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思,读中领悟
2018-05-14赖盛倩
赖盛倩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要求:“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兴趣”。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就是训练学生读书能力的过程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如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积累训练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一方面反映了着力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实践要求,另一方面也说明通过教师们平时的讨论研究可知;大家对小学语文教学性质和任务的认识逐渐趋向一致,这就是:小学语文学科是进行社会交际的工具学科,其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连贯的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要恰当地完成思想品德教育、发展认识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培养健康个性的任务。
那么如何在完成教学内容而又无须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的情况下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呢?教师面临的任务就是:加强语言文字的积累训练,提高课堂效益,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语言文字,背诵铭记后化为己有,需要时能灵活运用。
在这里我觉得加强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语文教师在一节课中应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读书,借助汉语拼音让学生自己读出汉字的读音,然后个别检查,看是否读得准确,对比较容易读错字正音。注意做到教师少讲,让学生多读,以读为训练的主要形式,整堂课都听到琅琅的读书声。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在读书时要读准每一个字音,做到“七无”“三到”。“五无”就是不减字、不添字、不改字、不重复、不颠倒、不顿读、不唱读,“三到”就是心到、口到、眼到,总之在“准确”、“流利”上下功夫。特别是对于农村小学,地方口音比较重,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很有必要从一年级起就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这样学生在读课文时能做到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发音准确、声音亮、按句逗停顿不唱读。
教师如能抓教材的特点指导学生朗读,体会文中的句子美意境美,从而达到语言积累的目的。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二、有助于學生深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通过读才能感悟文中的思想感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就能更容易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这就需要教师本身研究朗读,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师生才能情不自禁地共同进入角色。当然,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切奏、停顿和速度,轻后果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
文章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情意的,作者总会在字里行间表露出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有时甚至直接用抒情、议论的方法来宣泄自己的感情。因而,抓住了文章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感情来。
三、有助于审美教育
教育审美情感是人所特有的本性,但学生的审美情感不会自发形成,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作深刻的审美体验,让他们在读中把握美、感悟美、体会美、品味美。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九寨沟》《田园诗情》、《雾凇》《秋天》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再现自然美,让学生从中感受自然美,诱发他们去想象,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培养他们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在语文教材中,还有为数不多的诗歌。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感、音乐美。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地吟诵才能体现出来。通过朗读,品味诗句,让学生逐步学会欣赏诗歌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如《秋天》这就是一首很有音乐感的诗歌,教师应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诗句,通过“在天田野里打滚”,“在小路上奔跑”等词句体会秋风的调皮可爱;通过“抓一把……香气……轻轻涂掉”体会夏秋之交空气的清香。
四、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如在教学《生命的壮歌》——“蚁国英雄”一文时,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想象、体会熊熊烈火在外层蚂蚁身上燃烧的危急和痛苦。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我”对外层蚂蚁被火烧的极度痛苦焦急的心情。而此时此刻外层蚂蚁为了整个种族,为了逃离大火,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也不动,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外层蚂蚁的意志是何等的坚强,它们精诚团结,以个体的牺牲来换取种族的生存的精神让人钦佩,让学生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在教学中,由于学生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的差异,各年级的训练要求不大相同,其侧重点也不同。但从训练手段上来说,小学阶段不管哪个年级,都应当突出读的训练。其中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必不可少。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从中受感染,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叶老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并加强朗读训练,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