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琴教学工作现状及发展建议
2018-05-14阿拉坦其其格
摘要:作为一名文化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当中,要根据不同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基于此,本文首先对幼儿钢琴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论述;随后,分析了幼儿钢琴教育工作中心理学的依据;最后,通过对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提出了幼儿钢琴教育的工作心得体会,以及一些发展意见,希望能为该领域的关注者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钢琴教学 幼儿钢琴教育 教学计划 情境导入 节奏训练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国内文化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幼儿钢琴教育等方面,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现代化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幼儿钢琴教育作为一项艺术交流和文化传承的手段,有了较好的发展。如何在这一背景下,应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方法,提高幼儿钢琴教育的效率,推动钢琴文化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成为相关领域工作人员的工作重点之一。
一、幼儿钢琴教育教学工作现状
钢琴作为乐器之王,在音乐艺术领域当中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满足,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更高的精神体验,钢琴便成为人们打开艺术大门的首选。幼儿钢琴教育工作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钢琴作为一种乐器,从西方传入我国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呈现出了较好的发展态势。钢琴表演艺术在国内逐渐普及,使越来越多的家长们认识到,艺术须要从小培养。在进行钢琴艺术表演的过程中,演奏者需要手脚并用,左右手也需要进行良好的配合。对于幼儿来说,此种表演形式会增加学习的难度,但是对于幼儿的平衡能力和智力的开发都具有较好的效果。相关领域的专家提出的,从幼儿钢琴教育理论可以看出,钢琴并不是越早学习越好。幼儿钢琴教育需要在幼儿各项感觉器官发育到一定阶段,并且身心都具备接受长期学习和训练的准备之后,才能更好地参与到幼儿钢琴教育中。[1]
二、钢琴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学依据
幼儿钢琴教育工作并不完全是表演能力和专业技术的教学和指导,相关领域的教育工作者在组织开展教学管理的过程中,要重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按照心理学的教学管理依据,对幼儿进行更加合理的指导,以此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一)具象思维占据学习主导
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思维模式和思维能力都会随着年龄的变化而不断变化。通常情况下,幼儿在两岁开始出现自己的思维意识,并在随后的一至三年内,不断地发展完善。幼儿思维当中占据主导的思维模式为具象思维。具象思维使幼儿通过观察直观行动模式,产生相应的思维。通过思维指导行动,在行动的过程中又形成新的思维。[2]
(二)教学对象个性化成长需求
幼儿阶段是个体个性化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幼儿会在潜意识当中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地强化,最终会形成独特的心理特征。幼儿钢琴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个性化成长要求,为不同的学习个体制订出最适合的教学管理方法。通过此种方式,能够有效地降低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难度,提高学习效率。
(三)学习主体注意力不稳定
注意力是专注学习的基础环节,幼儿阶段的学习者,在日常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都具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此种情况会导致幼儿在参与幼儿钢琴教学时,不能集中到教师所传授的主要内容方面,最终的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幼儿的思维、记忆力和想象力都具有发散性的特征,学习过程中不能长时间集中在某一项内容上,长此以往会逐渐失去自控力。对此,幼儿钢琴教学工作要结合幼儿的心理活动特点,根据幼儿注意力通常集中时间为15分钟的特点,尽可能在此期间内调动起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可以在心中形成自我暗示,最终主动地出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
三、钢琴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建议
(一)制订科学的教学管理计划
1.引导幼儿自己制订学习计划。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逐渐掌握不同学习个体的优势和不足,并据此为学生制订专业化的教学指导方案,同时还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不足,进而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自己制订出学习计划。如笔者在教学管理中针对一些基本功不扎实的学生,提出了“为什么尝试了很多次,还有音阶弹奏错误呢”等问题。幼儿在经过启发之后,便了解到自己缺乏练习,最后会明白练习的重要性,主动提出要在课后时间加强训练的学习计划。此种方式对于幼儿来说,能够让其正视自己的不足,提高学习计划的有效性。
