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在科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018-05-14于志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铁丝动手科学

于志

小学科学的教学工作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从而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所以在科学课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是学生探究科学的关键。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巧妙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动机大都取决于对学习内容是否有趣。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科学知识本身的特点,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学生动手操作的情境,从学生最喜欢的游戏活动切入问题,自然地引发学生从最熟悉的生活经验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实验操作活动。如《空气占据空间吗 》一课中,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知识比较抽象,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那么在教学中老师可以用乌鸦喝水的故事导入,在此基础上做一个有趣的小实验,把两根吸管插入装有半瓶水的饮料瓶中,瓶口用橡皮泥封住,通过一根吸管向瓶中吹气,水会从另一根吸管喷出来。当学生看到这种现象时,非常好奇,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更想去试一试,从而激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接下来向学生提问“如果把一团纸紧塞在玻璃杯底部,将玻璃杯立压入水底纸团会不会湿?”学生脱口而出:“会湿!”这时,老师指导学生分组实验。通过动手操作,学生十分惊奇地发现:纸团并没有湿。这时发现了问题。如果不去解决,那么这个发现还有意义吗?所以老师紧接着提问:“杯中的纸为什么不会湿?你怎样解释这种现象?”把学生的求知欲望推向了高潮,再通过进一步的解决型动手操作,空气占据空间的认识很快在学生头脑中形成。

二、精心设计,引导学生亲自实践

作为科学课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以及学生探究能力水平,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或引导下去进行调查、考察或实验。如《我们先看到了根》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植物根的生长,再指导学生进行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的实验,使学生知道根不仅有固定植物的作用,还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又如《茎越长越高》一课,在学生动手前,教师要先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根和叶的作用思考茎的作用,再引领学生想办法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让学生设计茎有运输水分和养料作用的实验。这样学生在实验中获得了知识又锻炼了动手能力。

三、就地取材,挖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用创新的眼光看待科学实验,用求真务实的态度对待科学探究,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有效材料积极开展课后探究活动。比如在教学《热是怎样传送的》一课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课外任务,让他们自选材料、自行设计实验验证热传导现象。结果学生在课后设计了许多种新异而且简便易行的实验方法。有的学生加热铁丝的一端,同时拿蜡烛接触铁丝的另一端,一段时间后,蜡烛接触铁丝的部分就会慢慢融化;有的学生在铁丝的不同位置各滴上几滴蜡油,当加热铁丝的一端时,就会发现离加热点越近的蜡油越先融化;还有的学生把书中的铁丝粘火柴棍的实验换成小锯条比铁丝吸热快,实验效果更明显。学生在课外自选生活材料设计的这些实验,进一步验证了热可以由温度高的部分传到温度低的部分,加深了学生对热传导概念的理解,而老师对学生各种方法的充分肯定,更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学生灵活运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亲自动手实验,主动地对许多科学问题进行了课外探究,挖掘他们动手的潜能,从而展示他们动手的能力,养成动手的好习惯。

四、动手实践,强化实验操作能力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创新与右脑功能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只有大脑左右半脑的功能得到平衡发展,两个半脑的活动密切配合,人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高度发展,“手脑并用,才会有创造”。中国传统教学理論和教学实践基本上都是“左脑化”,而往往忽视学生动手动脑、实际操作的训练。手工制作活动正是让学生在“做”中学,使学生保持浓厚的科学学习兴趣,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科学教学中,我经常结合教学内容布置学生回家做一些小制作:如在学习《光的反射》后让学生设计制作一个潜望镜。学习《浮力》一课后,让学生做一个浮沉子。通过制作活动,学生体会到制作过程的艰辛,从而也懂得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当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带到学校来时,我都是非常非常高兴地一个一个向同学们展示,在这些自制活动中有的成功,有的失败,我都会表扬,并鼓励他们,告诉做得差的同学:一次次的失败将成为他们的一级台阶,将来会拾级而上获得成功,当你转头回望,才发现每次失败乃成功之母,都是成功的一步,成功带给他们的是短暂的兴奋和喜悦,失败往往给他们带来长时间的思考,促使他们获得更大成功,让学生知道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成功是喜,失败是福!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动手操作这是学生科学探究的一个主要环节,从小开始到手操作,将有助于学生对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的提高。因此,在小学科学的教育教学中,动手操作应该始终贯穿于整个小学科学教育中,因为“学科学,做科学,用科学”动手操作虽不是提高科学素养的唯一途径,但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贵在引导,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作为新时代教师,就应该主积极主动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必,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思维、大胆猜想、主动实验、仔细观察、不断探索的情境中,长此下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意识和态度将会逐渐形成。

猜你喜欢

铁丝动手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两长两短
动手动脑DIY蚕宝宝
铁丝原来有多长
科学拔牙
熟练的侍者
动手动脑多快乐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