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通我们的教学思维

2018-05-14莫姗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变通司马光普通话

莫姗

新世纪的脚步已经拉着我们一起向前走,此时,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对自己的职位重新审视定位了。新课改,如何做?首先,我们要正确的发掘其内涵,变通地实践其要求。改变以教科书为唯一内容的狭隘认识,教科书只是教学的基本内容,要结合外在的知道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语文的教学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而且会不断再生。作为新世纪的语文教师,要重新认识语文教学,要有开发语文教育资源的意识,更要有整合包括教科书在内的语文教育资源的能力。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查阅相关资料,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课中引进相关文字、音像资料,特别是适时、适当地结合课文进行补充阅读;课后适当拓展、延伸,或引导进行实践活动,同时,课堂要有幽默感,这样才会收到不错的效果。

一、变通从普及普通话开始

最主要的就是农村学生的教学,得要学生自始至终学会运用普通话来交流,只有会说流利的普通话,在学习上才能有所提高,学生不会普通话,那老师说得再怎么好也无济于事。在农村,普通话还普及不到位,学生的普通话总会出现“卡壳”状态,说着说着就不知道怎么用普通话来讲述,进而转为地方方言,表述也会出现语序颠倒的错误,甚至于有些老教师还在用地方方言来上课,在新时代下,普通话的普及已经很普遍了,所以作为老师更要做好“领头羊”。应培养学生多说普通话,表述不清的教师要引导,整个教学交流的过程贯穿的始终是普通话。所以要加强农村普通话的普及,学校多开展相关的活动。

二、教学思维必须转变

教师在教法上,应少一些墨守成规,多一些不拘一格;少一些“话语霸权”,多一些“百家争鸣”。什么事都不是一步登天的,素质教育新课改也是一样,学生不会一下子就从过去的学习模式转变过来,一两节课就想彻底改变那是不可能的,这要循序渐进,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就这原理了。每个人都会说“耐心”,可做起来有几个能做到?包括我自己也是一样,所以作为老师更要坚持,才能教好学生,要改变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倡导“要构建自主、开放、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等这些富有时代特征、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教学的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其中学生应为主角。在对话的过程中,师生不仅是平等的,而且应凸现学生主体的地位。在课堂中,教师首先是参与者,与学生平等交流,其次才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课堂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所,学生应畅所欲言,自主互动,让学生充分地说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疑、所惑。问题让他们去提,问题让他们去议,答案让他们去辩,结论让他们去总结。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享受到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才是新课程下充满活力的新课堂。今后的语文教师,不应是“授之与鱼”,终年辛劳而收效甚微的塾师,而应是“授之与渔”,教导孩子拥抱生活,在游泳中学会游泳的教练,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使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升的智者。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当下的教育,“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是 “四大支柱”,是未来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从多种角度,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将检查寓于玩游戏当中,学生学得既主动,又愉快。我想,教师多动一下脑筋,学生就多一份收获,作为教师,学生就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我们是干脑力劳动的,如果不尊重我们服务的对象,如果不动脑为学生做好服务,我们真的将愧对“教师”这一称号了。

想起看过一位老师写的这么一段话:记得在内地上一堂公开课《司马光》,自己正认为上得得心应手时,一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如果掉进缸里去的是司马光,旁边又没有司马光砸缸,那该怎么办?”突然冒出这么一个问题,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一下子懵了,根本没去细想,就回了一句:“掉进缸里去的是司马光,旁边当然没有司马光砸缸哟!”课上完后,我还暗自庆幸自己有灵活的课堂随机应变能力,没有因学生的质疑而出纰漏,课上得还算成功。现在想起来,怎一个“哎——”字了得!那个学生所问的意思是,如果司马光是溺水者,旁边又没有能想出砸缸办法来救人的另一个“司马光”,该怎么办?多聪明的一个孩子,多好的一个施行“自救教育”的问题呀,却被我三言两语打发了,忽略了,说到底,这是语文的人文性被我忽略了呀!如此看来,我们每一个老师都应仔细地审视一下自己的课堂教学:教学观念真的都转变了吗?真的理解素质教育了吗?也许过去的语文教学过于强调工具性,我们一直想尽一切可能的办法去提高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而很少去注意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好的差的都一视同仁,让他们都在课堂上有畅所欲言的机会,让他们都能得到尊重,这样的课堂才是真正的民主,才是真正的和谐,才是真正充满人文气息的课堂啊。自《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之后,我认真学习过,也多次参加了相关的培训,更在思想上不斷的反思,这是语文课程价值完整性的复归。

我们应该在学习方式方法上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改变授受习得的传统学习方式,还注重了学生的发展,把学生的主体放在首要地位,立足于学生的发展。要求老师在备教材的同时,还要备学生,也要把教材内容变为学习内容,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主角地位,教师是组织者。《语文课程标准》设置了创造发展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让学生把看到的与学到的运用到一起,进一步的让学生大胆的想象,大胆构思,使学习内容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就会了解到更多的知识,他们所知道的事情也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精彩。所以,教学思维变通后的效果就不言而喻了,学生是活的个体,他们的思维是很丰富的,如果教师不会变通,就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猜你喜欢

变通司马光普通话
事不凝滞 理贵变通
我是中国娃爱讲普通话
永不说假话
司马光说谎受责
数学变通
司马光“警枕”夜读
刻舟求剑
17
广而告之推广普通话
拥抱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