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淅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2018-05-14明丹阳

神州·中旬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淅川普查文化遗产

明丹阳

淅川县位豫、鄂、陕三省结合部,因淅水纵贯境内形成百里平川而得名,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淅川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春秋时为楚国发祥地,楚始都丹阳所在地,这里文化底蕴深厚,是南北文化的交汇点,曾孕育了商圣范蠡、史学家范晔(《后汉书》)、思想家范缜(《无神论》)等历史名人,近代诗人余杏雨、著名水利专家朱华航、医学家阎仲彝等皆生于斯、长于斯,他们的代表作至今闪烁着淅川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智慧。特殊的地位区域、悠久的历史文化,使得淅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遍及全县。

一、淅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总体情况

近年来,按照中央、省、市关于非遗保护工作的有关要求,淅川县认真贯彻落实非遗保护“一法一条例”规定,坚持依法保护、科学保护,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使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不少濒临灭绝的项目重新焕发了生机,非遗传承人的积极性也得到进一步发挥。

(一)成立机构,建立机制

2007年,成立了淅川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设在县文化馆),2009年,调整和充实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研究制定了《淅川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实施方案》,2014年,单独成立了淅川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搜集、归类整理、宣传展示和培训传承等抢救和保护工作,全县非遗保护力量得到进一步充实和加强。

(二)加大力度,全面普查

2009年,通过组织召开非遗普查动员会,举办非遗普查专干培训班,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经过多方努力,共普查出非遗线索11257条,13个类别,主要集中在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戏剧、传统舞蹈、民间习俗、曲艺等方面。在搜集普查到的11257条线索中,对其进项认真梳理,挑选重点项目2600个,再次展开调研普查,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形式,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编制了淅川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查表、项目清单和相关资料汇总表,形成记录文稿830.50万字,成果汇编26册,文献资料120余册,基本摸清了全县非遗家底。

(三)逐级申报,建立名录

我们采取边普查、边申报、边建立名录的形式做好非遗申报,首先确定县级名录,再逐级申报市级和省级名录。截至目前,淅川共有省级非遗项目淅川锣鼓曲、丹江号子、蛤蟆嗡、范蠡传说、鲤鱼闹莲5个,市级非遗项目丹江故事传说、香严寺传说、淅川民间歌谣、淅川版画、龙棚舞、九女洞传说、柳编、手工木雕8个,县级非遗项目柳家泉的传说、彩龙舞等58个。

(四)搭建平台,展示推广

在坚持保护为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非遗资源优势,加强展览展示,扩大对外影响。一是春灯节民间艺术展演活动初具品牌效应。每年举办民间艺术展演活动,进行淅川锣鼓曲、高跷、旱船、舞龙、舞狮等民间传统艺术展演,受到广大群众热烈欢迎;二是文化遺产日活动反响热烈。每年的文化遗产日组织开展各种宣传展示活动,将其打造成为广大群众走近非遗、了解非遗、感受非遗,进而传承和保护非遗的体验平台。三是通过参加省内外文艺赛事及本县组织的群众文化活动对传统艺术进行排练、创新和加工,使之焕发新的活力。锣鼓曲传承人李红雨、刘霞2004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河南民歌)的录制,演唱了《蜜蜂采花》、《姑娘摘棉西山坡》等民歌;2006年,参加中央电视台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演唱淅川锣鼓曲《陪郎》、《大对花》,荣获原生态唱法优秀奖;2011年4月,应邀参加首届中国原生态民歌盛典展演,演唱的淅川锣鼓曲《陪郎》获铜奖,两人还荣获“优秀民歌传承人”称号;特别是2014年12月,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远方的家》栏目摄制组莅淅采访调研淅川民间传统艺术,并于2015年2月17日以《秀美丹江,古韵飘香》为题在央视四套播出,详细报道了淅川锣鼓曲、丹江号子、蛤蟆嗡等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使淅川的非遗成果影响力和知名度得到进一步提高;四是非遗进校园活动有声有色。每年组织丹江故事传说、剪纸、淅川版画等非遗项目到学校进行现场教学和表演,激发广大师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情。

(五)注重培训,培养传人

2012年以来,淅川县文化馆连续五年都免费举办淅川版画创作培训班,邀请木刻版画名家现场辅导授课,向广大青年美术爱好者传授版画艺术技能。除此之外,还免费举办淅川锣鼓曲、蛤蟆嗡、秧歌培训班等,培养了一大批非遗项目传承人和基层文艺骨干,为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发挥了积极作用。至目前,淅川共有省级非遗传承人2人,市级非遗传承人18人,县级非遗传承人99人。

