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课堂提问 提高课堂实效
2018-05-14何雅萍
何雅萍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对于如今的课堂仍然适用。适时启发学生,提出有效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是语文课堂中提升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一、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出现的主要问题
1.提问急于求成,没有给予学生足够思考空间
有时教师为了赶进度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学生还没来得及思索,教师已经自问自答,学生根本没有时间消化。例如我在上四年级第二学期时的一篇课文《神奇的机器人》,作为整篇课文的总结,我提问:“机器人未来还能帮助人类做哪些事?”这是一道开放题,为了节约时间,学生还没来得及畅想未来,我已经给出答案:“比如餐厅里所有的服务生都是机器人;比如机器人就像手机、电脑一样人手一个,帮助我们的日常生活,比如扫地做饭等。”举手的学生听到我回答后,失落地放下手。显然,我太急躁,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表达的机会,这个提问的效果大打折扣。
2.提问没有面向全体,不能满足整班学生需求
提问内容没有面向全体,指的是:教师的问题较难,不符合该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问过易,比如“有没有?”“是不是?”等,无太大价值,对于优秀的孩子而言等同于浪费宝贵的35分钟。提问对象没有面向全体,也可指:被指名回答问题的孩子总是那么几个,尤其在一些公开课,教师为了表面上的教学效果,往往忽略部分孩子的需求。这些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提问。
3.提问前教师预设不足,学生囫囵吞枣
相同的提问重复出现在不同的班级,没有做出适当调整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往往出现问题。预设不足的课堂提问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二、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得到的几点启示
每一个提问都达到预期的效果并提升教学质量,并非易事。通过分析上述问题,我得到如下启示:
1.课堂提问应该富有层次
二期课改要求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差异。有的學生接受能力强,有的学生反映快,有的学生知识面广,有的学生表达更清楚,学生的差异性就注定不能采用同样的提问方法。第二次授课《狼和小羊》时,不同班级的学生面对同样的提问产生了疑惑,令我措手不及。归根结底,还是要在提问之前,充分了解学情,做好充足准备。
即使同一个班级,孩子的层次也有所不同,有时差异还会很大。所以如果提问设计得有坡度,能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那么课堂效率会更高。
2.课堂提问应该表述清晰
语言是教师向学生表达思想,传授知识,传播文明,启迪学生智慧,塑造学生心灵最基本的工具和桥梁。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它对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思想觉悟的提高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课堂提问也是语言的艺术。可见,清晰表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
首先,提问前须做好充足准备。尤其在低年级,学生还不能很好地预习功课,教师要帮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如帮助解决一些难理解的词句,交代相关的背景知识。充足的准备也包括周全的预设。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生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依此进行教学。”可见,周全的预设对于一堂课是多么重要。在《狼和小羊》一课中,如果我事先告诉学生上下游的地理位置,学生就不会出现不能理解文本的情况。
其次,提问须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低年级的教学用语要活泼,语速要稍慢些,也可适当加上一些语气词和动作来帮助学生理解。而高年级的学生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明显提高,教师语言就要简洁,具有高度概括性。例如,高、低年级在学习生字时,用的方法明显有差别。以学习“撒”字为例,适合低年级的提问应类似于:一、“谁来做做“撒”的动作?”二、“做‘撒的动作时用到了?”(生:手)三、“所以部首是?”(生:提手旁)。但如果面对高年级同学,应考虑到学生已然能自学生字,可以跳过上述环节,适当强调易错笔画即可。
再者,提问须精准到位,切勿模糊不清,更不能产生歧义,不能出现类似“n、l”不分,“王、黄”不清等吐字不清、用语不准的语病。教师的提问语言一定要规范,要用周密的语言和精确的词汇提出问题,让学生听得懂。
3.课堂提问应该开放灵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性,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语文是语言文字的艺术,而每一个观点可以有无数种表达方式,而每个学生的表达方式亦不同。要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不能搭太多框架框死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允许百花齐放,在设计问题时,少一些提示,多一点留白,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提问要激发学生个性化思维,让学生主动思考与探索。开放性问题会促使学生得到不同的答案。例如四年级第一学期课文《赤壁之战》中的曹操自以为是,比较骄傲。但在历史上,曹操这个人物本身存在争议性,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在学生课前查阅曹操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我在课上给出这样一道开放性的问题:“你觉得曹操是怎样的人?为什么?”学生的答案各有千秋,有的说:“我看了煮酒论英雄那段,我觉得曹操很珍惜人才,而且很有眼光。”有的说:“我觉得曹操太不信任别人了,因为《三国演义》里说他杀死了华佗。”有的说:“我觉得他杀死神医,自作自受,否则讲不定他就不会经常头疼,身体会好的。”……显然,灵活开放的提问方式能帮助学生深入思考问题,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言而总之,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问技巧,提问前做好充足准备,用最精准的语言,上好每一堂课,提升教学水平,提高课堂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