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心·走心·匠心:道德与法治教改路上的“活心丸”

2018-05-14薛兰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走心匠心初心

薛兰

摘    要: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融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时代性于一体,但对于如何借助新教材改革之机,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许多教师也陷入了困境与迷茫。从“初心”“走心”“匠心”三个角度来探索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主流价值及学生主体生命的通达之道,既是实现“中学阶段要活心”的时代要求,也是帮助教师走出当前困境的现实之需。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活心;初心;走心;匠心

现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言道:“小学要开心,到了中学阶段要活心,到了大学、研究生阶段要静心。”[1]这不仅道出了教学改革的方向,也勾画了我国教育事业育人育才的阶段性发展轨迹。其中,“中学阶段要活心”,个人理解就是让学生通过接受教育,不断认识世界,认清自我,从而慢慢唤醒自己、释放自己,是一种自我觉醒、生命觉醒和使命觉醒的灵魂生长过程。但放眼望去,现今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考试机制下,“划书圈词”“死记硬背”“海量做题”的“压榨”式课堂随处可见,怎能谈得上“活心”?笔者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改实践者,一直在不断地反思和探寻,以觅得一剂真正有效的“活心丸”,既成全学生,也成全自己。

一、不忘初心:涂亮“立德树人”底色

如何去除道德與法治教学的功利浮躁之气,弥合“教”“学”割裂、“知”“行”脱节现象?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席话一语中的,切中时弊,点醒“局中人”,他说:“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2]诚然,多年的教育行走,我们是否已背离教学的“初心”而渐行渐远或逆向而行?笔者觉得,这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深思的课题。

1.树人树其性

自“思想品德”变身为“道德与法治”之后,国家教育部至今暂未颁布新的课程标准,这就意味着,本轮课程名称的变更,并不会带来其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根本性变革。根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描述,“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道德与法治首先应是一门德育课程的基本性质定位,本课程重在塑造人性,引领学生从“未完成的人”走向“健全的人”,促使学生良好人性内生及外化。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学应摒弃过于功利化的价值偏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重塑理性的教育观,还原其旨在“树人”“成人”的原始价值和意义。换言之,要判断道德与法治教学成功与否,就看它到底是拓展了还是缩减了受教育者人性向善的可能性。与广阔的人性尺度相比,获得一时的“分数”“升学率”数字指标显得何其可怜!

2.立德爱为根

从课程沿革的轨迹来看,虽然初中德育课程的名称一再改变,但其课程性质及课程设置的根本价值是一脉相承的,可以说是初心不改、本性不移。这份“初心”要求每一位德育课程教师在坚守课程性质原有定位的基础上,对道德与法治教学这一德育工作主阵地再度思考:“我们当初为何出发?我们将走向何方?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该怎样培养人?”而我党根据新形势提出的教育之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正是对当下贯彻落实“不忘教育初心”的最好回应。它不仅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立足之本,更是未来人才爱国报国之根。那么,要以什么来“立德”?在笔者看来,要用“爱”。没有“爱”,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诚如我国著名教育家夏丏尊的精辟论述:“教育的水是什么?就是爱,教育没有了爱,就成了无水之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虚。”唯有爱,才能帮助学生从小打上“爱国”底色,植入“善”的基因,道德与法治教学才会彰显人性的温度。故而,我们应该用“爱”来做好“立德树人”这篇大文章。

3.正人先正己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是一个个鲜活且有思想的人,他们对教师不仅听其言,更观其行,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刻印在学生的心上。正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所以,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我们教师就首先要使自己成为这样的人。虽说《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面世带给我们诸多的困惑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勤于反思,强化自身的专业修炼,不断优化创新教学实践,谋划好教学的应对之术,相信新教材的出炉对我们而言,不仅是一片耕耘的园地,也是一次成长的机遇。总之,无论是“树人”还是“立德”,正人必先正己,应成为我们所有教师的共识。在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改路上,愿我们都能不忘初心,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成为“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3]!

