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的长效机制
2018-05-14蒋和胜
蒋和胜
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是民营企业家的“定心丸”,是新时代我国民营经济发展的定海神针,必将推动民营经济再上台阶。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政策、法律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民营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本文针对目前民营经济进入垄断行业的制度性壁垒,提出需要建立三个机制,作为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竞争性领域和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的长效机制。
建立推动民企民资依法进入垄断行业、公用公益事业的长效机制
第一,解放思想,创新观念,赋予民营经济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等主体的重要地位。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从理论上确立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平等主体的重要地位。在改革实践中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调整所有制结构,调整国有资本的投向,推动国有资本和财政收入更多的投入到维护国家安全、加强社会管理和保障民生等领域,为民企民资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更广阔的投资领域和市场空间。要大力转变观念,创新政策,在保障国家安全的前提下,既要推动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国民经济命脉部门和关键领域,也要鼓励民企民资更快更多地依法进入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构建公有制经济与民营经济、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在更大的空间,相互联系、相互激励、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第二,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公益公用领域的各项政策。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交通设施建设、水利工程建设、电力建设、石油天然气建设、电信建设、土地整治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和保障性住房建设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医疗、教育和社会培训、社会福利、文化、旅游和体育等社会事业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商贸流通领域;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重组联合和参与国企改制,等等(《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允许并支持民企民资以参股、独资、合资、合作、项目融资等方式进入上述垄断和公益公用领域发展,把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和政策性住房、社会事业、金融服务、国防科技工业和国企改制等领域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使进入垄断行业和公用公益领域的民企民资,在投资核准、融资服务、财税政策、土地使用、人才引进、招投标、政府采购、对外贸易、经济技术合作、进入资本市场和法制保障等方面,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享有同等待遇。政府有关部门安排的政府性资金,包括财政预算内投资、专项建设资金、创业投资引导资金,以及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等,要明确规则、统一标准,对包括民间投资在内的各类投资主体同等对待。支持民营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进入政府采购目录。加快公用公益事业价格和收费制度改革,使民营企业正常经营能够取得合理利润。在公益公用行业,如果政府让利于民,实行低于成本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出现政策性亏损,民营企业在获取税费减免、财政无偿拨款和财政补贴等方面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享有同等公共财政资助待遇。
第三,加快深化垄断行业改革,为民企民资依法进入垄断行业发展扫清体制机制障碍。
在电力、铁路、通讯、自来水、石油天然气等自然垄断领域实行拆分政策与收缩政策,实现行政管理与市场运营分开,垄断环节与竞争环节分开,在铁路、电力、自来水、通讯、石油天然气等自然垄断部门加快“路运分开、厂网分开、网售分开、采炼贸分开”改革步伐,在铁路运输、电力生产与销售、通讯终端零售、自来水生产与销售、石油天然气的炼制与贸易等竞争性环节进行重点突破,允许并鼓励民企民资与国企国资平等进入,待遇公平,公开竞争。同时,研究完善有效的政府规制办法,对国家所有的铁路路网、电网、电信基础网络、自来水管网和石油天然气开采及管网垄断经营行为实行严格监管,促使其为不同所有制企业提供公开、公平的待遇和服务。
构建民企民资做大做强扶持激励的长效机制
第一,建立民营企业加强科学管理的引导机制。
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强科学管理,政府为其开展改制、参加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军民融合等方面,提供公平竞争环境,对质量、环保、安全等各类认证提供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不断增强社会亲和力和职工凝聚力。民营企业家,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因此,要把民营企业家培养纳入企业干部培养计划,激励参加有针对性的理论培训、管理培训和技术培训。帮助民营企业家树立办大企业、干大事业的雄心壮志,培养造就一支适应现代市场竞争的民营企业家队伍。
第二,建立民营经济龙头企业扶持机制。
重点扶持有规模、有市场前景、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民营企业成为有较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在融资、财税、用地、用电、技改、人才等方面实行重点倾斜。鼓励、引导民营企业争创名牌产品。对获得全国和省级以上驰名商标、著名商标的企业,给予不同级别奖励,并享受重点优势企业各项优惠政策。
第三,完善民营企业开拓市场支持机制。
建立民营企业参加境内外贸易考察、参加各类商品展销会、交易会、招商会等活动组织平台和机制;支持民营企业开拓境外市场,健全和完善境外投资鼓励政策,在资金支持、金融保险、外汇管理、质检通关等方面,民营企业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支持民营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做大做强。
第四,建立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支持激励机制。
建立民營企业平等争取科技项目机制,完善项目公开征集制度、项目筛选储备办法和项目推介制度。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纳入各级科技计划和技术攻关项目支持范围。鼓励和帮助民营企业建立国家级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帮助民营科技企业申报科技创新项目、技术改造项目,争取各级政府的技术创新基金、技术改造贷款贴息资金、挖潜改造资金支持。全面落实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开发新产品应该享受的有关优惠政策。对小微企业、科技型初创企业实施普惠性税收免除,根据实际情况降低社保缴费名义费率,清理、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和涉企收费。
完善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的长效机制
第一,建立和完善民营经济投资金融服务体系。
协调各金融机构建立健全适应民营企业特点的评级和授信制度,合理确定授信额度,拓展服务领域,开发适应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金融产品。创新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股份制改造、债券发行、上市融资等多种方式。发展各类信用担保公司,为民营企业贷款提供规范有效的信用担保。支持民营企业建立互助资金和联保制度,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性融资担保。鼓励、吸引国内外风险创业资本与民营企业对接,引进或筹办民间金融机构,拓展新的融资渠道。
第二,建立多主体、多层次社会化中介服务体系。
加强个私协会及行业商会建设,鼓励和支持个私协会及行业商会等组织发挥自律与中介作用,为民营企业提供政策咨询、资金融通、财务代理、资产评估、信用担保、技术支持、管理咨询、法律咨询、市场开拓和人才培训等各项服务,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创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第三,完善对民营经济的政府服务机制。
全面落实首办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并联审批制,建立民间投资项目绿色通道,推行重点项目办事承诺制。建立激活地方民间投资的考核体系,制定奖励措施和优惠政策,培育民间投资大户。建立和完善统筹协调的领导体制和部门分工负责、相互协作的联动机制。把推动民间投资发展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并定期检查、督办落实。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召开情况通报会、恳谈会制度,及时解决民间投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建立民间投资动态监测分析和信息反馈机制。进一步清理涉企收费,建立政府收费“明白卡”,严格推行服务卡制度,切实减轻民营企业负担。
第四,不断完善和创新有关支持民间投资的政策法规,切实维护民营经济合法权益。
认真清理和修改过去出台的不利于民间投资发展的法规政策规定,凡是与《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金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以及2016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相抵触的,一律废止,并对国家有关部委支持民间投资的细则制定更为详尽的政策指引。要吸收有关商会和民营企业参与政府有关部门、国有企业制订行业标准,参与涉及民间投资的相关政策法律制订与完善,确保民营企业话语权与规则制定的平等参与权,充分反应民营企业的合理要求,防止利益垄断集团通过主导行业规则与标准排斥民营企业。在群团组织和科研院所设立加快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研究机构、民营企业同等政策落实的服务与监督機构,为民营经济国民待遇的落实提供社会支持。严格依法处罚垄断行为,坚决制止现有垄断企业利用垄断地位排挤、打击民营企业、抑制竞争的行为。严厉打击各种侵占民营企业合法财产、侵害人身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护民营企业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