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
2018-05-14魏长林
魏长林
在当今教育格局下,随着科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探究教学越来越广泛地深受广大教师的重视,国家教育部最近公布的科学课程标准,将探究教学置于核心地位,我结合自己多年的学习和教学,浅谈对语文科学探究教学的理解:我觉得"学成于思,思源于疑"。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造学生的学习情景和学习途径,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对科学研究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具体运用。它主要是一种学习方法而不是研究的方式,它重过程非重结果的目标定值,它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老师和同学们帮助,利用必要学习资料去获得知识。而不是教师传授得到的,教师要重视帮助学生进行研究学习。并创造自己的教学模式,带领学生共同研究学习,从而在实践中掌握科学知识。
一、从教学内容中探讨语文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与广大同行一样,我一直在努力探索者一个重要课题,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吸取,要想解决这一问题,恐怕要对我们的学生就語文本身有一个认真的审视。
那么他们自然会把客体当作是可以用心灵去交融的对象,会萌生出爱、兴趣和愉悦,此时学习知识已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吸取,是一种收获,是一种享受。而有效课堂教学正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根据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在完成语文教学目标的同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的智力活动,让学生的思维活动始终处于最佳激活与运行状态之中,从而高效地进行语文学习。
基于以上认识,这些年来我一直尝试用有效课堂教学来指导最佳的教学工作,效果颇佳。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我们通过语文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发掘语文教学内容中这些因素,在自觉的审美过程中,由“好之”到“知之”,借助美感这一中介,把学习对象和学习者紧密联系起来,更好地学好和用好有关的语文知识。
有效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新世纪富有创新精神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而语文是一门具有知识性、思想性和审美性兼有的重要文化基础学科,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要贯穿思想教育外,还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渗透有效课堂教学。
这些独特的思维过程,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和求异性。探究过程中,类似科学家的发现过程,使他们对科学发现有了亲身体验,提高了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和能力。
二、在教学形式上要创新
多年来,语文教学受考试这根“指挥棒”的牵引,语文课堂上出现了 “灌输式”“说教式”甚至是“一根粉笔打天下”等,这些累了教师,也烦了学生的传统教学模式,可以说是毫无创新可言。这些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教师教学的个性化、风格化和多元化,同时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主动性。“教育,如果没有创新,没有艺术,那么是不可思议的”。
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应该创设多样化和巧妙化的教学形式。用心创设美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美,从而主动去创造美。活跃语文课堂氛围,扩大其知识面,因为“人有一种冲动,要在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中实现自己”。
语文教师在传授语文进化知识,可以由浅入深,既清晰又容易记忆,语文教学的创新,学生会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我们知道语文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形式是多样化的,有了这样灵活且精彩的活动做点缀,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
三、语文实践的重要性
学生经过实践探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进行思维加工,从而总结出初步结论,然后对初步结论进行质疑,检查和思考探究方案的严密性,证据收集的周密性以及所获结论的科学性,再利用已有知识和实践探究释疑,最后得出可靠结论,并用文字方式表达出来。这使得学生感觉到自己也能象科学家"搞科研"一样"发现"科学规律,从而获得巨大的成就感,激发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所提问题应有一定的探索性,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多角度、多途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开拓思路,培养思维的发散性和灵活性。在实践过程中,教师有足够的时间与每位学生交流。而且教师走下讲台,这种经常性的活动强化了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关系,稳定的互动关系将进一步迁移到其他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同样产生良好的互动效果。
四、在语文教学管理中师生融洽
早在古罗马时期,普罗塔克就曾说过:“儿童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要点燃这一颗颗生命的火种,必须真正把学生当人看,在教学管理中处处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使每一个孩子在学校生活中身心健康地成长,高效率地学习,主动地发展自我。要实现这个目标,教师与学生之间需要建立良好和谐的合作关系,多鼓励学生。
俗话说的好“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很注意与学生的沟通和双向交流,关心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分析和疏导成长中遇到的烦恼,注意使用公正、恰当和富有鼓励性的评价,同时也尊重学生的隐私,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和期望,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自信,从而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热情投入到学习中。这种在教学管理上渗透善和美的做法,也让我赢得了很多学生的喜爱与尊重,使自己这些年来的教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发其智力,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正如培根所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采,足以长才”,在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上有所创新,语文教学将会展示出一幅勃勃生机,从根本上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从而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