二、沁润走心:提振“学思践悟”自信

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新事物,在起步之初难免遭遇“曲高和寡”的困境,所以,“不忘初心,涂亮立德树人底色”的“站位”,就显得愈加珍贵、愈加重要。它是我们课改道路上一路向前、找到通向“彼岸”路径与策略的“指示牌”,是我们保持本色的“镜面”和“坐标”。然而,做到不忘初心的关键就在于“走心”,拨动学生的心弦,提振“学思践悟”的自信。唯有如此,道德与法治教学才会“聚人气”“接地气”“长灵气”。

1.扭住体验环节,让学生真正在场——“聚人气”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教材知识是道德情怀和法治素养形成的重要载体,离开文本空谈道德与法治显然是不现实的。但学生作为社会人,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把自己裹上“保护膜”,阻滞教材知识进驻其心灵与之发生“化学反应”,而教育部统编教材注重的就是学生的自我体验。所以,教学要“走心”,就必须借助“体验”打破这道屏障。因为“学生几乎是伴随着自身独特的生活体验而成长的。生活因体验而丰富,思想因体验而深刻澄明,心灵因体验而善良,生命因体验的润泽而亮丽”[4]。只有扭住这一重要环节,才能让学生真正“在场”。例如,执教七年级下册“法律为我们护航”一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校保护”,笔者在课前让学生组队“探秘”校园——寻找学校为保护我们健康成长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然后根据学生在课上交流的“探秘所得”,顺势告知他们学校开展此类活动背后的开支及不易。这样的真实体验既增进了教学内容的说服力和亲近感,又增强了课堂的吸引力和真实感,为学生积极有序地参与制度化学校生活奠定了认同的基础。

2.聚集生活源头,让课堂淡然归真——“接地气”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认为,“生活的变化便是教育的变化。生活与生活一摩擦便立刻起教育的作用。摩擦者与被摩擦者都起了变化,便都受了教育” [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可见,“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就是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源头活水,生活与教育本就是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故而,道德与法治教学要“走心”,势必要聚集生活源头,用“生活逻辑”去激活“教材逻辑”。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会自我保护时,笔者组织学生现场模拟“防震应急疏散演练”:全过程用时一分半钟。主要演练两大流程,一是紧急避震,二是紧急疏散。当第一次警报响起时,班长和政治科代表迅速组织其他同学躲避,并带领同学们按照躲避姿势保护好自己。当第二次提示音响起时,其他班干部按照撤离的顺序和路线,指挥和带领全班同学快速、有序地从班级里撤退到操场,并蹲下、护住头部。这样“接地气”的生活教学,实实在在,缩短了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无疑,不论是道德教育还是法治渗透,都是基于学生现有生活下的道德感通和法治警醒。

3.激发思维活力,让生命绚丽绽放——“长灵气”

伟大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写道:“我们的教育是同我们的生命一起开始的。”叶澜教授也提及:“人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石,生命是教育学思考的原点。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从中可见,生命是教育的起点,亦是其歸宿。每一个涌动活力的生命体都有绽放的权利和资本,我们决不能让它们无声无息,被埋没、被延迟。那么,何以让生命绚丽绽放呢?就要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思维活,则课堂活;思维灵性舒展,则课堂灵性舒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笔者多次尝试设计“如果梦想不可能实现,我们还要不要有梦想”“因为赶考路上救人而错过了考试时间,是否给予补考的机会”等道德两难事例,“人为”地引起学生之间的意见分歧和失衡,从而启发他们在辩论中碰撞思维,“苦苦思考”“敢说真话”,完善其思维结构,教学效果异常地好。

三、雕琢匠心:补齐“核心素养”短板

统编《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出台,是教育界翘首以盼的大事,也是对教育转向核心素养时代发展的积极回应,必将极大地推动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及发展,促进学科核心素养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落地生根。但面对“高大上”的核心素养,不少身处一线的同行茫然无措,似乎有“被屏蔽”之感,有的甚至口口声声“听都没有听过”。为何会出现这一窘境?如何补齐这一短板?这都值得我们深思。

