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习惯养成教育之浅见

2018-05-14刘祥云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卫生习惯垃圾桶劳动

刘祥云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到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礼貌习惯、卫生习惯、社交习惯和劳动习惯。入园对幼儿来说是走上社会的第一步,更是习惯培养的关键期。而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小抓起,从点滴做起。孩子只有在生活中成长,在生活中学习,才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将来才能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栋梁之才。

一、懂礼貌,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中华民族自古被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有着完整的礼仪规范,其彬彬有礼著称于世。老师要正确的引导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如您好、谢谢、再见等,見到老师、长辈和客人时能够主动问好,教育幼儿穿衣整洁、小朋友之间相互尊重等等,良好的礼仪习惯一旦养成将陪伴孩子一生。如晨间接待,幼儿在来园时大多都会向老师问好,可我们发现很多幼儿常常是在家长的提醒或老师的鼓励下才张口,并不是主动行为。老师可利用晨间接待的时间,让先入园幼儿和老师一起接待后来园的小朋友和家长,老师主动和幼儿打招呼问好,通过这样几次的带动和潜移默化,幼儿就养成了主动与老师、家长和小伙伴打招呼的好习惯。午餐时,老师给幼儿发放饭菜,教幼儿说“谢谢老师,您辛苦了”,老师回应说“不客气”,幼儿离园时,老师要求幼儿主动和老师、同伴说再见,主动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问好。久而久之,幼儿的礼仪习惯养成了。

二、爱交往,养成良好的社交习惯

幼儿从不同的家庭来到幼儿园,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在与老师、同伴的交往中逐渐熟悉新环境,学习与陌生人进行交往,需要在生活中去养成良好的社交习惯。如每天幼儿午餐后,教师会带着幼儿在园内散散步,一方面帮助幼儿消化,另一方面幼儿也熟悉了环境,认识了园内的其他老师和小朋友。当看见其他班的老师时,教师应鼓励幼儿主动打招呼、问好,其他老师也会很亲热地和幼儿问好、说说话。当看见其他班的幼儿在游戏时,教师会鼓励本班的幼儿有礼貌地和小伙伴商量,一起玩玩具、做游戏,这样既可以促进幼儿良好礼仪习惯的形成,也可以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三、讲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盥洗活动贯穿始终,教师要在幼儿盥洗的活动中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小班幼儿年龄小容易尿裤子,老师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及时安抚幼儿情绪,告诉幼儿有小便时应及时告知老师,老师每隔一段时间要提醒幼儿上厕所,让幼儿养成饭前、睡前、起床后及时如厕的习惯,此外,宣传图片贴在盥洗处,时刻提醒幼儿用正确的盥洗方法并对幼儿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在幼儿进餐、吃点心时,告诉幼儿把食物的包装袋、瓜果的皮、核或骨头等放在垃圾桶里。教室里卫生纸要放在固定的地方,当幼儿有鼻涕时或小嘴巴脏时,让幼儿自己去取纸,先自己擦,擦不干净老师再帮忙,擦干净后教师让幼儿自己将纸扔到垃圾桶,长此以往,幼儿知道了要将废纸、果皮、包装袋放进垃圾桶里,做到不乱扔垃圾,从而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四、吃好饭,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午餐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的大事,按时就餐,自己动手不仅能够锻炼幼儿的自理能力,更能养成幼儿不挑食的好习惯。如小班新生刚入园时,好多家长都说:“俺家孩子不会吃饭,老师给俺多喂点饭、多照顾照顾俺的孩子”,午餐时,邀请部分家长观察幼儿就餐情况,家长发现教师放手让幼儿自己动手拿勺子吃饭,幼儿几乎都能自主进餐,家长感到很好奇,究其原因,就是家长的溺爱,包办了幼儿吃饭的全过程,甚至追着喂。幼儿想吃的不让吃,不愿吃的死劲喂,最后孩子这不吃那不吃,造成挑食的坏毛病。对这样的幼儿,老师要通过儿歌、音乐、故事讲清挑食的危害,帮助幼儿养成自己动手,按时就餐不挑食的好习惯。

五、睡好觉,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

良好的睡眠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成长,有研究表明午睡的幼儿精力更充沛、记忆力更好、反应更灵敏。科学证明幼儿的生长大部分是在睡眠中完成的。如小班幼儿入园后,大多没有午睡的习惯,有的睡得迟,有的起得早,有的趴着睡,有的坐着眠,有的需要抱抱,有的让人搂搂,如果教师强求幼儿按照幼儿园的时间表午睡,幼儿就会出现不适应,甚至不愿意上幼儿园。这时,教师应该给幼儿一段时间的适应期,等幼儿情绪逐渐稳定后,再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要想幼儿睡得好,老师必须做到:午睡前要提醒幼儿小便上厕所,以免因为憋尿而影响到休息和睡眠;需要拉窗帘来进行遮光,以营造安静的睡眠气氛;必须培养幼儿仰卧或右侧卧的正确睡姿。在幼儿午睡的整段时间,老师要不断的进行巡视,以避免意外事故发生。

六、爱劳动,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加强劳动教育,“要教育孩子们从小热爱劳动、热爱创造,通过劳动和创造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和创造磨练意志、提高自己”,这是党和国家对劳动教育的重视,也是对孩子们的热切期望。

老师应当教育幼儿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如帮老师浇花、扫地,帮老师把垃圾袋放进垃圾桶。幼儿要学会自己穿鞋、穿衣服、叠被子。老师还应当与家长取得联系,督促幼儿在家做适当的家务。幼儿在劳动过程中,老师和家长要给予指导和适当的鼓励和表扬,以培养孩子劳动的兴趣,从而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什么是教养?教养就是人的文化品德修养,尤指从小养成的行为的道德标准。良好的习惯就属于品德修养的范畴。在幼儿园、在家庭、在社会、在生活里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基础,幼儿习惯养成教育更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重中之重。

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将受益终生。

猜你喜欢

卫生习惯垃圾桶劳动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垃圾桶等
飞进垃圾桶
论农村幼儿不良卫生习惯的成因及矫正方法
向自己道歉
浅谈培养小学生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
热爱劳动
垃圾桶的华丽“变身”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