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物有颗综艺心,就是这么自信

2018-05-14黄小河

润·文摘 2018年2期
关键词:黄公望国宝乾隆

黄小河

近日,央视大型国宝探秘节目《国家宝藏》正式开播。这档集结九大国家重量级博物馆27件珍贵馆藏,讲述国宝前世今生的综艺节目,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首期节目介绍的是故宫博物院的三件重器:《千里江山圖》卷、各种釉彩大瓷瓶和石鼓。

其中,各种釉彩大瓶工艺最为复杂。有“农家乐”审美品位的乾隆把红釉、青釉、钧釉、哥釉等几种颜色釉和青花、五彩、粉彩、斗彩等不同的彩绘装饰合在一起做了个“各种釉彩大瓶”(瓷母)。

这做起来极难,因为它的装饰既复杂,各个部位烧制的温度要求还不一样。神奇的是,这个瓶子不仅烧出来了,每个部分的釉、彩颜色还特别纯正。当时处于清朝的极盛时期,颜色不搞复杂点、难度不搞大点、钱不多费点就不能表示乾隆海纳百川的胸怀呀。

在节目里的小剧场环节,乾隆与王羲之、黄公望、雍正梦中相见,他们纷纷吐槽乾隆的“炫技”审美。

唐英:“陛下,十七种花色,会不会太过了?”

乾隆:“你们不懂……就是要过!”

王羲之:“你把我字帖糟蹋成啥样了!你盖章就算了还题字!”

乾隆:“先生的字太高深了,我题一些简单的诗句,是为了让后世看得懂。”

黄公望:“那真是麻烦你了,看来我的画太高深了,得题55处后世才看得懂……”

乾隆:“因为我每次看您的画,都有新感觉!”

不少网友看到这里笑惨了,纷纷表示,简直是“迷之自信”乾隆爷,太萌啦!被转圈diss的乾隆爷充分体现了大国的强烈文化自信!不过通过这样的节目形式,观众也明白了如何去欣赏这件大瓶。

启用明星护宝人,用更娱乐的方式来展现文物背后的故事,显然都是节目组的“别有用心”,更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走近文物。总导演于蕾表示,“我们发现,当一个新文物被发现挖掘被研究的时候,可能之前的某段历史就会被推翻。所有被公认的历史,也都是现有史料的集合。基于这样的历史观和表达,我们就希望给我们的文物,做一个基于大量史料调研之后的合理猜想的故事。”

除了用有趣的小品讲述文物的前世,文物的今生讲述人也很打动观众,纪录片与棚内互动的方式相结合,让观众进一步理解宝藏更深刻的内涵。

于蕾觉得每一件国宝就像一个走过了历史沧桑的活着的人,他们有诞生和流传过程中的前世传奇,一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在为它研究、为它守护、为它宣讲,“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一直到今天都有生命力的东西。我们第一次把文博领域跟大众娱乐、综艺形态结合在一起,最开始的初衷便希望不只是喜欢博物馆的人走进博物馆,更希望我们的普罗大众都能意识到——博物馆里的文物跟你是血脉相连的。当你走进去,这些文物会告诉你,我们是从哪一方水土而来,为什么我们要以这样的生活方式存在,我们这个民族为什么会具有现在这样的性格……”

(墨晗整理自澎湃新闻等)

猜你喜欢

黄公望国宝乾隆
愿君读读黄公望
漫话国宝
谁是[国宝]
我们是国宝
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
这样的乾隆你想不到
纪晓岚戏乾隆
答案就在《富春山居图》里
人生若觉无作为,愿君读读黄公望
乾隆:当最牛点评师都是被逼的