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夏州冬小麦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

2018-05-14喇晓萍苏月琴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8年2期
关键词:临夏冬小麦问题

喇晓萍 苏月琴

摘 要 冬小麦是甘肃省临夏州的主要粮食作物,栽培历史悠久,常年播种面积3.33hm2万亩,总产量占粮食作物的34.6 %,食用消费在85%以上,是广大农民群众的主粮,在全州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临夏州位于甘肃省西南部,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带,气候上是冷暖干湿过渡带,农业结构上是农牧过渡带,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地区,总人口200万,耕地面积26.67hm2,海拔1900-3300m之间,年均日照2478h,平均气温7.6℃,年降水量440mm,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12%、49.8%和59.3%,具有光多水热少的特点。临夏州西南部各县(市)种植冬小麦面积比重较大,2017年全州冬小麦播种面积2.8hm2,占小麦播种面积的81%;大部分品种从临洮和清水引进,主要有临农7230、92362、D475、兰天19号、兰天26号等,现有小麦品质普遍不高,抗锈性不强,为全面发展冬小麦产业,临夏州农科院根据该区条锈病生理小种变异快的特点,积极开展冬小麦优质抗病新品种的选育研究,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

关键词 临夏;冬小麦;发展;问题

1 冬小麦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1 品种混杂病害发生较重

目前,临夏州还没有大面积推广的冬小麦自主品种,各县(市)种植的品种主要有临农7230、兰天19号、兰天26号、康庄974、92362、D475、92474、282、C4、A2、A5、B216等。由于機械脱粒混杂、外地引种及农民自己留种等原因,田间大部分麦田均表现杂穗多、穗层不整齐、落黄不正常、条锈病害发生严重等问题。

1.2 冬小麦效益低,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不高

种粮是一种高投入、低产出、收入少的产业,与外出打工或经营其它产业相比收益相差悬殊。由于种小麦比较效益低,优质优价政策得不到体现,已经严重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民不愿将小麦种在肥力较好的地块里,大部分种植在山坡地、瘠薄地,而且疏于管理。调收益高,农民将化肥、农家肥主要投放到高效益作物上,减少了对冬小麦的管理投入,使小麦的产量水平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1.3 新品种选育研究行为短期化

一方面由于政府和农民对农业科技成果的要求过快,另一方面因为政是府在解决吃饭问题上压力比较大,导致在基础研究方面的短期行为,多数农业课题的周期都比较短,一般为3-4年,极少有8年以上的长期研究项目。而农业的特点决定了农业科技项目的周期往往比较长,如农作物杂交后代稳定需要7、8年乃至10年以上才能稳定选育品种。由于目前各种科技体制的制约,鼓励了短期的研究行为。

1.4 优良品种推广不到位,管理粗放

近年来,由于农业科技人员缺乏经费等种种原因,使农业科技推广和示范大多在试验点进行,在条件好的川塬灌区推广,许多新品种、良种良法、配方施肥等新技术难以在山区的千家万户大面积推广,导致我州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不高。在小麦生产中,良种使用率、膜侧穴(沟)播技术、平衡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药剂拌种等先进栽培模式化技术的推广使用还不到位,如种植密度过大,施肥量小,小麦产量难以提高。

2 冬小麦发展的思路

2.1 加强优质高产、抗病、广适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选育和推广综合性状好的优良品种是冬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小麦生产的发展与育种工作息息相关,科研单位要加强冬小麦育种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广泛征集优异种质资源,努力提高育种水平和效率,尽快培育出越冬性强、优质、丰产、多抗的冬小麦新品种。同时,研究制定出高优栽培技术,为全州冬小麦生产提供品种技术保障。

2.2 必须根据农业科研自身的特点,推进农业育种科技工作

设置一些中、长期的农业科研项目,必要时实行项目周期流动。我州目前的项目研究周期过短,每个项目的资助经费相对较少,基本上1年1万元,加之3-4年的验收、鉴定等,导致许多科研人员把1/3,甚至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跑项目和写本子上,实实在在到田间地头观察研究的时间很少,尤其对于农业这样一种特殊的行业来说,对成果的要求不能过快,从长远考虑,项目周期太短不利于产生重大的科研成果。

2.3 必须加大对冬小麦育种的投入力度

农业作为基础产业,加大科技经费投入是十分必要的。农业科研工作承担着应用基础研究和地区重大技术攻关的重任,加大经费投入的力度,可以排除经费对他们的困扰,不断改善科研基础设施,使科技人员能够全心全意搞研究,提高科研实力和科研成果产出率,使更多的农民从中受益。在具体实施方面,一是要切实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每年最少需10万元,用于育种关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重点研究种质资源方面的建设,增加品种创新能力;二是要多渠道筹集科研资金,鼓励吸引企业、个人等各种社会力量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体系。

2.4 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增加小麦生产科技含量

高茬收割、秸秆还田,生物培肥、膜侧穴播等措施,是培肥地力、提高土壤自身调节能力,保证小麦环保稳定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应加大推广力度。在小麦品种布局上,要因地选种,多抗基因型搭配,既要防止多乱杂,又要防止抗源单一化;在肥料施用上要采用有机、无机相结合,氮磷钾测土配方施肥;在病虫害防治上,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相结合。通过新技术、无公害农药等各项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将大力促进我州冬小麦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基金项目:甘肃省科技支撑(1304NKCN125);临夏州科技项目(2005-N-5-003)

猜你喜欢

临夏冬小麦问题
冬小麦田N2O通量研究
浅析临夏金代王吉砖雕墓的部分精美砖雕
冬小麦的秘密
《临夏日山居》
浅议少数民族地区各类学校增设
如冬小麦般耐心
冬小麦“亩产状元”诞生啦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