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用数学的习惯

2018-05-14张裕冬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情境思维

张裕冬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产生的一种积极的认知倾向。数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过程中思维活动与外界事物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特殊中介物,在当今社会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广泛而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数学教育就应该让学生懂得数学是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又能应用于现实的一门科学。新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

一、什么是数学问题生活化

第一,《中学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应用题选材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第二,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用数学的习惯,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驗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让学生明确学习数学的目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增进学生的数学素养,最终目的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三,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用数学的习惯包括两个层次,即生活问题数学化和数学问题生活化。

(1)主要涉及在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中包含的生活因子,联系学生感受到的生产生活中的实际组织教学。重点让学生明确数学产生是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

(2)主要涉及在应用中,联系生产生活实际把数学知识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作用,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无穷魅力。

二、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用数学的习惯

第一,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以后,研读教材。对教材提供的学习内容进行分析,把握教学内容内在的层次结构、知识构建的梯度,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情感内需、知识建构内需、能力发展内需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去感知生活中的数学及运用数学的兴趣。

第二,大胆裁剪教学内容,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能够引发学生积极内需的内容引进课堂,充实教学内容。

第三,根据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调整教学内容的次序,使内容呈现让学生易于接受。

第四,根据知识建模、情感体验、经历过程与探索的需要,可以把原本二教时的教学内容合二为一;也可以把原本一教时的内容分解为二教时。

三、基本模式

(一)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要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知识背景,形象直观而又蕴含着数学问题。情境中隐含的“数学问题”应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提出,在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学生思路开阔了,思维的火花闪现了,从而能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学生自已发现的问题更贴近他们的思维实际,更能引发探究知识的积极性。这样问题呈现方式的改变,从根本上转变了问题只从教材中来,从教师口中来的单一性局面。问题呈现方式的主动性,实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

(二)自主探索

教师要在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中鼓励学生根据自已的生活体验、知识积累,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面对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每人调动多种感官,全方位参与。在各自内需的驱动下于活动中体验并建构,在建构中发展创新。

(三)合作讨论

合作讨论是指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途径,在合作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团结合作精神的一种学习方式。以4—6人一组为活动单位,有明确的活动目标、明确的任务分工。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动脑、动手、动口,为全员参与创设了舞台,改变了以往只有几个学有余力生唱主角的冷清局面。教师参与讨论,也可作引导,把握好讨论的进程,起到服务协调作用。

(四)组织评价

评价的主要任务在于对学生的激励和鼓舞。这旨在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提高主动发展的能力。引导学生对实践活动的过程进行反思,重点提炼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每个小组必须发表自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收获,阐明自己的观点,陈述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体验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知道遇到问题要试着运用数学方法去解决是明智的,进而更加体验到生活是数学存在、发展的根源,数学在自己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学习数学是自身的真实需要。

(五)实际运用

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鼓励学生把生活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带进课堂,尝试着用数学方法去解决。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能自觉地把数学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为解决自己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服务。所以,生活化课堂教学中的课堂,只是探究过程中的交流站,学生将从这里带着更多的问题走进生活。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持之以恒,强化训练的结果,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整个过程充满着对意志的磨炼。勤奋、自信、独立、创新、严谨、谦虚等是良好的学习性格最主要的特征。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生活即教育”的理论为数学教学的改革开辟了广袤的原野。“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 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用数学的习惯,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发展了求异思维,培养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和勇于探究、大胆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让学生亲自体会参与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情境思维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