2.结合学生特征调整教学计划。教師要结合学习主体的特征,对已经制订好的教学管理计划进行适当的调整。此种方式可以在实际的教学管理过程中不断地强化教学管理目标,同时也能让幼儿更加清晰地了解每个学习阶段的主要学习任务。从笔者长期从事幼儿钢琴教学的经验来看,教职员工可以根据有关部门建立的幼儿钢琴教学的信息数据库,对其中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同时,结合自己的教学管理和工作经验,系统地梳理幼儿钢琴教学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如笔者积极地采取了幼儿和幼儿家长进行调查访问的方式,收集整理目前大家对幼儿钢琴教学最为关注的问题。
(二)合理运用游戏化教学模式
1.游戏化情境导入。游戏化的教学模式在情境导入环节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教师可以在识谱阶段,利用生动有趣的游戏为幼儿搭建合理的情境,引导幼儿在合理的情境当中参与学习,加深学生对钢琴乐理知识的印象,增强学生识谱的能力。通过构造生动活泼的课堂环境,能够让幼儿减轻学习负担,同时对新的教学内容充满了好奇。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参与到情境游戏中,对幼儿进行分组,由每个幼儿代表不同的音符。教师在教学场地中,画上表示乐谱的五条线,让幼儿分别站在各自的位置上,引导其他同学猜测并唱出不同的音阶。
2.游戏化学唱。歌曲学唱是学习歌曲、实现演奏的重要环节。不同个体在日常生活当中所展现出的音色各不相同,不同的音调还能够表达出不同的情绪。教师在组织幼儿学习钢琴演奏之前,可以通过游戏学唱的方式,让幼儿了解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特征,进而可以对钢琴的节奏、曲调变化、力度和速度等方面产生比较初步的认知。著名音乐教育学者柯达伊提出,歌唱的方式让幼儿充分地感受到曲调的魅力。通过此种方法,可以让幼儿真正地实现天性解放,在最轻松和自然的状态下理解和体会作品的内涵。
(三)在教学中总结经验优化内容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大部分的幼儿钢琴教学工作来说,教师在组织幼儿参与的过程中,大多重视技能和指法的训练,忽视了背谱等良好习惯的养成。对此,教师在组织幼儿钢琴教学时,要让幼儿理解背谱的重要性。教师在为幼儿介绍新的乐曲时,要让幼儿在第一时间着手准备背谱,而非选择当幼儿能够熟练弹奏之后,再从头开始背谱。先背谱的方法所形成的记忆能够持续较长时间,并且不容易出现错误。
2.切忌使用速成教学模式。教师在组织幼儿钢琴教学时,要避免急于求成,采取速成的教学方法,期望在短时间内使幼儿掌握更多的演奏技巧。相反,教师如果能够采用慢练的教学管理方法,可以让幼儿能够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更加充分的准备。通过此种方式,幼儿可以更加仔细地观察每一个音符、每一个指法,在最充分的状态下,表现出最佳的演奏效果。对于幼儿来说,教师须要更加关注他们基本功的养成,避免盲目地追求高难度表演,忽视了幼儿基础是否扎实。采取慢练的教学管理方法,可以让幼儿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能得到最充分的练习。此外,此种管理方式还可以培养幼儿的信心。当幼儿准备充足之后进行表演,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并能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四)与幼儿家长达成良好合作
1.家长须要做好心理建设。幼儿钢琴教学工作不仅是教师和幼儿双方直接参与的工作,而且是幼儿家长间接参与的工作。从事幼儿钢琴教学的工作人员,要重视与幼儿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在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之余,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儿学习钢琴的态度,此种方法能够避免家长和教师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出现理念上的分歧问题。同时,幼儿钢琴教学的学习主体年龄较小,对于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指导思想并不能第一时间充分地理解。构建亲子课堂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家长参与到教学环节中,帮助幼儿记录教师在课堂中提出的要求,为课后巩固训练奠定基础。教师在与家长沟通中,要使家长明确自身言行可能会对幼儿学习造成的影响,家长须要尽可能多地掌握樂理知识,以身作则,与幼儿共同成长。
2.定期沟通幼儿在家练琴状况。幼儿钢琴的学习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家长需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家长需要督促幼儿每天进行练习,并且留出充足的时间,对练习的成果进行阶段性梳理与总结。作为教师要主动与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互相反馈幼儿在校期间和在家期间的状态与演奏特点。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幼儿钢琴教学工作才能顺利地开展,幼儿的钢琴演奏基础才能更加扎实。家长在陪同幼儿进行训练时,要采取鼓励的教育方法,对于幼儿经常出现的错误要与教师进行沟通。在教师、幼儿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全面提高幼儿的演奏能力,使幼儿在更加科学和健康的环境中,真正实现钢琴演奏技能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从事钢琴艺术表演和教育教学管理的文化工作者,要明确幼儿钢琴教育工作所提出的具体要求。在实际教学管理阶段,相关领域的教职员工要全面系统地分析幼儿钢琴教育工作的心理学依据,并以此为基础,制订更加科学的教学管理计划,结合学生的实际特征,对教学方案进行优化调整。此外,合理地应用游戏教学方法,可以降低幼儿在学习时的心理负担,优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龚莉.幼儿钢琴教育的心理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07).
[2]蔡佳.学前儿童钢琴教学中的改革与发展规划[J].艺术评鉴,2018(11).
(作者简介:阿拉坦其其格,女,内蒙古自治区文化馆,研究方向:群众文化)(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