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数学问题走进数学课堂

2018-05-14官民勇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教材数学

官民勇

任何一种理论的建构都源于生活实践,而数学让人思维缜密,作风严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也正是新课标所要求的,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让数学又回归生活这是践行“三维”目标的有效手段。因而我们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教学,我做了初浅的尝试。

第一,重视生活实际,合理有效地运用教材,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例如:有的老师在上《列方程解应用题》这一节课时,教师围绕一个“今天我当家”这样一个小主题,根据当家必须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等具体事情,结合钱、时间、如何统筹安排买菜做饭的时间,买菜的时候用同样的钱可以买哪些不同的菜……。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也能唤起他们的热情。

第二,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为了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例如,在教学《利息和利率》这一课时,可以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带学生到银行去参观,并以自己的压岁钱为例,让学生摸拟储蓄、取钱,观察银行周围环境,特别要记录的是银行的利率,学生记得的时候就开始产生问题了,“利率是什么啊?”“为什么银行的利率会不同啊……”对于学生这些问题我们可笑而不答,表扬他们观察得很仔细,然后就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新课,到上课的时候学生由于是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来解决问题,从而找到符合实际需要的储蓄方式。这样学生就养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地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地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的事物建立联系。这样设计独具匠心,既植根于教材,又跳出了教材,不但可使学生获得直接的知识,而且循序渐进的训练对学生的学习又能起到启迪,激励的作用,同时可以让学生衍生出多个数学问题,这样让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富有魅力,对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增强学生的积极性都十分的重要。

第三,创设生活情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体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例如,在教学《工程问题》之后,可以出一道这样的题目:陈老师带了一些钱去买一套上下两册的书,他带的钱如果只买上册,恰好能买20本,如果只买下册恰好能买30本。那么他带的钱能买几套这样的丛书?这道题目突破了常规“工程问题”的命题方式,提高了命题的趣味性和生活性,学生在思考这类问题的时候,就要能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提高了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又如在进行《年、月、日》教学后,可以出这样一道思考题:爸爸去外地出差了,王玲在家一天天的数日子,等着他快点回来,两个月后,爸爸回来了,猜猜王玲一共数了多少天?这里要结合生活实际,考虑到邻近两个月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答案也是多样化。这样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解题的技巧,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数学问题解决的方法很多,它们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差别,教學中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抓住典型事例,交给思考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发现生活数学,喜欢数学,让数学课堂教学适应社会生活实际,从而培养出一批真正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教材数学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教材精读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两只想打架的熊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智珠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