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市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的基本模式及发展趋势
2018-05-14尹健
尹健
摘 要 长期以来,种植与养殖生产经营分离,粪尿还田利用难以协调,导致原本互补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不但成为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而且造成了物质能量的流失和浪费。在这种情况下,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关键词 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环境污染
近年来,养殖业随着畜禽粪便带来的环保压力越来越大,动物疫病、畜禽产品安全等风险日益增长;种植业由于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同样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造成土地贫瘠、地下水污染等问题越来越突出。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农产品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开始探索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种养结合型的家庭农场应运而生,成为了解决养殖业、种植业对环境污染的一种生态农业模式。
1 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粪污处理的基本思路。
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有别于传统饲养方式,传统养殖方式中产生的粪污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粪污中所含的氮、磷等养分均未被有效利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因地制宜,根据周边农田情况选择适当的饲养规模,以及粪污处理方式。如周边农田面积充足,可选择将养殖粪污进型沼气工程处理后进行农田利用,将养殖产生的粪污(经处理后的沼渣、沼液)作为有机肥料用于大田作物、蔬菜、水果或林木的种植。如周边农田面积有限,应适度规模,多采用牧草饲喂、降低日粮中(主要以氮磷为主)营养物质的浓度、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率、适当在饲料中添加微生物制剂,从源头上减少多余营养物质的摄入,既能节约饲料资源、也能减少环境污染。对养殖产生的粪便进行堆肥无害化处理。
2 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的概述
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是将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以家庭为单位,将养殖产生的粪便、有机物等养殖废弃物经过适当处理后,固体部分通过堆肥好氧发酵生产有机肥,液体可作为液体肥料,不仅可以改良土壤,为农作物提供养分,还能降低粪污处理成本,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缓解环保压力。同时,农作物又能够为家庭农场提供食物来源。通过种、养与家庭农场的有机结合,實现农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3 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的基本模式
3.1 农作物秸秆与肉牛养殖相结合的种养模式
以肉牛养殖为主体,充分利用秸秆、牧草等进行循环养殖模式,其模式是在农作物收割后,将秸秆粉碎处理后进行青贮、氨化、揉丝微贮后饲养牲畜。既可以节省饲料成本,还可以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养殖产生的粪便经过堆肥、发酵等无害化工艺处理后,成为有机肥料用于还田,减少化肥施用量。促进种植业、畜牧业之间的良性循环,是一种效益较高的利用方式。
3.2 猪、沼、菜(粮、果、林)模式
生态养殖着重考虑生猪与生存环境间在不同层次上的相互管理及其规律的生产活动。是按照生态学原理,遵循“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以生猪养殖为主体,以能源利用为核心,以土地消纳为纽带,实现种养结合,畜地平衡,循环发展。
工艺流程(图1)
沼气池容积建设标准。沼气池建设容积与生猪存栏数和气温有一定的关系。福建省的建设标准一般为:生猪存栏数为200-500头的按每5-6头建1立方米沼气池;存栏数为500-1000头的按每6-7头建1立方米沼气池;存栏数为1000头以上的按7-9头建1立方米沼气池。
生态养猪数量与土地配比。生猪生态养殖主要是按照种养平衡的原则配套土地面积,土地的承载力与土壤肥力和耕作指数有一定的关系
3.3 果树、林下撒养地方鸡的种养模式
林下(果园)养鸡,鸡群在林下活动,捕食害虫的同时,采食大量野草,起到了除草剂的作用,其排出的粪便又为林木果树增加了大量的有机肥源,为促进林木果树生长发育创造了有利条件。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在林下(果园内)搭建简易鸡舍,选择适当避风平坦处用土墙或砖木搭成高约2米,跨度5~6米,长度10~30米的简易鸡舍,地面铺砂或水泥,采用火炉、火墙等方式进行保温,鸡舍饲养密度约为每平方米20只,每舍养1000~3000只为宜,鸡舍座北朝南或座西北朝东南。鸡群可在每天早晨放牧前先喂给适量饲料,傍晚将鸡群召回后在进行一次补饲,补饲应依据季节而定,如秋冬季节杂草、昆虫较少,可增加补饲量春夏可减少补饲量。鸡群出栏后,应对林下、果园进行清理,空闲一段时间,另找一片林木果园饲养,也就是“轮牧”饲养。此模式可减少林木果树病虫害、减少农药污染、提供优质肉蛋产品、林果产品有着重要意义。
4 本地区种养结合家庭农场的发展趋势
凌源市地处辽西,四季分明,适用于种养结合的饲养方式。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所需的各种材料,养殖业以种植业的农副产品为饲料生产出入们所需的肉蛋奶等食品,同时排泄出粪便经过处理后还田作为有机肥料被作物吸收利用,形成物质能量互补的生态系统,既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肥水资源,又优化资源配置、形成专业化经营。因此,发展适度规模的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意义重大,既可以满足传统农业的要求又可以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既具有现代农业生产的特点又可以适应新型农业经营特点。同时也适应农民的组织习惯和心理习惯,有利于满足农业的组织完善与创新的要求。
5 结语
种养结合型的家庭农场充分发挥其生态优势,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求合理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是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推广种养结合型家庭农场是对本地区调整供给侧结构的优化调整,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经营作为现代农业的升级,同时又继承、深化和发展了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这一基本国策。因此,大力发展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王龙钦,吴火海,周德明,等.种养结合型的合作社家庭养猪场.养猪,2009,(1):33-34.
[2]李闽.上海松江区种养结合家庭农场养猪模式.今日养猪业,2014,(1):55-56.
[3]李书田,刘荣乐,陕 红..我国主要畜禽粪便养分含量及变化分析[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9,28(1):179-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