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一名有情怀的数学教师

2018-05-14袁静珍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情怀数学教师

袁静珍

作为一名从业十余载的一线教育工作者,面对当今多元化的社会,如何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且有成效的教育,这是我一直在思索的问题。

教师是孩子们学习路上的引路人,“传道、授业、解惑”,这是我们的教学任务。然而,教师的工作就仅限于此吗?我并不这么认为。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人格影响人格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机器,而是活生生的生命。因此,在我看来,教师不仅仅要“会教书”,“还应当有情怀”。那么,什么样的教师才是“有情怀的教师”呢?接下来我仅从个人数学教学生涯,加以总结和反思,提出几点自己的拙见,望能对其他教师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一、理解尊重是前提

人是天地间最美好的造物之一,与这最美好的造物共同成长并引导其成长,本身就是人生的一大幸福。人之差异千姿百态、独具其美。因此,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作为个体的存在,理解学生,善于发现并学会欣赏学生身上的美,不要将目光仅停留在学生的学业成绩上。罗杰斯指出,在教育中最有决定性的影响因素是 “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质量,即人与人之间独特的心灵气氛的性质” 。因此,要成为一名有情怀的教师,就应当关注与学生之间的教学关系,真正做到尊重和理解学生。

要尊重和理解学生,教师则应该善于在教学和相处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人性美表现在人的方方面面,只要我们善于去发掘,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找到美的存在。当教师对学生有了欣赏的目光,就会产生恰当的期望。心理学的期望理论告诉我们:教师对学生抱有适当的期望,就可能在学生身上产生“皮格马利翁”效应,从而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动力和意识。而在此过程中,不仅学生获得了发展,教师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自足性幸福。

尊重和理解学生,也需要教师转变管理方式。我们不仅是学生学习的指引者,更是参与者、引导者。而要能够理解和引导学生,教师首先要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多关心学生,多和学生聊天,了解学生真正的需要。心理学研究显示,当个体越能敏感地感受到被理解,就

越可能发生建设性的学习和改变。当学生感觉被尊重、被理解时,才会更加积极地接受引导、自主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前很多学生一听到或是见到老师,能躲就尽量躲,因为害怕做错事情被老师责罚,这样只会让教学关系陷入一种恶性循环。现在我经常会在课下,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或是邀请学生到我办公室一起交流,与学生培养亦师亦友的关系。只有真正了解学生,站在学生角度思考,才能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做到因材施教。而在课程中,教师也需体现学生的中心地位。新课标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因此,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思路,带动学生参与到课程中来,多指导学生开展任务型学习、探究性学习,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提高自身学习能力。

二、与时俱进是要求

这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互联网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成为人与人互动交流的重要方式,正在日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在互联网背景下,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程度高的青少年最容易受到影响。教学对象的变化,要求教师不仅要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同时要不断提升自己,更新自己的思想,做一名与时俱进的新时代教师。这是时代赋予我们新时代教师的重要命题。

互联网的发展,给了我们教师更多的教学资源,学习不再只是学生的任务,也应该是教师一生的追求。曾经的课堂,是一板板的黑板,是一盒盒的粉笔;而现在的课堂,是一帧帧的PPT,一页页的投影仪。因此,教师需要利用丰富的互聯网资源和技术,创造更加生动的课堂,实现真正的“寓教于乐”。

三、数学情感是关键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下,数学往往以公式和抽象的定理呈现给学生, 愈加功利化的数学给人以枯燥乏味之感,失去了应有的活力。学生在数学面前往往是被动的,甚至于数学对学生来说就是“公式+解题”,而忽略了数学这门学科本身的意义。因此,作为一名有情怀的数学老师,我们应该将这种情怀传递给学生,在课程中带领学生领略数学的美,感受数学的实际价值。

例如,我们都知道,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数轴的进一步拓展,体现了属性结合的思想,是沟通代数和几何的桥梁。它由法国数学家笛卡尔引入,并由此开启了解析几何的思想。因此,在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我会由笛卡尔通过蜘蛛网发现坐标系的故事引入,让学生体验数学概念产生的奇特之旅。然后列举几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在电影院找位置等,让学生明白平面直角坐标系最常见的作用就是确定位置。接着让学生头脑风暴,分小组找出生活中运用到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例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发现,体现用数学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不仅仅是“纸上谈兵”。整个教学不仅体现了数学文化的渗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而且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学以致用”。

传递数学情感,要求教师应当多做教学研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也应当善于应用数学知识和发现生活现象,利用生活现象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奥妙,爱上数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真正优秀的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也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是学生一生受益的事情。

教师工作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历程。每一天、每个月、每一年我们都在工作、都在付出。但同时我们也在不断收获。收获了学生的真诚、收获了同行的期待、收获了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也收获了我们自身的价值。愿我们都能怀揣仁爱之心,尊重和理解学生;开阔眼界和思维,追求与时俱进;心怀教育理想,教出学科境界。当我们能够成为有情怀的教师,便能实现教师生命与职业生命的和谐统一,收获自己幸福的教育人生。

猜你喜欢

情怀数学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没有情怀的司机不是好交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少女情怀总是诗
错在哪里
黑白情怀
初恋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