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奥美拉唑和常规药物治疗内科消化疾病疗效对比研究及其药学分析

2018-05-14赵峰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15期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奥美拉唑

赵峰

【摘 要】 目的:观察并探讨奥美拉唑在内科消化疾病中的治疗效果,和常规药物相比较并进行药学剖析。方法:选取200例内科消化性疾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 例,观察组给与奥美拉唑治疗,对照组给与常规药物治疗,结合两组患者治疗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 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8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出现3例,对照组共有15例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和安全性更高。结论:与传统药物相比,奥美拉唑能够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奥美拉唑;常规药物;消化性溃疡;药学分析

内科消化疾病多为消化性溃疡疾病,像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上腹部疼痛是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大量研究证明,胃酸、胃蛋白酶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等都是导致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此外长期饮酒和饮用浓茶、咖啡等不良习惯以及长期精神紧张、焦虑的人易患此类疾病[1]。本病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是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病因,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临床主要采用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进行治疗,在众多药物中,患者可选择性大。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并能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在内科消化疾病的治疗中取得良好效果[2]。本文选取200例在本院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为观察对象,分析奥美拉唑的治疗效果,并与常规药物的疗效相比较,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本院确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200例,对其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200例患者均经电子胃镜和病理检查被确诊,且幽门螺杆菌检查结果为阳性,患者具有完全知情性,自愿加入此项研究。观察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25~65( 45±0.8)岁; 对照组男49例,女51例,年龄28~63(44±0.6)岁。两组患者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开始前对所有患者进行胃镜和病理学检查,确定幽门罗杆菌感染情况和病灶严重程度。观察组: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3],口服,每天2次,每次 20mg。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法莫替丁、埃索美拉唑等) 进行治疗; 例如口服法莫替丁,每次20mg,每天2次。两组患者依据临床症状并结合相关病史,在服药期间同时补充电解质,并结合情况控制饮食,服药15天为1个疗程。实验结束后再次对患者进行病理学和胃镜检查,并利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比较分析。

1.3 疗效评价标准

患者胃镜下溃疡病灶愈合,周围炎症全部消失,腹痛、腹胀、反酸和嗳气等临床病症均全部缓解,幽门螺杆菌根除并无不良反应则為治愈;患者胃镜下溃疡愈合>50%,周围仍有炎症,腹痛、腹胀、反酸和嗳气等临床病症减轻,幽门螺杆菌部分根除并伴有少数不良反应则为有效;患者胃镜下溃疡病灶愈合<50%或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腹痛、腹胀、反酸和嗳气等临床病症均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低,不良反应率高为无效。

总体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各组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两组患者服药相同时间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0% ,对照组只有75.0%,两组对比,总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幽门螺杆菌清除率

两组患者服药相同时间后,观察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为85%(85/100)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48/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认为奥美拉唑对幽门罗杆菌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2例,泛酸、嗳气1例;对照组出现腹痛、腹胀6例,泛酸、嗳气9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3/100)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15/100)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认为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显著小于常规药物。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是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也可发生于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手术后的吻合口,或空肠、回肠米克耳憩室,大多在胃和十二指肠,而十二指肠溃疡较多。据统计,自然人群中约10%的人一生中都患过这种疾病。在国内住院患者资料统计中,80%的溃疡患者发病年龄在40岁以下,这类人群正处于精力充沛、劳动能力最强的时期,而且近年来,该疾病的发病率曾显著增高的趋势,故这种病对人类健康及社会进步影响较大,所以,预防及治疗工作具有重要意义[4]。临床上对于这类疾病通常采用胃镜诊断加口服药物治疗的方法,奥美拉唑通过高选择性作用机制,特异性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泌酸过程的末端,抑制基础胃酸和各种形式的应激胃酸的分泌,并对酸的分泌抑制是可逆的[5]。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通过使用奥美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为85%(85/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48/1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3/100),而对照组为15%(15/100),并且观察组服用奥美拉唑后,总有效率为93%,同时对照组只有75%,这表明奥美拉唑与常规药物相比,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治愈率高,不良反应率低,保证了一定的用药安全。综上所述,奥美拉唑在治疗内科消化疾病方面有显著疗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应作为临床首选药物,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伏莲.消化性溃疡发病机理和治疗新理念[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0,31(05):13-15.

[2] 彭军,孟冲,蒙有绪.抗消化性溃疡药物的临床应用及其治疗新进展[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3,(05):364-368.

[3] 温秀连.奥美拉唑和常规药物治疗内科消化疾病疗效对比研究及其药学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09(13):119-121.

[4] 尹炳坚.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合并出血56例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36):148-149.

[5] 石建强.泮托拉唑、奥美拉唑与埃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肠溃疡的疗效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02(06):168-169.

猜你喜欢

消化性溃疡奥美拉唑
艾司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5例临床疗效观察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莫沙必利及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分析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奥美拉唑合多潘立酮治疗浅表性胃炎32例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