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

2018-05-14梁莲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分组课题数学

梁莲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教师运用灌输性的教学方式来开展教学工作,学生被动性地接受教师的安排,学生的地位显得较为尴尬,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小学数学的整体教学质量,也制约着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基于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参与欲望,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科学全面地提升小学数学的整体教学质量。

一、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常见问题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能够全面激发学生的课程参与欲望。作为一种科学的学习模式,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实践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元的,小组的分配与构成成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所在。但当前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划分并不科学,小组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性。教师在进行分组过程中,并没有遵循科学分组的原则,也没有匹配不同小组及组内之间的均衡性,往往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部分教师追求课堂教学的秩序,按照班级内的座位次序来进行分组,不利于小组合作的有序开展。同时,教师在进行小组划分的过程中,组内人数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同时小组持续性比较差,教师根据任务内容临时组组。其次,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流于形式。科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课程参与性,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把握问题的精髓,深化自身的理解及认知能力。但现阶段的小组合作学习,与过于松散的自由讨论课并没有太大的差异,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体效率偏低。最后,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课题在确定过程中,缺乏一定的科学性。课题内容是由教师来制定的,课题内容比较难,那么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往往探讨不彻底或者很难接触到问题的本质,久而久之就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但若课题内容相对简单,则无法提升学生对课题内容的重视。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很容易获得答案,其余时间则成为了“鸡肋”。

二、小学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的问题探源

在小學数学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但基于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着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因此,科学剖析小组合作学习中问题的根源,有助于采取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以全面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首先,教师缺乏对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视。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虽然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深化,教师已经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但在教学实践中,大部分教师仍愿意采用传统的灌输性的教学方式,以突出教学的集中性。因此,教师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视程度并不够,在他们看来,小组合作学习只能以暂时性的形式存在,结合教学课题来临时组组。所以,教师在分组过程中,并不顾及组内人数、组内成绩等的均衡性,致使分组存在着一定的随意性。其次,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缺乏对小组合作的精确把控,教师未能够真正参与到小组合作中,这使得小组合作成为“自由讨论”的一种形式。最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过于注重结果,忽略学生的学习过程,忽略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体水平。

三、小学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问题的对策探究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积极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全面激发小学生的探究能力,充分结合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科学有效的优化对策,以全面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真正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翁。首先,教师应遵循人数均衡的原则,保持组别竞争的合理性。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应该遵循科学的原则来进行有效分组,全面提升分组的合理性,全面优化分组的效果。一方面,教师应该按照学生的平时成绩合理分组,让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等平均分布到不同的小组中,以发挥先进带动后进的作用。同时,教师还应该平衡组别之间的竞争关系,尽可能让每个小组都势均力敌,这样在学习过程中才能激荡智慧和自由的火花。另一方面,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应该保证小组的时间固定性和人数均衡性。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够追求短期效益,而应该追求长远效益。所以,教师要保证小组的持续性和长效性,同时在小组人数安排上,不宜过多,一般在4人左右为最佳。其次,教师应该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鼓励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为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教师应该采用鼓励等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真正愿意参与到小组合作中,并通过小组合作来获得启迪和提升。比如对于小组讨论热烈的学生,教师给予充分的鼓励。最后,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运用合作学习的模式,还应该科学制定课题内容。教师可以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同时结合学生现阶段的学习重点,有效理清课题内容的适用性,避免课题内容难度忽高忽低。在课题制定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真正参与进来,同时,更要确保课题内容的趣味性,以便激发学生的探究、探讨欲望,全面有效地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整体成效。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禁锢,积极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科学进行小组分组,优化小组之间的竞争,有效提升小组合作的整体效益,同时还应该科学确定课题内容,以便全面优化小组合作的整体成效。

猜你喜欢

分组课题数学
第十单元 课题1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
分组
每个人的朋友圈里都有一个分组叫“爸妈”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竹溪县实施“五个一”工程开展草根课题研究
“研”
从课题指南或总课题中选课题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