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发散思维,纵情写作之路
2018-05-14李小媚
李小媚
初中语文新课标对学生的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自由地发挥,走个性化的道路,让他们的思想不受束缚,放飞他们的思维,以求让他们在写作路上尽情挥洒,开创出繁花各异的写作之路。因而在上作文课的时候,我力求开拓学生的写作思维,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进行细化的指导,希望他们能放飞思维,尽情写作。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扩散思维、分解思维、辐射思维等。它是从同一来源材料(即一个思维出发点)探求多种不同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作为初中的学生,阅历少,积累少,感悟少。如何让他们活跃思维,由此及彼,从一点联想到多点,从无到有,最后由浅入深的完成写作,是教师作文教学的难点。且学生的写作之路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写作指导的过程中进行细致地引导,而不能笼统的、粗略地教学。为此,我认为,对于学生发散思维地培养应注意从三方面入手:
一、由此及彼,播写作之种
学生写作一开始是模仿的,然后在模仿的过程中慢慢形成自己的思维。教师可以运用这一点,引导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开拓发散思维,由此及彼。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将作文教学与课本教学、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有目的地鼓励学生从这一点出发,联系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如果把教材比喻为一盏发光的灯,思维就是一道道光束向周围发散。我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不拘泥于思想的束缚,尽量把思路打开,做到自由式的写作,为学生播下写作的种子。对此,我从学生作文的命题入手,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由一个思维领域向多个思维领域辐射扩散,寻找更多的题目。例如给话题作文“诚信”拟题。我先规定学生命一个故事类的题目,也就是写记叙文,我先给出一个题目《一个讲诚信的人》,让学生以模仿的形式命题,学生想到《一件讲诚信的事》,慢慢的,学生讨论热烈,充分发挥他们联想力、想象力,将思维发散,迸射出思想的火花,各抒己见,由《失掉诚信以后》想到《拥有诚信以后》《拥有诚信前后》,由《诚信使我获得了友谊》想到《诚信使我取得了成功》,由《与诚信握手》想到《和诚信擦肩而过》等。学生们乐此不彼,还想到了议论文的题目。学生的思维方向开始分散于不同方面,沿着各种不同方向去进行思考,不再局限于作文的提示。思维的发散使学生趋向于灵活、多样,富于创造性。在教学中,我不断地通过教材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如从教材中写母爱的文章,引导学生感受身边的母爱、到父爱、到亲情、到更深层次的博爱。并时常根据题目或材料,从不同角度、不同切入点、不同方面引导学生去“由此及彼”地调动记忆仓库中的有关知识,不断地进行创新和尝试,努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学生写作的道路上播下写作之种。
二、从无到有,开写作之花
播下写作的种子,要令其生根、发芽,还须精心的浇灌,细心的照料。要让学生的写作之路开满色彩缤纷的花朵,就要在学生命好题目的同时指引学生选好材料。学生的思维方式是直接的正面的,很少会有不同的想法,如写母亲,大多都是“我生病了,母亲不辞辛劳地照顾我”;“母亲冒雨送伞”这些千篇一律的材料。教师在作文指导上就应运用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往不同的方面去考虑,使思维打破常规,对已知信息进行多方位多层次思考,选择出尽可能多的、不同角度的、有新意的材料。只有这样,学生的语文作文水平才会迈上一个新台阶。例如《放风筝》,我先把故事发生的时间定为上午,地点操场,让学生变化写作对象,于是学生想到了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兄弟姐妹乃至朋友同学等,写作对象不同,观察角度就不同,眼中的故事,美景,所思所想也就不同;我再引导学生,若时间加以变化,那么不同人在不同的时间段或不同的季节等不同时间放风筝,故事风景也就不同。当然,若人物时间不变,仅变地点,那么不同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也就有不同的故事。借此,让学生感受同一个话题,运用发散思维来思考,一个话题就能想出几十个选材,再从中选自己最熟悉的有话可说的素材来写,写作的思路就拓宽了,学生自然也就有料可写,就能写出多样的各具特色的文章来,使写作之路繁花似锦也就不难了。
三、由浅入深,获写作之果
在写作实践中,往往许多的学生题目好,材料好,就是不高分,这是因为文章的立意不好或不高。在写作之路上,要想结出丰硕的果实,文章的立意尤其重要。所谓作文中的发散思维立意,就是确定不同的立意,形成多个立意,并从中选择最佳的文章立意。对于学生而言,生活经历不同、知识积累不同,个体存在着差异,所以学生写作擅长的立意也不同。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发散思维,让学生找出适合自己的立意,从而为写出好文章打好坚实的基础。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就要利用教材,针对每一篇文章,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去发掘作者的立意和主旨。以《不错过 》半命题作文为例,采用发散思维,可以是不错过某一次比赛的机会、立意“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我参与,我快乐”;不错过一场精彩的表演、立意“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不错过一次难得的重逢,立意“且行且珍惜”;不错过一次深情的送行,立意“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不错过一次日出日落的守候,立意“值得等待”;一次春天里的桃花盛开,立意“热爱大自然”等。唯有尽可能的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的审题立意,才能在写作之林开满累累硕果。
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并非一日之功,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学生思维不发散,就不具备真正的联想能力,也就不能真正做到审题、选材、立意的個性化和多样性,文章就会千篇一律,淡而无味,形同嚼蜡。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由点、到线、到面,才能在写作之路上走得更宽、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