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护理中实施安全护理的临床价值

2018-05-14刘春英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15期

刘春英

【摘 要】 目的:观察对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安全护理的临床价值分析。方法:将本科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34例重症肌无力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另3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为安全组,并进行护理安全干预。将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护理满意率,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调查分析。结果:安全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满意率为100.00%,而对照组分别为35.29%、76.47%,护理前两组WHOQOL-BREF调查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其中安全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安全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几率与护理满意度,有效拉近护患距离,提高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效果理想。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实施安全护理;临床价值分析

重症肌无力,在临床治疗中,极易发生一系列并发症,最严重为因肌肉或者呼吸肌骤然无力,发生因延髓支配異常的呼吸肌瘫痪的肌无力危象,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因此加强患者的安全护理,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具有显著临床意义。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3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进行相应护理干预,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2]:重症肌无力诊断明确;依从性良好;知情同意。排除标准[3]:精神异常;合并其他疾病;拒绝接受护理。将本科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34例重症肌无力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男19例(55.88%),女15例(44.12%),患病时间1.4~8.5年,平均患病时间(4.5±0.9)年,年龄34~70岁,平均(43.3±2.8)岁。本科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另35例重症肌无力患者采取安全护理干预,为安全组,男20例(57.14%),女15例(42.86%),患病时间1.3~8.9年,平均患病时间(4.6±0.8)年,年龄34~71岁,平均(42.6±3.0)岁。对照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心理指导等。安全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及心里指导下加以下安全护理措施:1)饮食安全:以富含钙、钾食物、纤维素、高蛋白的流质食物、半流质食物的软食为主。若吞咽困难,则鼻饲管辅助。2)机械通气安全:检查呼吸机的气道压力、潮气量、呼吸频率、吸氧浓度等依据患者情况调整。3)呼吸道安全:定期扣背协助排痰,困难者实施吸痰,并指导功能锻炼,如腹式呼吸,抬肩运动和低头活动等。4)预防褥疮:定期协助翻身,保持床铺整洁,可完成被动运动,按摩受压部位。5)预防误吸:适当抬高床头,在患者肌力恢复后,坐位进食,配置吸引器,误吸物及时吸出。

1.3 评价标准[4]

并发症包括肌无力危象、感染、褥疮、呛咳误吸。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主要针对患者对护理的满意调查,分值0~100分,100~90分为非常满意,89~70分为基本满意,69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数×100%。生活质量测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WHOQOL-BREF)对护理前、后测评,从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每个大领域总分为100 分,分数越高质量越好,患者如实作答专业培训护理人员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采用百分比表现,数据相比采取χ2校验,若P>0.05,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若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及满意度比较

安全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满意率为100.00%,而对照组分别为35.29%、76.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 WHOQOL-BREF调查评分护理前两组WHOQOL-BREF调查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其中安全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详见表2。

3 讨论

以全身骨骼肌或是部分骨骼肌异常疲劳,短时间内容易发生收缩肌力降低等问题,发生全身乏力感,临床主要表现症状,称为重症肌无力[5]。此属于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疾病,机体免疫系统失衡为其主要诱发原因[6]。在临床治疗中,极易发生一系列并发症,最严重为肌无力危象,也是常见并发症,主要因肌肉或者呼吸肌骤然无力,发生因延髓支配异常的呼吸肌瘫痪,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治疗过程中为避免并发症的出现,需要配合相应的安全护理措施,为患者生命健康及安全提供保障。将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给予提前干预的安全护理,可及时发现患者肌无力危象及相关并发症原因,给予针对性措施处理,为临床治疗顺利实施提供基础保障。本研究中,安全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满意率为100.00%,而对照组分别为35.29%、76.47%,护理前两组WHOQOL-BREF调查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其中安全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研究结果与王艳丽,冯照新,范波胜[7]等研究结果相近。

综上所述对于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安全护理,可有效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几率与护理满意度,有效拉近护患距离,提高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效果理想。

参考文献

[1] 姜红.安全护理对重症肌无力的意义及实施效果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02):291-292.

[2] 乔杉杉,谢琰臣,李尧.重症肌无力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华医学杂志,2013,93(39):3157-3159.

[3] 李欣,杨丽,张璘洁,等.重症肌无力患者嗅觉功能与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15):1127-1130.

[4] 王莉梅,母美菊.循证护理在ICU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02):107-108.

[5] 曾梅英.62例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术后危象的抢救及护理[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4):98.

[6] 白雪.1例重症肌无力并发呼吸骤停患者的抢救及护理[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08):191-192.

[7] 王艳丽,冯照新,范波胜,等. 11例重症肌无力危象患者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