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化教学

2018-05-14王建火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现实生活政治课生活化

王建火

生活处处有经济、有政治、有文化、有哲学。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四大必修模块《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散发着生活的气息,体现了生活与理论的有机结合。然而与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比起来,理论难免显得暗淡。与真实生活比起来,时代瞬息万变,教材难免有点滞后。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把“生活”作为高中政治课的主旋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我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现代教学手段三方面谈如何构建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课堂,以供参考。

一、教学内容要有生活气息

如何让学生想上政治课、爱上政治课,提高政治课学习的效率呢?我认为,关键要把抽象的理论寓于鲜活的生活之中,把生活这“源头活水”注入政治课堂,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乏味为生动有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政治课的教学效率。

1.搜集社会生活中的资源

陶行知先生指出:“社会即学校”。人是社会中的人,高中生也不例外。他们生活在当今这个社会,他们有着自己的见解。有不少学生课后谈到特朗普、普京,可谓津津乐道。但上起政治课来,却无精打采,提不起劲。面对这一实际情况,在几年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坚持课前5分钟的时事演讲,给课堂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与学生都有了很大的收获。教师有了一个直接与学生讨论某一话题、某一事件的平台,与学生进行更多思想上的交流,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因此,作为教师应把社会生活中的时政热点及时引入政治课堂,为政治课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2.利用家庭生活中的资源

家庭是孩子學习的第一场所,家庭生活中也有很多可值得我们去挖掘的资源。但不少学生对政治课总有一种错觉,以为政治课讲的都是些国家大事,与老百姓的生活相去甚远。要改变学生的这种误解,作为政治教师有必要充分挖掘家庭生活中的资源引入政治课堂,从而构建一个有“家庭味”的课堂。正所谓“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们应引导学生结合家庭中的一些事例来感悟教材知识,增强学生对政治课的兴趣,也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热爱生活的情感;另外,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师生对家庭生活的讨论、交流产生的共鸣能有效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有助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关注学生生活、校园生活中的资源

新课程改革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我们在进行政治课教学时应了解学生的生活,扎根于学生的生活,就近取材,关注学生生活、校园生活,使政治课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生活中学生关心什么,喜欢什么,我们就用学生关心、喜爱的素材做课堂教学的佐料,从而设计出生动的教学案例,既可让学生倍感生动有趣,易于接受,又可以使学生在感悟生活中学习。

二、教学形式要有生活气息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应为内容服务。因此要构建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课堂,除了教学内容要有生活气息外,教学形式也要有生活气息。这就要求我们应该通过多种生活化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

1.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课堂不能替代现实生活,但课堂却可以通过各种办法生动地再现现实生活,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体验生活,可谓“小课堂,大社会”。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很多我们可用的情境,我们在课堂中模拟现实世界中的一些生活场景,可以增添学生的新鲜感,激发求知欲,教师适时结合教材内容,加以引导并进行总结归纳。这样的政治课堂学生不再感觉抽象空洞,相反的会感觉真实、具体,乐于探究,从而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效率得以提高。

2.设疑诱思,发现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中通过假设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能极大引起学生兴趣,使他们处于一种积极的思考状态,自主探究,与老师积极互动,从而迸发智慧的火花,实现教学相长;另外,学生在了解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后会产生“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感叹,从而产生学习的紧迫感,在这些问题得以解决后又得到一种成就感、满足感。有了这些心理体验,学生很快会爱上政治课,从而大大提高我们高中政治课堂的教学实效。

3.设计生活化教学活动

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不再是静听、静思的学习,而是让学生从书本与教室走向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在生活中、活动中进行体验式的学习。教师可设计生活化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实现“生活到知识,知识到生活”的波浪式前进过程。

(1)开展研究性学习,组织社会实践

(2)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

(3)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

三、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感受生活气息

时代在发展,作为政治教师也应与时俱进,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来组织教学,展现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学生如临其境,获得丰富的感官体验,感受浓厚的生活气息,更加直观、具体,对知识的理解也会更深刻。比起单纯的粉笔、黑板,现代教学手段在吸引学生方面显然有更明显的优势。

1.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等为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服务

如今,电脑、互联网的使用己渐成普及,网络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电视等,一来让学生感受现实生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二来让学生学会正视、善用网络,对网络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扬其长避其短。长此以往,学生在进行原本只是作为娱乐的上网、看电视等活动时便能自然而然地学会用教材相关知识去解读网络、电视中的生活现象。

2.充分运用PPT、Flash、Authorware等现代教学手段为高中政治生活化课堂服务

比起单纯的“粉笔+黑板”,PPT、Flash、Authorware兼有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来展示生活素材、创设生活情境,功能强大,可谓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大幅度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为构建生活化课堂提供了良好的辅助手段。

总之,高中思想政治课应以生活为中心,从多方面构建生活化课堂,这是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效率的润滑剂、催化剂。我将沿着构建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课堂的道路不断探索!

猜你喜欢

现实生活政治课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社会主义新时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美育优化探析
高中政治课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教学策略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答案
谈谈“诱思导学”教学模式在农村中学政治课的运用
假期归来
浅析现实生活中的椭圆应用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