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生学习压力过重的社会因素分析
2018-05-14吴丽华
吴丽华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学习压力过重问题广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中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情况关系到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我国文化的传承。重视中小学生学习问题,全面减轻中小学生学习负担,有利于维护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有利于提高全民素质,增强我国综合国力,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因此,解决中小学生学习压力过重问题,是促进国民素质的重要措施,也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质量的有效方法。
一、我国中小学生学习压力过重的社会现状
(一)紧张、焦虑和恐慌等心理普遍存在社会中
近年来,中小学生的情绪、情感和学习压力等方面的心理问题突显,直接影响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据研究显示,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学习压力普遍处于上升趋势,紧张、焦虑和恐慌等心理普遍存在中小学生中。中小学生心理负担过重,严重影响学生对生活的期盼和向往,也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学习的正确态度。
(二)社会就业率低,学生学习压力大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当代中国青年人口发展状况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就业率逐年下降,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如果学生不努力学习,没有好成绩,没有高学历,就很难找到好工作,这种情况导致了中小学生的学习肩负过多的功利性目的,学习压力过大。
(三)邻居、亲戚议论多,学生心理负担重
家庭邻里之间的生活方式对中小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环境的优良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状况,特别是对正处于发育时期的中小学生,更为重要。邻居、亲戚交谈和议论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对待事物的态度,攀比心理普遍存在家长之中,这种的交谈方式大大加深了孩子的学习压力。
(四)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休息时间少
我国中小学生学习的课时数较多,基本上每天为6到7节课,这仅仅只是学校安排的正常课时,如果加课或者其他则上课时间更多,学生们没有过多时间休息,特别是初高中生。
(五)师生交流少,学生学习兴趣不明晰
在当前我国的教育环境中,师生关系大多很紧张,教师往往只在课堂上与学生交流沟通,交流时间少,互动少,许多学生与教师产生心理上的距离,把学习当作任务,学习成绩不佳,压力越发严重。
二、中小学生学习压力过重的主要社会成因
(一)文化历史的影响
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文化传承占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有着“恋权情节”,本质就是对权力的崇拜和趋从,表现为一种极其复杂的心理现象。我国传统社会中,需要人们努力学习考取功名获得权力,就有了读书做官的意识。虽说现今的中国对于应试教育培养人才的方式开始淡化,但这种传承已久的思想观念深入人心,家长通常认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更好的生活条件,才能拥有权力,并不断加大对自己孩子的要求,导致了中小学生学习压力越来越大。
(二)家庭婚姻状况的影响
家庭环境与孩子学习成绩有着密切关系。婚姻幸福、家庭和睦及父母情感和谐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家庭中,家长常年关注事业的发展,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往往与孩子在情感上出现障碍,导致孩子排斥家庭,家庭氛围不和谐,孩子学习环境受到影响,成绩不佳,学习压力增大。
(三)社会认同的影响
中小学生能否真正认识自我、肯定自我以及对待学习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受到学校和家长的影响,学校教育制度的缺陷,家长过高的期望,都影响着中小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
(四)现行教育评价与招生制度的影响
教育制度中教师和家长的评价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我国招生制度,各类学校基本上采取的形式是通过统一的考试并按分数录取,分数的高低成了录取的门槛,学生只有通过埋头苦干,努力学习,才能进入好的学校进行学习深造。
三、解决我国中小学生学习压力过重问题的对策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
学校教育是丰富多彩的,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协调社会、学校、家庭的关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
(二)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目前,中小学生在学习生活方面都面临着较多的压力,学生心理负担很重,身心疲惫,情绪不稳定。社会、学校以及家庭需要高度重视孩子身心健康,有效疏导他们存在的身体和心理问题。
(三)扩大社会就业面,缓解学生学习压力
中小学生学习压力过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社会就业压力过大,我国是人口大国,就业自然成了人们担心的问题。因此,各级政府应重视提高就业率,拓宽渠道,缓解就业压力,从客观上可以解决中小学生学习压力过重的问题。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社会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应适当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促进学生自主发展能力,提升学生多方面素质。
(五)深化教育制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深化教育制度改革,贯彻和执行国家制定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严格遵循教育法规,规范课程、规范课时、规范作息时间、规范作业量,规范考试评价,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及时抓好教学效果,推进教育制度改革向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减轻学生学习过重问题。
(六)加大教育督查力度,建立合理的教育评价制度
加大教育督查力度,建立合理的教育评价制度,需要教育督导部门落实督查职责,对中小学生学习情况和学校教学制度进行定期专项督导,每学期公布督导结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开展中小学生实践活动进行经常性检查,认真研究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问题,对社会上有关教育培训机构和书店进行督查,防止乱教育,乱搭配书籍,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同时,还应当建立合理的教育评估制度,完善教育评价标准,尽量采用文字分级评价,少用数字分级评价方式,多用鼓励性评语,激励学生成长,并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