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内驱力,转化后进生
2018-05-14陈丽娇
陈丽娇
去年,我接了一个五年级的班,语、数、英三科成绩在年级排名最后一位,接近三分之一的家庭是不完整的,即单亲家庭。在一个年头的班主任工作中,特别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我尝到了工作的艰辛,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现将心中的一点收获写出来,与大家交流。
一、淡化后进生意识
“后进生”这个概念,是60年代前后出现的概念。后进生,后来进步的意思。不把学生看死,他们会发生变化;学生才心理上也容易接受这个概念。事实上,并不如教育者的“初衷”那样,当“后进生”这个概念被频繁使用,固定强化之后,它同样成了一个足以引起不良心理反应的词语了,无论对于教育者,还是对于被教育者都是如此。
当了十几年的班主任,对待班里的后进生,无论年级高低,我从来不想、也不会用“差”的标准随便去定位我的学生。我给这一行为取个名字,叫“淡化后进生意识”。试问,假如一开始我们就把某些学生划进差的行列,我们还会对他们有所期待,去为他们付出更多吗?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淡化后进生意识,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才会充满热情和信心。
二、期待胜于要求
这个班有个女同学,老班主任告诉我——这孩子是典型的双差生,无心向学,不服老师的教育,曾经在教科书上画图像,臭骂老师。学期初,在我的语文课上,她大部分时间趴在桌子上,随心所欲,完全一副懒洋洋的样子,做作业由着自己的性子。单元成绩出来了,就十几分。说实在的,我真有点火了。但觉得批評没用,可能还会激发她的敌对情绪,以后就更难转化她了。林格伦说得好:“儿童需要管教和指导,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们无时不刻和处处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导之下,是不大可能学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
我找机会跟她谈话,了解到她有点小聪明,如果用心读书,成绩大幅度提高(考及格)是完全可能的。之后,我放下架子,跟她说心里话,大致是:我怎样为她着急,像她这样聪明的孩子,不用心学功课很浪费;如果她愿意的话,我愿意如何帮助她等等。从她的表情变化,我知道话说到她心里去了。“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鼓舞和唤醒。”说真的,她有短暂的感动,因为她一直被定位在后进生的行列,连她自己都觉得无可救药了。
之后,我并不刻意去针对她上课的坐姿,小组长汇报作业,对于她时做时缺的情况,我也索性由着她。陶行知说过“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就这样,她觉得有点怪,对我也不采取敌对的态度了。上课的时候,我发现她有时会注意到我,碰到她的眼光,我朝她微微一笑。这一笑,来电了,她觉得我对她有点友好。我知道,冰冻的小河,迎来了春天的暖阳,将会恢复往日的生机和活力了。
后来,对于如何去提高这孩子的学习成绩,我主要采用激励的办法。她喜欢读书,我就以奖励课外读物激励她。最后的学年测试,她居然得了70分。她自己也高兴着,说:“老师,除了今年,只有一年级的时候我才及格过。”因为,她本来就不是一个笨孩子,所以就值得我们期待。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的:“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
三、宠宠后进生也无妨
马卡连柯说,得不到别人的尊重的人,往往有最强烈的自尊心。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也认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这个班有个男孩子,叫小楠,高智商,但把心思用在使坏上,是个不折不扣的的“小坏蛋”。原来,他是单亲家庭,跟母亲一起过,虽说有个继父,但毕竟还是缺失了真正的父爱。他看过的书多,结果把一些不健康的内容也装进脑子里。年级班风检查,每个班都要派检查的值日生,我们班的分数总是被扣了许多。他说:“老师,您选拔的值日生太诚实了,不是隔壁班某某的对手。”我试探他:“那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就派某某人去,我负责培养他。”这孩子居然这样有心计和手段。惊讶之余,让我倍感欣慰的是:这孩子有一颗爱集体的心哪!后来,我还发现,由于做事有主见,讲义气,班里那些吊儿郎当的哥们居然跟他很要好,他的人缘挺好的。
我萌生了选他当班长的想法,因为女班长是压不住班里的男生的。刚好他阶段测试成绩不错,我找个时间给他动员鼓劲,让他认真准备了演讲稿,参加班干部竞选。竞选当天,站上讲台,那气势,那语调,不亚于美国的总统竞选,真是豪情满怀!更让我意外的是,同学们和我一样,都被感动了。我顺水推舟,推荐他为班长!
知遇之恩,如何报?这孩子果真用心做事了。班长嘛,总要给大家一个交待,他可不愿意当个窝囊的班长。后来,虽说他偶尔还做点坏事,像上网吧,放学后在外溜达,不按时回家,违反学校规定,偷打篮球忘了时间呀……我理解他,毕竟是孩子,只要迷途知返,不要走远,就先由着他,慢慢来吧。
“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事实证明,我宠他,但我没有宠坏他。我得到了他的信任,他愿意听我的话了,转化他就不难了。
每个后进生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只要我们淡化后进生的意识,耐心去了解他们,帮助他们,变要求为期待,多宠宠他们,也许,转化他们的可能性更大。转化一个差生,比培养一个优生,更有成就感,更让人觉得欣喜,更有意义。真正的优秀班主任,必定是善于转化后进生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