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中时事热点的应用

2018-05-14王紫春

知识文库 2018年16期
关键词:时事品德课热点

王紫春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时事热点的应用是对书本知识的激活,是鲜活的学习载体。培养学生关注时事,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建构高效课堂,同时,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政治认同的提升都有促进作用。本文浅析了初中生想品德可中时事应用的意义,提出课堂实际操作的方法和策略。

在信息大爆炸的现时代,新闻热点更新速度极快,繁杂的信息流冲击着每个人的生活,引导学生去繁存简、挖掘这些鲜活的课程资源,直面丰富的现实热点,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学生对时事热点的关注,会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寓教于乐、寓教于情,真正激发学生本身的学习内驱力,培养思辨能力。

1 时事热点应用的意义

初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飞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鲜活富有活力的资源能够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课本中的知识点相对枯燥,材料更新滞后,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中存在有死记硬背、囫囵吞枣的情况,课堂实效性很差,这样的教学效果与初中思想品德课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相违背。初中思想品德课不仅仅是知识的讲授和灌输,更要求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价值判断、行为导向这些都是教学应当关注的重点。时事热点的恰当使用正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一环,从学生兴趣点出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剖析情境,去伪存真的能力。同时,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开放性、立体性都需要在学生兴趣点的基础上进行提炼,而时事新闻的多元化正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丰富的教育资源。

另外,时事热点的课堂应用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学生能够根据时下国内外的时政要闻、新闻视角进行事件的反思,这种反思能力不仅仅局限在价值判断上,更体现在一种对于时事热点材料的收集和筛选、辨别和分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自身实际对于新闻热点进行点评,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进行自我观点的表达,尝试寻找对策的探究,这些都对学生自我意识、自我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种思维模式的训练,改变的是一种学习模式,学生在反思的同时会发现问题,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这也有助于课堂上形成有效的互动和交流,更好的吸收和运用知识,切实提高学习效率。

2 时事热点应用的策略

2.1 灵活选材,鲜活导入

好的课堂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中存在一部分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学生能否在课程一开始就有学习热情尤为重要。因而,在导入环节选择时事热点,能够很好的调动学生情绪,将学生的视野打开,不仅仅局限在课本的小范围内,让学生真正能够享受学习,真正找到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讲解《忠实履行义务》一框时,可以结合时政新闻热点,选择与“两会”有关的RAP动画短片,学生会迅速融入,产生代入感,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今年两会关注了哪些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学生踊跃回答,教师顺势导入:“国家十分重视关注民生问题,切实保障着公民的各项权利。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为了能更好的享受权利,我们必须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这样的导入设计,自然、时尚、鲜活,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上课前就在心理上,对接下来的课程学习充满期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完成课堂导入的同时,还自然渗透了“两会”知识,通俗易懂,避免了枯燥的“填鸭”,做到了知识输出的潜移默化。

2.2 创新手段,形式多样

在思想品德课堂中应用时事热点,绝不能是单一的选材,僵化的植入,教师要发散思维,创新手段,结合不同的形式来充分挖掘时事教育资源。教师在保证政治导向正确的前提下,充分抓住时事的及时性,有针对性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能与学生兴趣点有机结合的新闻热点,并与教材自然融合,绝不能为了结合而机械融入,要切实保证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能够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思想品德课的情感和温度,真正爱上思想品德课。

这就要求教师要选择多种教育形式,比如:课前时政播报、一周要闻时评、时事新闻我知道等。也可以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他们自己搜集素材,整理材料,让学生来进行演讲和播报,小记者、小播报员、时事评论员等等角色的嵌套,让学生能够有逻辑的介绍事情的原委,基于自己的经验进行评析,教师进行引导和点评,尝试启发学生的思维,站在国家、社会的角度去分析和考虑问题,培养学生的大格局观念,提高政治敏感度。在这些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提高了搜集素材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反思问题的能力、探究思辨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以时事热点为资源进行课堂辩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头脑风暴,思维碰撞,给学生的大脑思维急速高效运转的机会。不怕学生说错,鼓励学生尝试,做好引导。这种教学模式的选择,学生不会再感受到教师强行灌输的压迫感,而完全沉浸在理不辨不明的享受中。

另外,在时事热点的选择上,教师也不要拘泥于新闻热点报道,也可以将一些反应当下人民生活现状的热门短片,比如《辉煌中国》、《大国外交》、《厉害了我的国》等,这些素材鲜活、立体,贴近学生生活,将晦涩生硬的理论知识生活化,易于学生理解和感受。在讲授九年级小康社会这一内容时,选择《辉煌中国》系列片中的“共享小康”一节,学生看的认真,听得仔细,能够从活生生的生活画面中,感受小康,走近小康,自然而然的激发了学生的家国之爱,民族自豪感,学生反馈效果特别好。

综上所述,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应用時事热点,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对于打造高效课堂亦具有重要意义。教师灵活运用时事热点,切实保证教育的正确导向,帮助学生深入地了解国家和社会,感受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感,在促进学生自我提升的同时,实现思想品德教学的探索突破。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群力经纬中学)

猜你喜欢

时事品德课热点
时事绘
4月高考热点关注
网约车(双语加油站●时事新语)
让思想品德课鲜活起来
知识改变命运
增强初中思想品德课实效性的对策
“新”时事类作文素材 点给你看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流失原因及分析
时事出版社等提供884种可供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