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木工程制图》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2018-05-14杨艳

知识文库 2018年16期
关键词:制图考核教学内容

杨艳

本文首先分析了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从教学方式方法、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对土木工程制图进行教学改革的研究。

《土木工程制图》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制圖理论与建筑实践相联系的桥梁,主要使学生学习用图表示工程形体的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土木类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掌握手工绘图技术和计算机图形技术,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打下基础。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建筑行业对毕业生识图、制图能力要求的提高,如何优化土木工程制图课程设置,更好地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

1 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确定了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即“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在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的新时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工作重点,而课堂教学则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核心环节。因此,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规格和专业技能规范的要求,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优化课程设置,更新完善教学内容,创新实践教学内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应用实践能力,以满足当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土木工程制图课程主要包括画法几何、制图基础、专业制图三部分内容。画法几何部分是制图的理论基础,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在制图基础部分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制图基本规定和工程形体的画法和读法,为后面的专业制图打下基础;在专业制图部分主要培养学生绘制和阅读施工图的能力,系统逻辑性强,较为抽象。但由于《土木工程制图》课程一般安排在大一进行学习,而此时,学生刚接触本专业对其他专业课程及专业术语了解甚少,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简单通过几十个学时的讲解和训练使学生做到独立制图,并掌握工程设计图纸中各部构建的差异性和构造原理,比较困难。同时,由于学时有限,实践教学学时较少,教学方式主要以课内讲授为主,学生参加课外实践训练的机会较少,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有待提高。基于以上情况,进行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2 土木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

2.1 教学方式方法

改变传统的“照本宣科”、“ 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课堂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使其与现代教学方法相辅相成,

通过PPT、动画演示模式,将枯燥的讲解转化为趣味生动的图学模式,将二维平面思维模式引导到三维空间思维模式上来。并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项目探究式、小组合作项目等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去,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增强学生有效参与度、有效巩固知识技能的训练度和学生有效运用知识技能的延伸度。

同时,根据课程性质与特点,建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自主研学三者相结合、相促进的“三维一体教学模式”,对部分重要的基础课程采取大班授课小班辅导的形式。采取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以项目为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以案例(项目)教学为主体,结合课程体系改革,使学生接触实际项目,积累实际经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图形表达能力和严谨的工程意识,提高学生读图、识图及绘制简单工程图的能力,在小组合作项目开发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沟通交流及创新能力,同时注重综合素质培养。

2.2 教学内容

在课程体系构建上,坚持拓宽基础、增强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办出专业特色的基本原则,结合行业、企业对毕业生识图、制图的要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开展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统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根据土木工程制图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调整课时比例,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将工程实际项目训练纳入到专业课程中,在课程体系中融入制图师和制图员的考试内容,并将专业技能认证、专业技能竞赛纳入课程内容中,重构课程体系,土木工程制图可分为画法几何与制图基础模块、土木工程制图模块和实践教学模块进行教学。

在画法几何与制图基础模块中,主要讲授投影的基本知识,点、直线、平面的投影,投影变换,立体、轴测、标高的投影等图示理论和方法,以及制图基本知识、工程形体的各种表达方法和识图绘制方法,主要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以及对建筑形体的读图和绘图能力。安排在第一学期。

在土木工程制图模块中,主要讲授国家制图标准以及施工图纸的识图与绘制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画法几何中的投影方法,并结合房屋建筑学、钢筋混凝土结构等课程内容,以项目为导向、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讲授,使学生彻底读懂理解图纸,并布置学生手工绘图大作业。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统一的制图师德职业资格等级考试,以竞赛为抓手,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统筹和协调的能力,培

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安排在第二学期。

在实践教学模块中,主要分为读图和绘图实践两部分。经过前期的基础知识及制图方法的讲解,此时学生已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读图绘图能力,而实际的工程图通常比较复杂,绝大多数的学生仍缺乏实践能力,这就需要增加接触实际图纸的机会。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实习实训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素质,按照技术岗位的操作要求来选择编排,以工程实际项目为例,学生进行识图、制图综合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全面掌握建筑构造、结构,加深对图纸的理解,进一步训练学生的绘图能力,为后续相关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打下扎实基础,从而使课程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

2.3 考核方式

考试是评价和改进教学,检验教学成果的基本途径,是课程开展的重要环节,一个好的考核方法能够有效的检验课程完成质量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土木工程制图课程传统的考核方法是以理论测试为主,在期末进行统一考试,学生成绩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期末考试成绩,这样的考核方法不能很好地考核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有可能导致学生死记硬背,搞考前突击,以应付考试,并不能反映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限制了学生学习的范围,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学习兴趣降低,因此有必要对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从考核“学习成绩”向评价“学习成效”转变,引导学生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可采用“多次考核、多样考试”的考核模式,按照项目每完成一项任务就进行分部式考核,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对学生的不同学习和实践内容进行考评,把多次考核成绩赋予不同的权重,折合成课程的总成绩。变末端考核为过程考核,变一次考核为多次考核,变封闭考核为开放考核,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监控,通过阶段考核、作业、课程设计、期末考试等方面考核方式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以及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从而突出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演练。

3  结论

课程教学改革是高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只有不断地转变观念、不断探索和革新,才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从而适应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土木工程制图课程作为一门专业的基础课程,肩负着培养学生工程素养和对专业启蒙的重任,我们要积极转变固有的教学理念和思路,将课程与实际项目、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充分发挥土木工程制图课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黄淮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猜你喜欢

制图考核教学内容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恩施市 “四变”树考核新风
360度考核的自我校正机制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中国古代的考核制度
明天我们将生活在怎样的城市?
国务院扶贫办:政府扶贫考核脱贫成效占逾60%
中国网民大数据
一图看清上海的“拆拆并并”
中美建交以来的四次国事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