑,释疑。有了悬念,有了疑问,学生的学习情趣被激发起来并带着主要问题阅讀课文,很快便读懂了课文大意,理清了课文脉络。

情境导趣:

心理学家认为,兴趣和爱好是一种同愉快情绪相联系的认识倾向与活动倾向。当学生情绪愉快时,他就有良好的愿望去学习他所乐意学的东西,收效特别好。学生的情趣要靠教师会场点拨、引导。教师对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产生共鸣。所以我们要善于运用这一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愉悦感。新课改后的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抒情性较强的文章,为我们描绘了优美的景象,演奏了动人的旋律。在教学时,充分利用多媒体,再现文中情境,让学生从鲜明的画面和形象的语言中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这样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文中情境也就自然引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

语文新课标中指出,要使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逐步掌握较好的学习方法,也就会逐步形成较强的学习能力,而我着重抓住学生的自学习惯进行培养。我常跟学生讲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的好处,让他们明确要培养哪些好的自学习惯,把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纳入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中,贯穿于平时听说读写训练之中,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细心培养并持之以恒,直到学生养成好的自学习惯。让他们自己去分析课文,理解课文,提出问题,再从反复的读书中回答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看书,积极动脑思考,在课堂上,对可讲可不讲而学生通过自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适当加以引导,扶一扶,让其通过自学解决。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学习机会,人人动手、动口、动目、动脑。要创造条件,让不同程度学生均有成功的可能。对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学生,及时加以肯定、表扬,让他们把成功的喜悦变成自学的动力,牢固地确立起自学的信心。

三、进一步优化阅读方法

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没有“定法”的;但又确实有“法”可依。下面就优化方法,提高能力,结合教学实践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比较性阅读:

“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理解新世界上的一切,”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的这一论述同样适用于语文阅读教学。从语文教学方面看,比较法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方法。比较阅读就是指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或相对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将其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比较可以使学生在学新课时联系旧课,实现学习过程的正迁移,收到开阔视野,启发思路的效果。在语文教材中,体裁相同而主题不同的文章,主题相同而体裁不同的文章,同一体裁、主题而选材不同的文章,都可以通过比较性阅读来了解其内容,揣摩其技巧。学生在比较中学会辨别,在比较中抓住特点,在比较中培养能力,可谓收益不少。

探究性阅读:

在新课标的改革下,探究性阅读教学体现了现代阅读学理论和现代教育的理念,符合阅读教育的特征,是新课标中一项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探究性阅读的目的,在于通过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弄清字、词的确切意思、用法,以及篇章结构,人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然后由教师选择归纳成若干问题,师生共同讨论解决。探究性阅读是较高层次的阅读,在探究性阅读中,解疑是最关键的举足轻重的一道程序,它直接决定着探究性阅读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仝秀兰.以“趣、新、情”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7(10):88-89.

[2]雷方丽.乌申斯基教师教育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3]管志荣.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探索[J].语文天地,2014(33):54-54.

猜你喜欢

阅读方法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书香阅读 心灵成长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