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尔迦与乔治?哈里森:当吉他哭泣
2018-05-14王语嫣
王语嫣
西班牙诗人费德里戈·加西亚·洛尔迦的《吉他琴》和英国摇滚乐队披头士乐队的《吉他琴的呜咽》分别作为诗歌和流行歌曲被传诵于世。本文试从两名作者的个人经历、历史背景以及诗歌本身内容出发,探讨二者之间的关联。
西班牙诗人费德里戈·加西亚·洛尔迦的《吉他琴》(La Guitarra),收录于诗人于1921年开始写作的《深歌集》。深歌(Cante Jonda)是一种西班牙音乐形式,本为安达卢西亚地区的民歌。它以弗拉门戈的技巧和节奏为基底,但是深歌将弗拉门戈中明亮欢乐的色彩转化为悲伤和愤怒的吼叫。1950年我国著名诗人戴望舒因心脏病离世,其遗稿《洛尔伽诗钞》被施蛰存整理出来刊行。
因为诗歌中吉他哭泣的意象反复出现,因此有人干脆直接称这首诗为《吉他琴的呜咽》。不过,巧合的是,英国摇滚乐队披头士乐队吉他手乔治·哈里森在1968年创作的一首歌曲,也同样叫做《吉他琴的呜咽》(While My Guitar Gently Weeps)。这的确是一个巧合,因为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证明哈里森曾有任何契机接触到洛尔迦的文字。
哈里森的《吉他琴的呜咽》创作于1968年,正是哈里森开始沉迷于东方哲学尤其是印度文化的时候,他跟随印度西塔琴大师拉维·香卡(著名爵士歌手诺拉·琼斯的生父)学习西塔琴,并跟随印度教导师玛赫西学习禅修。当年7月份,哈里森回到英国,在翻阅《易经》的时候产生了这首《吉他琴的呜咽》的灵感。根据他自己所认为的《易经》中的相对主义(relativism)精神,哈里森决定写一首歌:“我随手拿起一本书,我打算用随机看到的第一个字眼来做歌名。”哈里森随机看到的这个短语,是“gently weeps”。于是在几经修改之后,《吉他琴的呜咽》最终定稿。
作为传统印象里花前月下小情小调的吟唱伙伴,吉他是在20世纪中期演奏家安德烈斯·塞戈维亚的贡献之后,才登入古典音乐的殿堂的,但在洛尔迦的时代显然还没有。到了披头士的年代,电吉他已经渐渐开始成为流行音乐中的主力乐器。乔治·哈里森赶上了电吉他在音乐和工业中的双重崛起,他的好朋友,克莱普顿,在美国旅行时为他买了一把当时英国还未上市的Gibson Les Paul——《吉他琴的呜咽》的录制就使用了这把吉他,这一型号也成为世界上最经典、最为知名乐手所青睐的乐器之一,直至今日。
对比洛尔迦和哈里森二人的境遇,竟也与他们各自时代吉他的处境如此相似!洛尔迦在1920年代始终与波旁王朝政权进行对峙,随后尽管西班牙经历了短暂的共和国时期,1936年内战爆发之后又再度成为地狱。乔治·哈里森则始终是一名生活优渥的摇滚巨星。当然,相比于其他的披头士,哈里森与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始终保持着审慎的距离,但他毕竟身处其中并享受着发达的西方经济所带来的一切好处。洛尔迦在被秘密处决之后尸骨难觅,在整个佛朗哥执政期间,洛尔迦的死因始终讳莫如深,直到四十年后才被世人所知。而哈里森,在2002年去世之后,他的朋友克莱普顿、保罗·麦科特尼和老师拉维·香卡为他举办了盛大的纪念音乐会,他的名字也写在了摇滚乐的殿堂中,被人们念念不忘至今。
这样的比较,其实对哈里森并不公平:毕竟处于不同历史环境中的一名西班牙诗人和一名英国吉他手,实在是没有什么可比性。但这两个主题相同的作品将他们联系到了一起。这两首诗歌,都为吉他本身而吟唱,两位素昧平生的作者也不约而同地写出“要止住它,不可能”和“Still my guitar gently weeps”。只是,西班牙深歌是死亡的礼赞,如果你看过2002年的传记电影《弗里达》,当歌声和吉他戛然而止,同时一把斧头砍进流亡的托洛斯基的后脑,就会明白这一点。深歌对死亡的理解,大概为人格在美学意义上的完成,因此死亡虽然令人悲伤愤慨,但惋惜一定是多余的。“于是第一只鸟,死在枝上。啊,吉他琴!心里刺进了五柄利剑。”
《深歌集》中另有一些关于吉他的诗作。《科尔多巴郊区》将吉他比作“星辰避难所”“死去女孩”,琴弦,是“六只夜莺在铁栏中为她哭泣”。《吉他之谜》则把吉他描画成“在圆形的十字街头/六位美少女起舞”。三首诗中似乎都把吉他看成受了伤的情人,诗人自己是她哀痛的男友。类似的愤懑之情也体现在哈里森的歌中。你可以从喬治·哈里森1987年的演出录像中看到他眼神中的愤懑——但它更像是出于两名男性伙伴之间的义气。第一段副歌中,从“I dont know why nobody told you”直到“they bought and sold you”,用了四处“-old you”的韵,这个闭口音所传达的情绪既有爆发力,同时又不失克制。
2016年是洛尔迦去世的80周年,西班牙文艺界举办了纪念活动。今年也是披头士在1966年征服全美并引起音乐史上“英伦入侵”浪潮的第50个年头,纪录片《披头士:一周八天》(The Beatles: Eight Days a Week)将在年末上映。无论是诗歌还是音乐,伟大的艺术或许会在暴政下失语,在信息海洋中被掩盖,但人们不会遗忘。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