(六)争取资金,合理利用

为了切实开展非遗传承保护,县文广新局一方面自筹资金,组织举办非遗专干培训班、开展“非遗大走访”等活动;另一方面积极争取省级专项保护资金。资金到位后,严格按照“六个一”标准,努力为每个非遗项目建立一套纸质和数字记录档案,拍摄一批项目和传承人专题片,编辑出版一批项目图录和传承人口述史,征集一批实物和作品,建成一批专题展示馆和传习所,培养一批优秀传承人才,加大非遗保护和传承,使专项资金合理利用,落到实处,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活力。

(七)加大宣传,全民保护

一是通过春灯节民间艺术展演、文化遗产日活动,深入全县各乡镇、社区大力宣传非遗保护“一法一条例”,营造依法加强非遗保护工作的浓厚氛围;二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非遗保护工作。邀请城区文艺团队经常性地组织和演出民间传统艺术,不仅丰富和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而且对非遗项目的普及和传承起到了极大地促进作用;三是强化新闻媒体的对外宣传报道。在本土报刊《淅川文化》上开辟非遗专版,与县电视台合作拍摄非遗保护传承纪实不定期在《走读大渠首》栏目播放。另外还通过《河南日报》、《南阳日报》、《南阳晚报》等新闻报刊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网站等现代网络的全面宣传推广,真正使淅川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有效地继承和发扬。

二、淅川非遗保护传承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县非遗保护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和传承的任务越来越艰巨,在工作中仍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1、非遗项目的保护现状不容乐观。淅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具有历史、文化、研究与旅游开发等重要价值。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改变,使大多数的非遗项目需求市场萎缩;年轻人不愿意传承学习,传承困难;很多项目靠的是耳濡目染口传心授,因为种种困难,一些非遗项目逐渐消亡,一些传承人年老体衰,面临失传。

2、非遗保护专业人员力量困乏。现有的非遗工作人员中,缺乏专业人才,非遗保护工作需要一定的专业基础,尤其是10大类非遗项目,涉及历史、民俗、文学、戏曲、美术等各个领域。特别是对申报所需的文本撰写、记谱整理、音像资料制作等力不从心。专业队伍紧缺、人员变动频繁、工作缺乏连续性,都不利于非遗保护工作正常展开。

3、非遗保护资金投入不足。尽管非遗保护财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但由于资金渠道单一,非遗保护经费普遍不足,使非遗保护工作受到一定影响。尤其是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不断深入,保护对象不断增多,保护要求不断提高,经费投入与实际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

三、今后淅川非遗保护传承的对策和建议

1、建立健全档案管理。进一步深入基层,把全县各类非遗项目和传承人进行再次挖掘、调查、登记和整理,然后建档,形成资料库,采取数字化和网络化等保护形式,利用音像、光盘和电子文本等进行长久性的记录和保存。

2.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创新资金筹集方式。将非遗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同时可以采取政府投入、民间投入、企业投入、个人投入等形式,多渠道多方式的筹集保护资金,保障基层部门和项目传承人在非遗传承保护工作中的费用,

3、充分运用民间传统节日、文化和自然遺产日广泛开展民俗文化活动。对于那些广泛流传于民间的、鲜活生动的项目,下大力气进行扶持和保护,通过举办民间艺术大赛、农民文艺汇演、民间工艺品展览以及非遗进校园等活动,为非物质遗产项目搭建展示交流和传播平台,扩大其影响力和知晓率。

4、争取让全社会共同参与,发挥传承人的优势作用,成立一些民间协会,把一些有共同爱好、技能的群众组织起来,开展群众性的研讨、表演、展览、展示、传授、讲座等传习活动,参与文化交流,壮大非遗文化群众基础,让淅川非遗文化薪火相传。

5、积极发挥淅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势和作用,利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的特殊区域优势,围绕淅川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旅游亮点,打造淅川特色文化品牌,推动非遗成果的利用和共享,以此促进淅川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猜你喜欢

淅川普查文化遗产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胡春华强调:确保脱贫攻坚普查取得圆满成功
与文化遗产相遇
淅川兰沟墓葬区M12 和M25 发掘现场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生态淅川”建设中的人大力量
淅川:教育事业在人大监督中结硕果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普查与保护的思考
河南淅川竹博园竹种引种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