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8-05-14甘曼
甘曼
在课堂教学中,出现学习氛围不浓厚的现象,使老师感到很头疼,特别是调皮的孩子,课堂上不认真听课,精力不集中,思想在课堂以外。因为孩子觉得世界是神奇的。如果老师在课堂教学上做好自己的工作,才能让学生的心思在课堂上,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做出正确简明、通俗易懂的解答,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教师应做好以下环节的工作。
探究方式分合作探究和自学探究两大形式,而探究方式分为生生合作探究、小组探究、大班集体探究三种方式,生生探究指的是同桌之间发挥知识的优势,就相关问题相互启发,互相研讨,然后相互交流下探究的结果,达到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内心的求知欲望。小组合作探究是利用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各抒己见的特点,获得清楚的概念、准确的结论能够使同学之间团结互助,合作配合的精神更加紧密,更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三是大班集体探究,老师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的问题,让学生各自发表见解,集中解决难点,教师在采用此种方式要注意控制好课堂纪律,掌握好力度,否则很容易造成该课堂的教学失败,而学生自学探究是学中有探、探中有学,指的是边学边探中自行解决问题,对一些不理解和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拿到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去解决问题。在掌握上述几种学习方法还远远不够的,还得锻炼学生的探究意志。
学生的探究意志不是天生所具有的,而是在后天的学习和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为培养他们的探究意志,教师在适当的环境中,鼓励学生勇于敢同任务中的困难作斗争坚持完成自己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一些难度大的任务之中,看到自己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同时我们教师必须在丰富学生知识经验发展学生思维水平上下功夫,以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情感及提高他们的社会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探究意志,我们可以利用学校教学环节中的出现一些生活现象,让那些学生感到好奇,却有无法理解的事例,教师应让学生参加的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去体验生活、掌握知识、锻炼意志,同时培养求知的兴趣。怎样培养学的是探究精神呢?首先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掌握不同的教育模式,即结构式的探究、指导式的探究,自由型的探究几学习环节的紧密相扣的方式,特别是结构式的探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的调查研究的问题,解决问题时所用的方法和材料,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进行概括,发现某种联系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去寻找稳定答案,同时又能提高学生的知识学习兴趣,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指导式和自由式的探究都以学生为环节,教师只是从中起到辅助性的作用,不管何种方式,教师都应以热情的态度去面对学生的探究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知识的增长,教师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创造探究的环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发展把我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分段在课堂探究的过程中,还因为教师的指导不当,或准备不足,会产生一些课堂上的问题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定的偏差等现象,因此我们教师对待这部分采用宽容、欣赏、指导的态度来解说,把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行及时有效的激励教育,但一度的宽容也是不行的,怎样才能做到表扬和批评相结合的激励教育方式呢?
表扬学生有助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使学生与教师情感之间增强,学生会再各个方面加倍努力,特别是学习上,以引起教师的注意和重视,以提高班级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我们教师对于那些处于环境不利的学生,要注意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对他们每一个成功的地方,教师要及时的表扬他们,激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对于他们的缺点进行批评教育也是不可缺少的,教师此时应冷静下去,思考是否与自己的教学方法有关,如果与自己的教育方法有关,就应提高自身的业务技能的学习,如果是学生本人的问题,那么教师须进行无言的批评,如眼神的暗示,动作的暗示,讲话的声音變化来提示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这种无声的批评教育,既达到课堂教学的继续进行下去,顺利的完成当堂教学,又对这部分的人格的尊重,他们会在内心深处感觉老师,没有让他们在同学面前失去“面子”等思想,不会让其他学生因为自己的问题而让同伴们疏远自己。当然这些方式还是远远不够的,在课堂教学之中巧妙地采用幽默的批评教育是更为有效的,可以给学生讲述身边的真实的事例来加强其教育,触及他们的灵魂,明白学习的重要性。
当然,批评教育之后,我们还有后续工作的继续不能间断,否者我们前面的工作就会前功尽弃,因为这部分学生的问题不是一天就形成的,而是与其家庭环境及其家庭教育有关,很难意识的激励教育就能改变过来的,因此,我们在进行批评教育之后,应适当的去安抚一下学生,与学生谈心,从谈话中去关心学生,使学生能把老师当朋友,愉快的接受老师的批评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