1.精铸细节,走向深度教学与品质教学

要破解当前道德与法治教学浅层化、表面化的困局,需要我们教师主动探索教育品质和情智深度相融合的“深度教学”和“品质教学”。富有深度和品质的教学如岁月沉淀的精华,即便经历多少风吹雨打,依然掩盖不住“核心素养”生长的光芒。这些“精华”往往蕴含在每一个精彩的课堂细节之中,折射着执教者的教学观和学生观。在笔者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之日,就有意地佩戴起了党徽,正巧与授课“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是同一天。一进教室,学生就留意到了这个“刻意”的细节,并发问此举何意?笔者告之佩戴党徽是全体党员应遵守的规则,对于“为什么未见其他人佩戴”,笔者就引导他们“维护规则需要他律,但更需要自律”,还问道“你们也想佩戴起这枚鲜艳的党徽吗?”学生们响亮有力的肯定回答,让笔者深刻地感悟到:精铸教学细节,并将之转化为教学实践的一种行为自觉,是应对“核心素养时代”到来的有效途径。随后,笔者再度追问:“要像老师一样光荣地佩戴党徽,我们现在还要做些什么?”在层层深入的教学互动中,匠心精铸细节就像“剥春笋”,每“剥”一层,就有一段“鲜活”和“清新”呈现出来。

2.精设情境,平衡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

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学科逻辑的提升需要生活逻辑的支撑;另一方面,生活逻辑的提升又离不开学科逻辑的滋养,二者统一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从教学对学生发展的意义来看,理论知识终将被遗忘与更新,唯有在学习过程中所生长的核心素养,才是伴随学生终身的财富。为此,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们应考虑如何创设生活情境来内化教材知识,在“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之间找到平衡,让学生在平衡中,经历一个“从生活到知识再到生活”的螺旋式的上升过程,从而掌握如何运用学科知识为今后的幸福生活开路。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网上交友新时空”一课中,结合教材知识,笔者以“一位中学生的微信朋友圈”为主情境,呈现了多个不同类别微信好友的聊天范本及案例,引导学生了解网络交友的复杂性,提示他们在网上和陌生人交往要慎重对待,提高防范意识,并且学会向老师和家长求助。这样既让学生走出了教材,走进了生活,又将教材逻辑与生活逻辑紧密相连。

3.精准发力,引领责任担当与文化担当

行走教学一线多年,发现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普遍存在以下“畸状”:在高分面前,学生都希望能够“与之有染”,但在责任面前,却大多巴不得自己“与之无关”。如果不对此加以重视,“小病”就会延误成“大病”。所以,对于核心素养最重要一环——“责任担当”,我们应该坚持“靶向意识”,瞄准其精准发力。而引领责任担当首先要引领文化担当。新的统编教材选用的经典案例、历史典故、诗词书画、名言美文等,都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元素高度契合教材内容,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更是对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其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的绝佳着力点。借着新教材的改革与举国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春风,笔者大胆尝试将“吟诵经典”“践行经典”“弘扬经典”等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成为笔者学校“艺文相融”苏州市课程基地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精准发力,引领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责任担当与文化担当,诉尽了匠心的真谛。

道德与法治教学如何改革才能达到“活心”?通过以上的探寻,我们似乎有了“灯火阑珊处”的体悟——“不忘初心”“沁润走心”“雕琢匠心”。从“思想品德”过渡至“道德与法治”实现此“三心”,定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更是一个充满希望、大有作为的过程。虽知行难,但还要行,谨以此文寻找一群“尺码相同”的人,在道德与法治的教改路上,并肩向前!

参考文献:

[1]中评社报道组.十九大代表答教学改革三个阶段讲三“心”[DB/OL]. (2017-10-22)[2018-11-4].http://www.crntt.com/doc/1048/5/2/9/104852909.html?coluid=93&kindid=17211&docid=104852909.

[2]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 (2013-12-16)[2018-11-4].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26/c_118723453_2.htm.

[3]王定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开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新征程[J].人民教育,2017(24):20-22.

[4]陈光全.从体验学习反思十年初中德育课程改革[J].中小学德育,2011(3):38-41.

[5]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主编.陶行知全集(第3卷)[M].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288.

猜你喜欢

走心匠心初心
不灭的初心(节选)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古籍修复师的巧手与匠心
老艺人的匠心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
匠心制造来自走心的细节专注
做一名“走心”班主任
李安:拍片靠科技更靠“走心”
从“听”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