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历史主义视域下S.A.阿列克谢耶维奇小说研究
2018-05-14赵娜胡丹妮
赵娜 胡丹妮
摘要:本文从新历史主义理论视角对S.A.阿列克谢耶维奇小说《二手时间》进行研究。作者通过民间采访实录,揭示了前苏联解体对民众的影响,为这一历史重大事件提供了另一种解读视角,体现了作者的新历史主义史观。
关键词:《二手时间》 新历史主义 重构 真实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由白俄罗斯女作家S.A.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获奖理由是“以多种声音的作品,一座记录我们时代的苦难和勇气的纪念碑”。阿列克谢耶维奇创作的“乌托邦之声”系列作品是她斩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依据。其中,被称为“红色人类终结篇”的《二手时间》正是对前苏联解体这个重大事件的文学表现。前苏联解体是指20世纪90年代初,前苏联共产党失去执政地位,由15个加盟共和国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瓦解事件。超级大国前苏联解体至今已有20多年,曾经走过的道路是错是对,始终是当时每个人共同关注的话题。
社会的剧变使得其中的个人命运也十分曲折,阿列克谢耶维奇采用与当时的人们访谈的形式记录下了社会变革中各个阶层的众生相。阿列克谢耶维奇实际上开创了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裁:摒弃了宏大的官方历史叙述传统,让小人物走到台前亲身讲述自己的命运,深入历史细节,从亲身经历中一点一滴构建出大历史。由此我们可以窥探到作者的历史观念,这些观念符合新历史主义特征,即历史性和文本性的制衡与倾斜;单线历史的复线化和大写历史的小写化;客观历史的主体化和必然历史的偶然化;历史和文学的边缘意识形态化。本文以《二手时间》为例,分析作者的新历史主义史观的表现特征。
一、历史性和文本性的制衡与倾斜
传统的历史主义在文学批评实践上坚持历史和文学之间的清晰分界,将历史看作文学的稳定背景,勾勒出一幅历史线性发展与文学演进同步的图景。新历史主义则拒绝“文学”“历史”,“文本”“背景”简单的二分法。《二手时间》通过口述采访的形式,由身处时代变革的各个当事人讲述自己的经历,体现了历史的文本性,即客观的历史事实“前苏联解体”是小说的大背景。小说中各个当事人不同视角的描述重构了“前苏联解体”这一历史事件,由此小说本身也成为了历史的一部分。
二、单线历史的复线化和大写历史的小写化
新历史主义者认为,任何一部历史文本都无法客观而全面地覆盖历史真理,文本在修撰和传播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话语虚构的干扰以及政治立场的左右。阿列克谢耶维奇采用纪实的创作手法,通过访问记录的形式,将官方一元的单线的历史扩散为复线化的多元历史。
《二手时间》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启示录的慰藉”(1991—2001年)和第二部分“空虚的迷惑”(2002—2012年)均以“街上的噪声和厨房里的谈话”为副标题。这两个部分以时间的由近及远立体地展示了前苏联变革中的众生相。
三、客观历史的主体化和必然历史的偶然化
新历史主义者以客观历史为文本的主体背景,影射客观历史的发展潮流,而主体情感的密集渗入也使历史的偶然性凸显出来。对于《二手时间》书名的由来,阿列克谢耶维奇解释说是因为这个国家在这一时期走过的路是由西方借来的道路,包括所有的思想和语言都是别人的,大家都生活在别人的经验之中,所以这就是一个“二手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无数前苏联人经历了理想的破灭和各式的恐惧。
四、历史和文学的边缘意识形态化
在新历史主义者眼中,文学创作的动因并非纯粹的审美冲动,而是蕴含在文化生活各个角落的社会能量循环。因此,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实际将文学置身于历史真实与意识形态的夹缝之中。关注边缘人物,截取边缘史料,采取边缘立场,得出边缘结论。《二手时间》中的讲述人因自己的身份地位不同,从而以不同的视角呈现出社会的不同面貌。具体的社会成员在社会变革中的挣扎与正史宏大的叙述形成鲜明对比,引发读者对这个时代的深思。
五、结语
统观整本小说,作者记录了前苏联解体后20年间普通民众在时代变革中的挣扎,以及他们为自由理想破灭之后所付出的沉重代价。全书从最普通的底层劳动者到花样年华的女大学生,再到身居高位的将领,每个人都在找寻自己在时代中的位置。“他们的真实讲述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上呈现出一个重大时代,一个社会的变动,为这一段影响深远的历史赋予了人性的面孔。”
参考文献:
[1][白俄罗斯]S.A.阿列克谢耶维奇.二手时间[M].吕宁思,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2]赵一凡.西方文论关键词[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3]卢絮.新历史主义批评与实践——基于西方文论本土化的一种考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基金项目:本文由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编号:syjs201751)。
(作者简介:赵娜,女,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外国文学;胡丹妮,女,西安外国语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外國文学)(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