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断了线的风筝,一定要把它追回来

2018-05-14

润·文摘 2018年10期
关键词:阿富汗人哈桑阿米尔

故事解读

一个人的一生或多或少会犯不同的错,有时是因为怯懦,有时是因为认知的浅薄。那时候的我们是那么懦弱,以至于当一些事突如其来发生,很可能本能地选择了逃避,事后又想切断或忘记那些与之相关的人与事。最终是否成长,取决于最终你是否在对往事的追悔中懂得了责任与承担。

在《追风筝的人》中,你会看到许多主题:友情与亲情,正义与邪恶,战争与和平等等,不过,最能震撼我们的,应该是对人性的拷问:主人公阿米尔与哈桑的故事贯穿和平与战乱时期。他们从小一起长大,尽管身份悬殊,但哈桑对于阿米尔的忠诚远远超过了主仆,然而,当哈桑为阿米尔夺得风筝大赛的冠军时,阿米尔只是欣喜于自己的奖励,当哈桑为了追风筝被凌辱时,阿米尔只是躲在墙后不敢上前一步。过多的自责与愧疚积压在一起,他竟然为了掩饰自己的罪行编造谎言将哈桑以及他父亲赶出自己的家,只是为了不被揭穿。

他们多年不曾联系,而后阿富汗陷入战乱,战火纷飞中,阿米尔看到了哈桑留下的信,他终于明白,自己如此愧对的男人,是他的同父异母的兄弟。为了赎罪,他来回颠簸,只为给哈桑的孩子一份平静。他站了起来,像哈桑儿时对待他一样。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风筝,不管那意味着什么,让我们勇敢地去追。”追逐了,脚步才会更加踏实坚定,人生才会更加充实美丽;追到了,天空才会为我们大放光彩。人生也许就是在犯错和赎罪中轮回,犯错并不意味着人生就此毁灭,完善自己,拯救自己,救赎才是人生中最亮丽的篇章。

写作缘起

卡勒德·胡赛尼的童年是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度过的。在当地,放风筝是很受欢迎的休闲活动,也给他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成年后,他无意间在报纸上看到关于风筝的新闻,产生了写一篇关于放风筝的怀旧文章的念头,但到后来,它变成了两个男孩的故事,这个故事与他们的阶级和家庭有关。他认为,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够感动大家,归根到底是因为它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人生故事:一个有缺陷的人想要克服自己的缺陷,成为更好的人。另外,它是关于家庭的:一个人想要努力获得父爱。它也是关于友情和兄弟之情的:一个人怎样弥补自己的错误。这些都非常贴近人性,即便不是阿富汗人,也可能从中获得共鸣。

名家解读

每个人的命运都像风筝一样,它向往更高更远的天空,但却受着那根细细丝线的牵引而无法摆脱。也正因有这根丝线的牵引,它才不至于消失在天际或跌落尘埃,而是在空中划出优美的人生轨迹。当这根丝线被割断,就要鼓起勇气去追寻那飘落在远方的风筝,这样才能获得内心的安宁。

在我们人生的不同时期,都有想要追逐的风筝。它可能是父母的期望,珍贵的友谊。也许我们不知道自己内心那断线的风筝会飘向哪里,但还是要用心勇敢地追寻。每当天空放飞起风筝的那一刻,我们也该懂得珍惜拥有的一切。

——娟子,贵阳广播电视台、都市女性广播新媒体编辑

这是一个人的心灵救赎之旅,也是一个阿富汗人的回歸之旅。从罪恶回到解脱,从异国回到他已经逐渐忘记的族人之中。《追风筝的人》一书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也向世人展现了阿富汗人苦难的命运。在这个灰色的背景上,唯有风筝在高昂飞翔,飞行在一切的恶行和苦难之上,可以让人仰望,给故事增添了一抹亮色。

作者对种种苦难和暴行毫不讳言,在写作中有一种博大宽广的悲悯之心承载了这片土地和这片土地上人们的所有欢笑和悲伤。没有因为对故土的爱而回避了阿富汗社会的种种不公和鄙陋,却也没有刻意嘲讽,只是去还原并且理解在这种环境下每个人的选择,他们的恐惧,他们的快乐。这使得整本小说有了温度,甚至能听到书页里的心跳。如同流水,故事徐徐展开。然后奔腾或是呜咽,越过急滩,冲出峡谷,最后变成宽广的河流,沉静而包容。

——和菜头

少年品读

追到那只风筝

江苏南菁高级中学 高一(8)班 顾依洁

刚开始看时,我尤为不解,为何作为小说叙述者的阿米尔是一个反面的形象,任性、怯懦、伪善,相比之下,哈桑的沉着、勇敢和正直更易让人产生好感。但随着情节的逐层推进,我渐渐明白,全书是一个连贯的整体,是讲述阿米尔由恶至善的蜕变过程。在这过程中,他一直在追,追逐心中的风筝。

我开始理解阿米尔,毕竟人生来都是有弱点的,他一时冲动犯过的错也许每个人都曾经历过。我开始同情阿米尔,他被罪恶感整整纠缠了二十六年,无路可逃;我开始敬佩阿米尔,尽管曾经做过错事,但最后,他敢于走上那条重新成为好人的路,给过去一个交代。他最终还是战胜了心中的黑暗,善最终还是战胜了恶,这场追逐以胜利告终。

想想现实生活中的我们,我们也在追逐着心中的风筝,或是金钱,或是权利,或者正义……风筝在天,我们在地,一路上无数次仰望会让我们忽略脚下的路,也许风筝会将我们带入歧途。如果,你有幸在风筝尚未落地前,发现自己走错了方向,那么,请不要放逐自己,虽一失足成千古恨,但仍要想办法挽救,去追逐自己的初心,追逐美好人性的回归,追逐灵魂的救赎……

你追到了那只风筝,它便会永远留在你的心中……

(指导教师:张卓君)

你是千千万万遍

浙江温州市苍南县灵溪二高高二(3)班 李紫赫

初读这本书时,我只感到无尽的心酸将我包围,抱怨他们命运的不公,厌恶阿米尔的软弱与欺瞒,同情哈桑的坎坷人生,痛斥战争的残酷和不近人情,我只看见人性的黑暗与复杂,但当我再次阅读时,我却反而被其中的温情和人性的美好感动。

当哈桑不顾一切只为阿米尔好好活着、骄傲地活在世上时,当哈桑的孩子逐渐走出阴影,获得新生时,我仿佛能看见他们过去的童年时光,在没有那件事情发生之前,纯粹单纯的友情如同鲜花在阿富汗绽放。

没有歇斯底里的大哭大喊,只有如鲠在喉无语凝噎的压抑,在沉闷中忽然看见光照于案,颇有种“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的意味。故事的最后,阿米尔带着哈桑的孩子放飞风筝,在蓝天白云的映照下,风筝显得尤为鲜艳,它尽情地飞着,唱着光明的赞歌——

为你,千千万万遍呼喊,为你,千千万万遍忍耐,为你,千千万万遍学会爱,为你,千千万万遍沉默,为你欢笑,为你流泪……

因为你,是我的千千万万遍的期许。

我听见哈桑轻轻呢喃,我听见后来的阿米尔也如此回应。

猜你喜欢

阿富汗人哈桑阿米尔
感恩
“女儿”变情人?“摔爸”阿米尔·汗深陷婚变丑闻
借据丢失之后
为你,千千万万遍
不一样的风筝
为你,千千万万遍
罪与赎
为你,千千万万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