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肉鸡养殖经济效益的主要原因

2018-05-14贺华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8年2期
关键词:经济效益发展现状分析

贺华

摘 要 近年来,肉鸡的养殖由于流行疾病,环境污染,市场因素等问题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但是从大体来看我国的肉鸡产业充满了发展潜力。经过了大的波动以后,肉鸡养殖行业必然会进行大的调整,无论是从疾病防控方面还是环境保护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本文对肉鸡养殖行业的现状进行了调查。通过肉鸡养殖行业的发展趋势对影响肉鸡养殖经济效益的影响做出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 肉鸡养殖;发展现状;经济效益;分析

1 目前国内肉鸡养殖的形势

近年来我国肉鸡产业发展较为迅速,经过30多年的发展,出栏肉鸡由11.2亿只增加至87.7亿只,年均增长7.1%;鸡肉产量由122.3万吨增加至1217.0万吨,年均增长8.0%,鸡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由7.9%提高到15.0%。肉鸡产业已成为我国畜牧业中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和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肉鸡养殖已进入快速增长期,但是受到许多因素影响,尤其是疫病不断出现,药残难以控制,环境污染严重,进口鸡肉数量增加,肉鸡市场不稳定、起伏大,各养殖企业发展极不平衡,设备现代化程度不一,管理水平不一,有的虽有设备但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用人工替代自动化控制,随意性大,风险依然存在。

2 肉鸡养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2.1 很多养殖户对肉仔鸡的科学饲养管理技术一知半解,对肉鸡的生理特征一知半解,缺乏科学的养殖知识与防治技术,用经验代替科学,存在侥幸心理,在生产中极易失误,导致失败,养鸡效益时好时坏。

2.2 散养户在养鸡生产中缺乏健全的生物安全措施,不能很好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重治疗轻预防、滥用药物、药残不断出现,防治效果差,防治费用高。一旦发生疫病,缺乏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对病死鸡不做无害化处理,随便出售给不法商人加工食品,给食品卫生带来隐患,危害社会。

2.3 多数散养户的鸡舍简陋,更谈不上现代化设备的建设和标准化管理,大棚养鸡冬不保温、夏不防热,自然通风环境条件差,鸡舍温度、湿度、有害气体、通风难以控制,不能满足鸡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到出栏时体重和肉质很难达到指标要求。饲养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的养殖场情况更差,造成鸡体重不均、肉质差、料肉比高、死亡率高、经济效益很差。

2.4 禽病诊断上,基层及许多养鸡场因缺乏诊断设备和技术,以经验代替科学的诊断,因而常出现诊断错误的现象。诊断失误防治效果就差,而且延误时间,损失严重。在防治上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处理不当,强调传染性病原因素的处理,而忽略环境因素和管理不当带来的危害。这些都是影响肉鸡发展的重要因素。

2.5 目前疫病种类很多而且复杂。病毒病和细菌病有增无减,混合感染多见,旧病未除新病又现,一些疫病毒株变异,新疫苗研制跟不上,疫苗不对号,免疫效果差,尤其是AIV变异株的发生,IBV血清型的差异,新城疫毒力不一,疫苗不对号,保护很差,给养鸡业带来重大的损失,成为养鸡业的灾难。忽视饲料原料霉变,产生霉菌毒素给养鸡业带来严重危害,严重影响生长和免疫。

2.6 药物市场混乱。科学用药、依法用药宣传不到位,商品药、违禁药添加,销售人员错误引导,养殖户不知道哪些药可用哪些不可用。目前缺乏有针对性的产品,尤其混合感染多,细菌耐药性越来越严重,选药十分困难,因此养殖户滥用药物现象很普遍。药物残留给企业及食品卫生安全带来潜在危害,损失严重。

3 怎样才能养好肉鸡

3.1 养殖人员要了解鸡的生理特性,懂得科学养鸡,不断学习,提高养鸡技术水平。当前散养户、养殖小区和养殖合作社,分户管理,更应讲科学。

3.2 实现规范化生产,加快自动化、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养殖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改善养鸡条件,为鸡提供良好环境,满足鸡对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因素的要求,有条件的要向现代化养鸡发展,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实现标准化。

3.3 饲养密度要合理。鸡群大小和饲养密度要合适。肉鸡群不宜过大,一般以400只鸡为一群,并在饲养群鸡中要经常进行强弱、大小分群。饲养密度,一般以每平方米10-15只较为合适。密度过大,会造成群鸡采食饮水不均,弱雏因抢不上采食、饮水,而影响生长发育。同时,饲养密度过大,也容易造成垫料脏湿板结,舍内空气污浊,導致肉鸡生长发育缓慢,同时还容易引发传染病。

3.4 温度控制。雏鸡进入鸡舍时,要保证舍内温度32-35℃,以后每周逐渐降低2-3℃,直至降到20℃左右为止。在重视鸡舍保温的同时,也不要忽视鸡舍的通风换气,要做到温度适宜且通风良好,防止鸡群因慢性缺氧而引发腹水症等其他疾病。肉用仔鸡应全期实行自由饮水、自由采食。经验表明,雏鸡初次饮水可用5%的红糖水,每昼夜添料次数不少于6次,少喂勤添,这样可以促进雏鸡食欲,减少饲料浪费。同时要防止仔鸡受惊吓产生应激,还要特别注意防鼠咬雏鸡和传染疾病。

3.5 饲料管理。肉鸡饲养的经济效益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饲料的选择和饲喂。因为在肉鸡饲养过程中,饲料成本一般要占养鸡成本的80%左右,所以,在雏鸡的饲料管理上,要根据肉用仔鸡各阶段的生长发育需要,适时更换合适的阶段饲料,饲喂优质的全价配合颗粒饲料,千方百计的增加肉鸡的采食量,保持雏鸡旺盛的食欲,确保肉鸡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

3.6 适时出笼。肉鸡出笼时的市场价格对肉鸡饲养的经济效益影响很大。因此,饲养户要经常了解、掌握肉鸡市场信息,根据本地区肉鸡的饲养量、毛鸡的需求量等决定进雏时间和数量。一哄而起时,要少养或不养,避开市场弱势,抢就市场强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肉鸡饲养的经济效益。

4 养好肉鸡的关键点

4.1 健康的鸡苗:健康的鸡苗是养好鸡的基础。一般体重约在38-40克左右,健康、无病、不带菌,雏鸡细菌检查呈阴性,免疫抗体水平高。

4.2 良好的饲养管理:是养好肉鸡的重要手段,饲养和管理必须实现标准化和规范化,满足肉鸡生长需要的环境条件。

4.3 优质全价的饲料:优质全价的饲料是养好肉鸡的必备条件,必须是全价料,无霉变,无药物残留。

4.4 健全的生物卫生安全措施:在养鸡生产中一定要制定“隔离、卫生、消毒、无害化处理、防疫、科学用药和药残控制”等各方面的制度,认真执行,体现预防为主。

参考文献:

[1]郑麦青,赵桂苹,李鹏等.我国肉鸡养殖规模化发展现状调研分析[J].中国禽,2014,36(16):2-7.

猜你喜欢

经济效益发展现状分析
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研究分析
分析:是谁要过节
回头潮
新常态下会计与经济效益关系辨析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
Units 13—14解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