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爱心,塑造心灵
2018-05-14谢兆鹏
谢兆鹏
爱是美德的种子,爱是理解的别名。只有懂得爱才会欣赏爱,理解爱。这是儿童接受道德教育的心理基础。教师,这社会上崇高的职业,在教育的殿堂里,用生命燃起了爱之火,跳动着爱、传递着爱、诉说着爱,照亮了一代代莘莘学子的心灵,也照亮了人们一双双崇敬倾慕的眼睛。如今的我深深地体会到: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现在班里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由于独生子女的家庭中没有兄弟姐妹,每个家长都把全部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孩子身上,吃、穿、用都尽最大能力满足孩子。这就容易使独生子女养成不会关心他人,不愿主动帮助别人,一切独占的自私心理和不良习惯。因此,播种学生的爱心塑造美好的心灵就显得特别重要。
一、播种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在孩子的眼里,万物皆有灵。靓丽的花朵和茂盛的绿草、可爱的小动物都是大自然的馈赠。通过组织学生春游、秋游,参观学校的花园等活动,播种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如小涛同学原本十分贪玩,对学习不感兴趣、马虎应付。自从开展这个活动以来,把班级花圃交由他来负责照顾。小涛天天都关注着花圃里那绿色植物的变化,留心浇水细心照顾,从而对花圃维护产生了强烈的情感,把花圃维护得枝繁叶茂。而后情感也从关注植物转变到关注学习,期末成绩比以前进步了许多。在活动中通过让学生去收集有关动物、植物的图片及资料、照顾好班级花圃,从而丰富了课外知识,学会了保护小动物,发现了大自然的美妙,培养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这不仅是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播种,也是爱心的生根。
二、播种一颗感恩的心
孝敬父母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而在这文明的社会里,新一代的少年儿童似乎把这些全都淡忘,全都忽视了。劳累一天的父母回到家,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些甚至把父母当作仆人、奴隶来使唤。父母亲为了他们时刻操劳,成为过他们的启蒙老师,成为过他们的避风巷,也成为过他们遮风避雨的大翅膀。
因此孩子对父母也要会表達爱、给予爱。除了平时在校提醒孩子要谨尊父母教诲,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外。还要通过电话、校讯通与家长交流“家庭教育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等话题。同时关注与父母相关的特殊节日。例如以“感恩节”为契机,要求孩子对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以此培养孩子关爱父母、感恩父母。陈靖娴同学给母亲端来一盆水,为母亲洗脚;林思雅同学帮家长洗衣服;张浩明同学给爸爸按摩等。类似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看到原本懵懵懂懂的孩子有如此孝举,懂得感恩,家长分外感动,纷纷写下自己的感受,拉近了和孩子间的距离。
除了教感恩父母,还要教育孩子感恩老师。让学生学会尊敬老师,除了基本的礼仪之道外,我们在班级管理上,还要适当给学生安排力所能及的任务,特别是多给性格显内向不主动或服务意识不强的学生分配任务机会。引导他们学会感恩,树立不辜负师长期望而勤奋好学的精神。
三、播种助人为乐、乐于奉献的情怀
人和人有了互相沟通,互相交流,互相帮助,就能构成一个和谐社会。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爱心。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和我们一样的人,生活在一样的蓝天下,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走进课堂,无法拥有幸福美丽的童年,他们无法享受阳光的温暖。
在四年级时,我在班里设立了一本《爱心接力本》,鼓励学生积极帮助周围的人,然后把事迹记入《爱心接力本》。做好事最多的人可以评为“爱心天使”,从而让孩子从帮助中体验成就感。到了五年级,我就让学生制作《爱心存折》,把帮助他人的事存进存折里。慢慢地,班级逐渐形成了良好的互助班风。同时,班级学生也积极参与各种爱心捐赠活动以及公益慰问活动。在今年的“学习雷锋月”,还组织学生到敬老院给那些孤苦的老人打扫卫生、讲故事、聊天,培养学生尊重老人的优良品质。
通过这些活动,增进了学生关心他人、助人为乐、乐于奉献的情怀,更懂得珍惜当下的幸福。
四、播种善心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
引导学生从小拥有善心、树立善念、实践善行来实现人格的优化与完善,从而积善成德,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做到“一个学校教育一批学生,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社会效应,达到全社会参与,全方位育人的目的,形成“人人崇善、人人向善、人人行善”的社会道德新风尚,推动全民道德水平的崇尚。
利用征文、讲故事、演讲比赛等“日行一善”主题班会,引导学生从小树立善念、拥有善心、实践善行来实现人格的优化与完善,培养和教育学生向善、从善、行善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自然、善待社会。从而使学生懂得善在校园、善在家庭、善在社会,知善的人会心胸开阔,会拥有健康,会长寿多福,会带给父母、子女、亲人福分。行善就是与人方便、与自然礼待、与社会和谐。行善也可以是改掉自身存在的缺点,修正错误,即一善改千恶。一句话,凡是一切真、善、美的意识和行为都属于“行善”通过实施“日行一善” 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习善、行善的快乐,逐步实现由“日行一善” 到“时时行善”,最终实现“善行一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爱,是一种永恒的旋律。 冰心老人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得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挥,不觉得悲凉!“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塘之不能没有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要我们献出一片爱心,铁石也会变成金。愿爱心是我们心中的一颗种子,它能茁壮出爱的绿荫,不仅美丽自己,更荫泽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