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基础教育中的美育培养
2018-05-14唐惠秋
唐惠秋
摘要:基础教育是奠定学生一生的文化素养基础,奠定学生终身善学与善用的艺术修养。我们绝非为培养某一方面的特殊人才,而是培养学生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在自己的作品中能够表现美,在平实的日子里能够创造美,进而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
关键词:基础教育;美育培养;文化素养
在基础教育中,我认为应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美育培养:
一、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
一个人的文化涵养,主要有两方面因素,即:自然因素、人文因素。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天堂”首先要培养学生感知美,发现美的能力,能捕捉到生活细节的美。这些感知能力的培养,绝非简单的传授美术技巧,而是需要文学、音乐、建筑等诸多学科的综合浸润。康定斯基说:艺术家必须对思想感情有所传达,掌握外形并非目的,而要代之以符合内涵精神的形象。生活中小草叶脉的精细花纹,石头自然的美妙图案,鸟儿清脆的鸣叫,春天拂面的微风,夏天淅沥的小雨,秋季飘落的树叶,冬季萧瑟的枯寂……让学生在点滴生活中渐悟出美的真谛,并将其融入生活。即是平时多观察生活,揣摩研习的结果,可以说是“尽精微,致广大”的艺术典范。
人文因素又分为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文学对美育的影响
“诗书非药能医俗”,如果将文学比作药,那么也只能内服,不可外敷。所以我平时多注意读书看报,在课堂上尽量用美术专业术语与诗意的语言向学生传递出东方美学的理念和感受,并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取一个有意境的名字。让诗书的意韵与绘画的意境完美结合。
(二)音乐对美育的影响
意境的高深、静远与空灵,都根植于一个活跃的,充满韵律和喜悦的心灵,所以音乐的节奏与韵律也是启发学生美感的渠道。激昂的、活泼的、静谧的,都可以在色彩的疏密、缓急中得到体现。声音是听得见的色彩,色彩是看得见的声音。我国古代“谢赫六法”中最先提到的便是“气韵生动”。东方美学尤其讲究意境的表达。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神似”, 其丰富而有规律的变化给人以或连贯流畅、或明快严整等审美感受,形成不同的韵律和节奏。如笔触的抑扬顿挫、色彩的冷暖阴晴、块面的分解综合等,可以形成痕迹节奏,在中国画和中国书法艺术中特称为笔墨节奏。虽然音乐是时间的艺术,绘画是空间的艺术,但这两者之间都是“内在声音”的表现。在绘画中的色彩,明度不同,冷暖区分,象音高音低不同的音符;线条有粗有细,有长有短,有曲有直,刚柔不同,如同色彩丰富的音色。
(三)建筑对美育的影响
中国建筑是非常讲究形式美的法则的。用比例、均衡、节奏、把艺术在空间中形象化。如中国古代的皇家园林大多讲究对称美,而私家园林却很求均衡美。艺术作品中的均衡之美大多潜伏于隐秘之中。
(四)社会环境对美育的影响
当我看到满头银发,面貌平和,衣着朴实的老人在美术馆闲庭信步,就会感动社会文化氛围对于人的素质的提升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艺术来源于生活,最终也必将服务于生活。所以我尽可能地多看书画频道栏目,订阅《美术报》、《美术大观》等艺術杂志,将更多的艺术信息提供给孩子,尽可能地让学生去博物馆、展览馆等艺术氛围浓厚的场所,让学生从小耳濡目染,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艺术素质。
(五)校园环境对美育的影响
平时,我也注重深入生活,多采风,勤写生,将自己家乡的壮美风光描绘成一幅幅油画作品,布置在我们的美术教室中。春有大平台的花海,夏有茂兰沟瀑布,秋季小兴安岭五花山色,冬季库尔宾雾凇……当学生走进美术室,就能领略到伊春的秀美风光,走过伊春的四季,进而在美术课堂中渗透德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虽然德育不能替代美育,但美育却会影响德育。人们审美力的提高主要靠艺术品的熏陶。熏陶,是指经常性的潜移默化,非速所能奏效。将美术作品布置于学生朝夕相伴的环境中,艺术的气息自然会慢慢感染学生的人生品位。
二、在大胆的创新意识里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
美国艺术教育家维克多.罗恩在《创造性和心智的培养》中提出:艺术教育的任务“既不是艺术本身,也不是艺术作品,也不是审美体验,而是儿童通过艺术教育,他们将愈采愈富有创造力,愈来愈思维敏捷,他们将在任何可能适应的环境中运用他们的艺术经验”。我们所说的艺术能力,绝非单纯的美术技术、技巧的审美,那是艺术的最初级状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任何人都能达到一定的程度,但不是根植于心灵的美育涵养,自然无法唤醒灵魂深处美的共鸣。
《中西画论》中提出“败壁呈画”的理论。这实际上是一种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一种艺术创新、迁想妙得的能力。当我们看到破败墙壁上斑驳的痕迹时,我们的头脑中会因物象形,自然呈现出美妙的画面。这是人们通过观察——感悟——想象——联想——创意逐步培养起的一种思维能力。绘画并不是为了真实地描摹自然,艺术的感染力往往需要高度的概括与夸张。如李白的诗“黄河之水天上来”狂放、夸张,却简明低将黄河汹涌澎湃的气势道出。
三、在寻找丰富内心的过程里探索抒发自己胸臆的途径
我在课堂中尤其注重培养协调学生将视觉意义与词语意义之间的关系。即“用画笔说、用汉字讲”,“善用我话讲我画”。文学与艺术都是作者向世界抒发自己思想,展示自己理念的一种途径,殊途同果。每节课的最后环节都是学生展评作品,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说话与绘画要齐头并进,互相补足,互为增色。加以时日,勤勉训练,学生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轻松地将自己心胸中汹涌的情感的风浪,意欲的波涛熟练地抒发与表达。世间万物,只要用心感受,无不是诗意,是画境。
据说中国山水画最初的存在是因为皇帝政务繁忙,无法游览名山大川,于是就派遣画师把当地的山水景色尽可能地还原在纸上。画师为了营造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不是注重于山水景色的逼真,而是想让皇帝在几尺见方的画纸上感受到大江大河的澎湃。于是画家更关注于意象,而不是具象。生命情调和艺术意境的抒发不仅在东方美学中存在,康定斯基在其漫长的艺术生涯中一直将精神的表现作为目的,艺术的中心是表现内在的精神,一切表现都要从精神出发。
当我们通过自然、人文、社会、家庭与学校的共同努力培养起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缜密的思维能力,大胆的想象能力,天马行空的创造力和如说话般自如的表现手法时,一个充满阳光,自信的学生必将拥有完满的如绘画般缤纷绚丽的人生。因为由美育浸透的心灵自会让岁月发出灿烂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